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让孩子长更高
10942300000031

第31章 健康骨骼,孩子“高人一等”

广州一位李女士的孩子叫康康,今年已经13岁了,却长得很矮,身高只有143厘米。最近,李女士突然发现康康的背有点驼,从后面看过去呈曲线形。陈女士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发现康康的脊椎生长有点问题,直接导致孩子的身高矮小。陈女士向医生说,康康的书包装着很多书,每天放学回家还常常趴在桌上写作业,自己应该早点发现孩子脊椎有问题的,只怕现在才发现太晚了。医生表示,现在很多孩子都有驼背的毛病,要抓紧时间早治疗。

的确,现在很多孩子对自己健康重视不足,不会好好照顾自己。随着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孩子因为不注意,已经导致身体出现了很多毛病,让父母揪心不已,比如说近视眼、驼背、胃病等。其中,孩子的骨骼问题又直接影响着孩子的长高。要想孩子“高人一等”,必须保证骨骼健康。

1.及时发现孩子的骨骼问题

骨科的英文是Orthopaedics,拆开来看,Ortho是矫正的意思,paedios是孩子的意思,表示过去骨科的发展,是从矫正孩子的畸形,如脊椎侧弯,内翻足等问题而来的。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退化性关节炎,骨折,运动伤害,脊椎外科,人工关节等问题,似乎在数十年前骨科由西方传入中国时,反而成了现代的主流,而把孩子骨科的真正问题忽视了。一直到近七、八年来才又逐渐引发重视,把注意力又转回孩子的身上。

孩子骨科的问题,依其性质可分作十二大类,但许多的问题与小儿科重复,有的不是很常见。因此,值得我们为人父母所关心的是与我们一般生活较接近,较常见的问题。了解这些信息为父母更好照顾孩子提供了有用的参考。

(1)孩子刚出生的时候。

①先天性明显的肢体异常。

请父母留意先天性外表明显的肢体异常,包括先天性肢体缺损、多指症、并指症、斜颈、鸡胸、漏斗胸等。如果孩子有这种情况,就必须马上求助于医生。

②产程不顺造成的伤害。

生产过程有意外情况的父母尤其注意。小心因产程不顺所造成的伤害,如锁骨骨折、臂丛神经伤害、脑性麻痹等。

③胎位造成的骨骼异常。

胎位也和新生儿的骨骼情况有着紧密的关系。父母要分辨因胎位所造成的姿势变形及骨骼真正异常的差别,如内翻足等。一般来说,这些情况比较容易鉴别,但是需要更长的治疗时间。

④发育性骨骼问题。

有需要的父母可以为孩子特别做髋关节筛检,以检查出很容易被忽略的先天性(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及脱臼。这些情况如果不能及早治疗,对孩子的身高有深远的不良影响。

(2)蹒跚学步时。

孩子一周岁了,从呱呱落地,到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孩子成长的过程见证父母的辛劳。在孩子学步期,父母更加要留意孩子的骨骼情况。

①胎位造成的姿势变形不能提早学走路。

很多父母以为孩子早学会走路就是智力发展较好的表现。其实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孩子过早地学走路对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都有一定的影响。相对其它孩子,出生时因为胎位造成姿势变形的孩子最忌讳提早学走路。

②不要用辅助性学走步工具。

根据相关研究,学步车与螃蟹车对骨骼肌肉控制系统有害无益。

③O形腿与外八字。

孩子O形腿与外八字在这一个阶段非常常见。在孩子行走时注意观察,如出现这些情况,要及时就医。

(3)上学前。

①生长板疾病。

三岁以后的O形腿要特别小心分辨是否有生长板疾病。

②不宜跪坐与盘坐。

日本的孩子很多在成年后有O型腿的现象,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日本孩子的跪坐习惯。跪坐与盘坐对下肢关节有相当大的影响。父母要注意尽量不要让孩子做这些动作。

③X形腿。

X形腿的比例在2~4岁高达五成以上,但95%会自然痊愈。虽然如此,父母最好还是定期上医院给孩子检查比较好。

④扁平足。

扁平足的孩子跑不快可能很多父母都知道,但是很多父母并不了解扁平足会影响孩子的身高。扁平足与个人韧带松弛程度,肌肉张力,与X形腿密切相关。

(4)小学阶段。

①阵发性斜颈症。

有的孩子会出现脖子歪斜的情况。阵发性斜颈症,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

②生长痛与运动伤害或疲劳。

生长痛与运动伤害或疲劳,在这个年龄层很常见。生长痛是指孩子由于骨骼生长太快引起的疼痛,对人体没有什么害处。同时,要防止孩子过度运动,导致疲劳情况。

③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髋部疼痛要特别留意孩子是否患了儿童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④肢体骨折或脱臼。

