书城养生自我保健小百科
10943000000189

第189章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系指腰椎间盘的变形、破坏,髓核从损伤的纤维环处膨出、脱出,其突出的部分和变性的纤维环引起脊髓、马尾、腰神经根的压迫刺激症状,或者是因髓核的变形,软骨板也相继变性,以致髓核突向椎体内。

(1)病因:①内因。椎间盘为椎体之间的连接部分,具有稳定脊柱、缓冲震荡等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不断遭受挤压、牵引和扭转等外力作用,使椎间盘发生退变,失去其弹性,从而使椎间隙变窄,周围韧带松弛,导致椎体不稳。②外因。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常见原因之一,好发于30~50岁的体力劳动者。老年人由于椎间盘退变,平时锻炼少,偶因用力不当易患此症。椎间盘病变失去正常的弹性和张力后,由于较重外伤或反复多次的不明显损伤,造成纤维环软弱或破裂,髓核即由该处突出。髓核从后纵韧带一侧(少数从两侧)的侧后方突入椎管,压迫或刺激脊神经根,也可从中央向后突出,压迫马尾神经。

(2)症状:腰痛和一侧或两侧下肢放射痛是本病主要症状。腰痛常发生在腿痛之前,亦可两者同时发生。放射痛沿坐骨神经传导,直达小腿外侧、足背或足趾。咳嗽、喷嚏可加重腰痛和放射痛。活动后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病情严重者各种体位均痛,只有屈髋屈膝跪姿能缓解症状。合并腰椎管狭窄者,常有间歇性跛行。

脊柱侧弯,腰肌紧张,脊椎活动受限。按突出髓核与神经根的关系,发生不同方向侧弯;髓核在神经根内前方突出时,脊柱弯向患侧,以减轻神经根的压迫,在神经根外前方突出时,躯干向健侧弯。

(3)治疗

①牵引疗法。通过滑轮床头进行牵引,采用特制的胸部、骨盆牵引带对抗牵引,一般牵引重量每侧为10~20千克,每次30~60分钟,每日1~2次。

②中药疗法。温补肾阳,可用金匮肾气加减。温经散寒,祛湿止痛,可用乌头麻辛桂姜汤。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可用身痛逐淤汤加减。

③热敷法。取生川乌、生草乌、肉桂、天南星各24克,当归、红花、川芎、羌活、独活、海桐皮、防风、木瓜、威灵仙、伸筋草、透骨草、桑寄生、赤芍、细辛、延胡索、乳香、没药各30克。以上为5日量。将上药用纱布包裹放入熏蒸床中电热锅内,用床单盖于腰部及腰之两侧,开始熏蒸,每次1~2小时,每日或隔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具有开泄腠理、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补肾强筋之功效。

④按摩法。常用穴位有肾俞、大肠俞、秩边、居髎、环跳、承扶。

⑤运动疗法。坐姿定位旋转法:患者端坐,助手固定骨盆,术者坐在患者背侧,一手扶在患者肩部,另一手顶推患椎棘突偏歪侧,令患者弯腰,主动配合医生做腰部旋转,旋至最大限度时,医者用拇指顶推偏歪棘突,此时可听到“咔嚓”声,接着取端坐位,做被动弯腰动作数次。卧位斜扳法:患者侧卧位,嘱患者位于上面的大腿尽量弯曲,下面的大腿伸直,医者肘部置于患者肩部,另一手置于患者的臀部,做相反方向的快速有力的推压,可听到“咔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