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让孩子长更高
10942300000040

第40章 压力,孩子长高不能承受之“重”

有一个13岁女孩身高才140厘米出头,骨龄测试结果显示女孩子成年后的实际身高足足比预测遗传身高少了6厘米。父母很奇怪,因为他们平时非常注重孩子的睡眠和营养。经了解得知,孩子平日除了学习以外还要培养其它特长,用脑很多,压力不小。

“万病之根源于心”。父母不要认为孩子没有担心的事情和心理压力。虽然孩子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但是跟其他孩子一起玩、一起学习的时候,也会跟大人一样感受到竞争的压力。心理压力过大,孩子难以保持良好情绪,长高也随之受到影响。

1.“橡皮综合症”——长不高的诱因

心理压力会抑制生长激素的分泌,阻碍孩子正常成长。即使摄取了足够的营养,如果孩子精神压力过大,吃再多也难以长高。孩子只有在情绪良好的时候才能分泌足够的内啡肽,才能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让身体长高。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孩子不同程度地患了“橡皮综合症”,一块小橡皮成了孩子情绪不安的“透视镜”,但很多父母对此症并不了解。

某儿童心理研究所接到一位关女士焦急地询问,她看到网站上有介绍关于“橡皮综合症”的一些情况,和内容一比较对照,感觉自己上小学的儿子也存在同样的现象:做事粗心大意、焦躁不安、不停地使用橡皮,甚至把作业簿都给擦破了。

春春的妈妈发现春春一直在“虐待”橡皮擦。已经给春春买了好几块新的橡皮擦,但是春春还是用小刀或者手指把橡皮擦弄得体无完肤。问她原因,春春也不说。后来,妈妈通过少年宫的老师才了解清楚春春的问题来源:原来前一段时间,春春在上舞蹈课时不认真,被老师说了几句,春春当场就撅起嘴,很不高兴,回到家里面就不断把橡皮擦弄坏。

其实像关女士的儿子和春春的这种现象在孩子当中很普遍,心理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橡皮综合症”。“橡皮综合症”是孩子心理焦虑的反映,其原因是心理压力太大,尤其是孩子学业负担过重。当孩子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时,父母总是一阵训斥。有时还要拿别的孩子的优点来比自己孩子的缺点,在孩子的心理上加码。

据一份调查资料表明:当前30%以上的低年级孩子不同程度地患有“橡皮综合症”。

患有“橡皮综合症”的孩子,智力上没有问题,有些孩子还很聪明,往往表现为躁动不安,做事不专心,经常写错别字,或者将字写反了,如“m”写成“n”“9”写成“6”等。父母、老师指出后,一下子又改不了,需要多次用橡皮擦掉重写。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这种顽固的坏习惯。总的来说,“橡皮综合症”就是孩子心理压力过大引起的一种不良行为习惯。

一项健康调查也显示:很多孩子身材偏矮,体重不足,有心理障碍,容易紧张焦虑,“橡皮综合症”是其中一个诱因。“橡皮综合症”其实是孩子心理焦虑的反映,与孩子心理压力太大有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要求太严,求全责备,孩子课业负担过重,往往感到心理紧张或焦虑,导致发育不良。

2.学会观察孩子的内心世界

孩子压力大,很多时候并不会直接告诉父母,而是把压力放在心上。所以,父母要学会从孩子的言行中判断孩子的心理状况,如果有发现孩子心理压力过大的,要采取适当的措施缓解。

(1)焦虑、烦躁不安、心事重重的样子。

孩子一般很少可以掩饰自己的内心活动,喜怒哀乐全写在脸上。如果发现孩子是一副坐立不安、无精打采的样子,要及时关心孩子,了解情况。

(2)睡眠质量不高。

孩子爱好玩耍,一般晚上很累了,都会睡得比较沉。如果发现孩子异常地失眠,多梦,经常噩梦,睡眠质量不高,父母要多加留意。

(3)变得沉默寡言。

孩子都是爱说话的,因为天性如此。如果一个孩子过于沉默寡言,不肯与人交流,父母要注意让孩子说出心里话。通常这种孩子是不肯轻易开口的,父母可以通过书信等其他方式交流。

(4)沉迷虚拟世界和网络游戏。

许多压力大的孩子为了逃避现实,沉迷于虚拟的电子游戏世界中不能自拔。这其实是孩子自我缓和、发泄压力的一种方式。

(5)脾气变得不好。

脾气突然变得暴躁,随便摔东西、骂人、哭闹,很有可能是孩子心里有事,或者感觉压力过大。

(6)有恐惧心理。

如果孩子表现得特别怕黑,胆小,易受惊吓等,也是一种心理异常。

如果觉得孩子心理压力过大,首先要找出给孩子造成压力的原因,理解孩子的心思,用温暖的语言安慰和正确引导孩子。

3.卸下“重担”孩子轻松长高

心理压力犹如“千斤顶”压在孩子身上,孩子难以茁壮成长。父母们应适当地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帮助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

(1)理解孩子劳累的心。

父母不要一味苛责孩子不积极不活泼。孩子累了,这个时候需要安慰。如果孩子在参加学习班或者少年宫活动后变得爱哭闹,就要怀疑孩子是否不适应新环境。适应新环境对任何人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孩子在陌生的地方跟新老师和新朋友们一起相处,有时会觉得很累。这时,父母应该观察孩子是否不适应新环境,可以倾听孩子的想法。父母可以说“爸爸妈妈去新地方的时候也会觉得累。看来你也一样呀。”然后让孩子放松地说出心里的感受和想法,这样父母就可以根据问题找出解决办法。

(2)孩子有进步时一定要夸奖。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成绩好各方面表现也好。但是如果不管孩子是否能接受,让他上过多或者过难的兴趣班,或者学习时间特别长都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父母切忌大声地骂孩子,或者跟孩子发火,否则孩子潜意识里会认为“学习的时间就是挨骂的时间”,从而条件反射地对学习产生恐惧感,一到学习时间就难以集中注意力。同时,应该多注意孩子的进步,适当夸奖。不要拿孩子跟其他孩子比,鼓励孩子和自己比赛。孩子有了进步就应该多夸奖孩子,例如,孩子昨天做数学题错了5道,今天只是错了3道,父母可以说“做得真不错,比昨天有了很大进步。”自然而然,孩子就会树立起更多的信心常常保持心情的愉快。

(3)调整期望值。

一位教育专家戏称:“傻孩子”“苦老师”“笨家长”越来越多,似乎谁也不幸福。学习负担的加重让孩子过早失去了本应有的幸福时光,除了学习,孩子和父母的生活没有了别的主题。最终,我们培养出的孩子可能会成了物质上的富翁,精神上的贫民,幸福指数上的乞丐,价值观上的糊涂虫。每个孩子都有自己能力的高度,孩子的成功也是多方面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能脱离孩子的实际水平“直上云霄”,否则会带给孩子很大心理压力。

生命不能承但过重的压力,孩子的长高也是一样的。过大的压力,影响孩子保持良好的情绪,无论什么时候,父母都不能在孩子心理上加码,而要还给孩子一个自由成长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