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眩晕
眩是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同时出现称为眩晕。即患者自觉头昏眼花,不能坐立。轻者稳定片刻能止;重者恶心呕吐、汗出,站立不稳甚至昏倒。中医认为多因肾亏虚阳上浮或肝风内动痰湿壅阻所致。临床一般分虚、实两证,所以要辨证论治。
1.虚证眩晕
症状:头晕目眩。视物无旋转之感,劳累加重,伴有耳鸣心悸、虚烦不眠或少寐、神疲体倦等。
治则:补气养血。
取穴:百会、风池、膈俞、肾俞。
说明:百会,别称巅上、天山等。前发际正中直上与两耳尖直上,在头顶相交处。此穴能升阳健脑、熄风平肝,是常用的保健穴之一。
风池,在项后,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刺激此穴能清脑豁痰等。
膈俞,在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此穴能补气理血、宽中和胃,治虚损昏晕和一切失血症。
肾俞,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门旁开1.5寸处。近代研究,刺激此穴能使肾功能明显增强。
手法:医者握空拳,拇指伸直,先用指端点按患者百会穴36次,再用双拇指顺耳后绕至左右风池穴揉按36次,然后令患者俯卧,医者用手拇指肚均匀地按压其膈俞、肾俞和附近的压痛点36次,再从膈俞至肾俞竖推36次,施治部位有温热舒适感为宜。
2.实证眩晕
症状:阵发性眩晕、视物旋转翻覆、头胀痛或昏重如裹、多烦易怒、胸胁胀闷、恶心、呕吐痰涎等。
治则:清心宽中、平肝化痰。
取穴:神庭、头维、支正、飞扬、行间。
说明:神庭,别称发际。在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处。此穴在天庭之上,为神之居处,有清爽头目、镇静安神的功能,治癫痫、惊悸、失眠、头痛、眩晕、眼疾、鼻衄等。
头维,别称颡大。在额角发际直上0.5寸处(即神庭穴向外旁开4.5寸处)。此穴能祛风泄火、清头明目,治头痛目眩等。《甲乙》载:主寒热头痛如破、目痛如脱、喘逆、烦满、呕吐、流汗难言。
支正,在前臂背侧面腕上5寸,腕伸肌的尺侧缘处。此穴能清热解表、通经活络,治头痛目眩、热病、脏躁、惊恐等。
飞扬,别称厥阳等。在下肢足外踝上7寸,腓骨后缘处。此穴能舒筋脉、清头目,治头痛目眩、发热癫狂、腰痛鼻衄等。它的病变,实证为鼻塞流涕、头背部疼通,虚证为流涕出血。
痛、目眩、癃闭、痫风、热病、失眠等。《图翼》载:“泻行间火而热自清,木气自下。”
手法:医者用手拇指肚分别揉按患者前发际处的神庭和头维穴各36次,再用手拇指肚和其余四指相对,依次按揉患者左右前臂的支正穴和左右下肢的飞扬穴各36次,然后推揉其左右行间穴各36次。如果眩晕不减轻,可再揉按一遍。
夜间睡不着或睡后过早地醒来不能再入睡。中医认为多因思虑伤脾、心血亏损、阴虚火盛、心肾不交,胃腑不和、停食停饮或情志抑郁、肝胆火旺、神志不宁所致。临床分为心脾两虚、阴虚火旺、胃腑不和、肝火上扰四型,所以要辨证论治。
1、心脾两虚型不寐
症状:夜间不易入睡,睡则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容易出汗,神疲、便溏等。
治则:补气养血。
取穴:心俞、脾俞、神门、三阴交。
说明:心俞,在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此穴能通心络、安心神,治心阳虚弱和心阴不足引起的疾患。
脾俞,在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此穴能健脾化湿、和胃宽中,治腹胀、完谷不化等。
神门,别称锐骨之端、手少阴、锐中等。在腕横纹上,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处。此穴有开心气、散郁结、宽胸理气、宁心安神的功效,治失眠、健忘、惊悸、怔忡、癫痫、痴呆、心烦、头病、眩晕等。
三阴交,别称太阴、承命、下三里。在下肢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凹陷中。能健脾疏肝、通经理血,为回阳和保健穴之一。
手法:患者俯卧,医者用手拇指肚均匀地按压其心俞和脾俞各36次,再改用手拇指端和其余四指相对,按揉其左右腕部神门穴36次,然后用手拇指肚推揉左右下肢三阴交穴各36次。如仍没有睡意,可再按揉神门穴一会儿。
2.阴虚火旺型不寐
症状:虚烦不寐或刚睡即醒、惊悸健忘、汗、臼干舌燥、头晕耳鸣、手脚心热、腰酸、遗精等。
治则:滋阴降火。
取穴:神门、大陵、太溪、太冲。
说明:神门,在腕横纹上,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处。能散郁结、宁心神,治失眠等。
大陵,别称心主、鬼心。在腕横纹正中央。能清热宽胸、散邪火、宁心神等。
太溪,别称吕细。在足部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中,平内踝尖处。此穴能滋阴补肾,治头痛、眩晕、失眠等。
太冲,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此穴能疏肝镇惊、清热安神等。
手法:医者用手拇指端和其余四指相对,按揉患者左右腕部神门和大陵穴各36次,再拿捏其左右足跟部太溪穴各36次,然后用拇指端点按左右足背处太冲穴各36次。
3.胃腑不合型不寐
症状:睡眠不实、心中懊恼、胸闷嗳气、头晕目眩、甚则呕哕痰涎等。
治则:和胃宣肺、化痰安眠。
取穴:中脘、丰隆、厉兑、隐白。
说明:中脘,别称上纪、胃脘等。在前正中线上,肚脐眼上4寸处。此穴能化滞和中、健脾胃、助消化、疏利气机等。
丰隆,在下肢外踝尖上8寸、胫骨嵴外开二横指处。此穴为祛痰要穴,能利湿和胃、宣肺豁痰、镇静平喘,治痰多不眠。《玉龙歌》:“多痰宜向丰隆寻”。
厉兑,在第二足趾外侧趾甲角旁约0.1寸处。此穴有清胃安神、通郁散滞、导火下行的功效,治热盛发狂、痰火壅阻疾患。
隐白,别称鬼垒。在足大趾内侧端,趾甲角旁约O。1寸处。此穴有清火消痰、安神定志的功效。
手法:患者仰卧,医者用手掌面揉其中脘穴,顺逆各36次,冉用手拇指肚和其余四指相对推揉丰隆穴,左右侧各36次,然后用拇指指甲,分别掐压左右足趾部的厉兑和隐白穴各36次。要掌握好指力,不要掐伤皮肤。
4.肝火上扰型不寐
症状:头晕头痛、不能人睡、多烦易怒、胁痛El苦、II赤耳鸣等。
治则:平肝降火、镇静安眠。
取穴:风池、神门、行间、足窍阴。
说明:风池,在项后,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刺激此穴能清脑豁痰、爽目安神等。
神门,在腕横纹上,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处。本穴有散结宁神的功效,治失眠等。
行间,在足背第一、二趾间的缝纹端处。此穴能疏肝利胆、熄风潜阳,治热病、头痛、眩晕、失眠等。
足窍阴,在足部第四趾外侧趾甲角旁约O。1寸处。此穴有宁心安神的功效,治头痛目眩、热病、喉痹舌强、头烦失眠、睡则多梦等。
手法:医者用手拇指和食指肚相对揉捏患者风池穴36次,使其头部有清爽感为宜。再按揉左右腕部神门穴各36次,按压左右足行间穴各36次。然后改用手拇指指甲点掐患者足部第四趾甲角旁的足窍阴穴,左右各36次。指力要掌握好,不要掐伤皮肤。
5.热病心烦型不寐
症状:头昏、耳鸣、身热心烦不能入睡、中暑、舌强,小儿夜啼等。
治则:泻热清心,安神宁志。
取穴,中冲。
说明:中冲穴,在中指尖端的中央处,为手厥阴心包经井穴。心脉从中指直而冲出。心主神明,刺激此穴能开窍泻热、益心气、安神志。
手法:用手拇指指甲尖掐按或用牙签端按压左右中冲穴各36次,然后用拇指端再轻揉穴处一会儿,便能产生明显的睡意。
中医认为前列腺炎是由肾虚湿热下注所致,与脾、肾关系最为密切。临床有急、慢性之分。急性症见尿频、尿急、尿痛和终末血尿,腰骶部、会阴区、大腿内侧有不适感。慢性前列腺炎症状很不一致,有的无任何自觉症状,个别的有尿后滴沥,尿道口有分泌物渗出、腰酸、会阴区不适,常伴有性欲减退和遗精等。古代文献记载的“尿浊”与本病慢性期有相似之处。
治则:补肾壮腰、利水培元。
取穴:肾俞、膀胱俞、关元、三阴交。
说明:肾俞,在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肾为先天之本,刺激此穴能调补肾气、通利腰脊,治虚喘、腰痛、遗精、遗尿、小便不利、水肿等。
膀胱俞,在第二骶后孔,髂后上内缘下与骶骨间的凹陷中。此穴能利膀胱、强腰脊、主持水液代谢,治癃闭、遗尿、便秘、腰脊强痛等。
关元,别称下纪、三结交等。在前正中线上,肚脐眼下3寸处。此穴为人之根源,能补肾培元、温阳固脱,治遗精、遗尿、崩漏、虚劳瘦弱等。
三阴交,别称承命、太阴。在腿内踝尖上3寸,胫骨后缘凹陷中。此穴能通经络、疏肝益肾,治腹胀肠鸣、小便不利、滞产、恶露不行等。
手法:患者俯卧,医者先用手拇指肚分别揉按其肾俞和膀胱俞各36次,再用掌根推擦肾俞、膀胱俞36次,至下腰部有温热感。接着令患者仰卧,医者用手掌面揉其关元穴,顺逆各36次,然后改用手拇指肚分别按揉患者左右三阴交穴各36次。每天一次或隔天一次,lO次为一个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