小学生涯是孩子最顽皮的阶段,孩子容易在玩耍时摔伤或者弄伤骨头。肢体骨折或脱臼特别容易发生在这个好动的年龄层。父母要指导孩子安全玩耍、锻炼。

(5)青春期。

①背痛症与脊椎侧弯症。

孩子在青春期的背痛症与脊椎侧弯症,有时候很容易被忽略了。

②驼背的问题。

孩子驼背是姿势性还是真的异常,父母要小心分辨。

③骨骼系统的肿瘤。

孩子骨骼系统的肿瘤在这一阶段恶性的比例有增高趋势。父母应该定期带孩子到正规的医院进行全面的骨骼检查。

2.骨骼出状况,父母早识别

孩子出现骨骼问题,拖延得越久,受到的伤害就越深。掌握一些孩子常见骨骼病症的早发征兆,对父母养育好孩子有着积极的意义。

(1)小儿佝偻病。

七岁的东东一年才长了2厘米,三年下来才长高了4厘米,去医院检查才知道是患了小儿佝偻病。幸亏发现及时,东东已经康复了,这多亏了妈妈的细心观察。

小儿佝偻病俗称软骨病,是因缺乏维生素D引起钙、磷代谢失常而发生的以骨骼生长发育障碍为主的全身性疾病,是孩子常见的营养性缺乏病。

佝偻病的主要表现有两点:一是神经症状,比如孩子的脾气大、易被惹怒,夜间哭闹,易睡,多汗等;二是骨骼改变,据年龄不同,3~8个月的小儿可见囟门加大、出牙迟,8个月以后的小儿可见方颅、鸡胸等,严重时还可以出现X型或O型腿等。神经症状经治疗后可以减轻以至恢复,而骨骼畸形要恢复起来却比较难,特别是鸡胸、X型和O型腿多残留终生。以下情况可助佝偻病的早期发现:

①年龄:多在出生后3个月以后。孩子如果得了佝偻病,一般在3个月后才开始有症状。

②季节:多在入冬以后。

③孩子出现烦躁、易被惹怒、夜间哭闹。

④多汗,吃奶或哭闹时更甚,可浸湿枕被。睡觉不实、有轻微响动即可惊醒。

⑤枕秃,即后枕可见到头发稀少。

⑥不爱吃东西,易患感冒和腹泻等疾病。

(2)脊椎侧弯。

脊椎侧弯又俗称“驼背”“猫背”,很多孩子都有这种情况。脊柱侧弯多发于12~16岁的孩子,发病率约为20/10万,全中国约有300万孩子患上此病。脊柱侧弯的早期治疗非常重要,及早发现孩子脊柱的不正常是父母的必修课。

严重的驼背、扭曲的脊柱,一副成人的面孔却只有儿童一样的身高。世界名著《巴黎圣母院》中有这么一个敲钟人的形象叫做卡西莫多。实际上,他是一个重度脊柱侧突患者。15岁的马军也是一位小的“卡西莫多”,因为不注意行走姿势,驼背非常严重,直接影响身高和身体健康,最后,父母只好求助医生,通过治疗和手术,马军的身高长到166厘米。

从后面看,脊柱本应是一条直线(不是说完全的笔直,会有一点正常的生理弯曲)。如果从后面看到脊柱向左右的方向异常弯曲,就表示患有“脊柱侧弯”。

脊柱侧弯由多种病因引起,可为特发性、先天性和继发性等。其中以特发性脊柱侧凸最为常见,尤其“青睐”孩子。孩子的脊柱侧弯一般在青春发育期前就开始呈现端倪,进入青春期则快速发展,到青春发育后结束。

脊柱侧弯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有着巨大的危害,父母不能掉以轻心。脊柱侧弯早期一般很难发现,很多孩子都是等到出现了明显的畸形,发生了脊柱弯曲、背部不对称地隆起出现“剃刀背”的时候才被发现。这时孩子的体形受到了明显的影响,自信心常受挫,不利于心理健康。出现了脊柱侧弯,后背呈“曲线”生长的孩子不能顺利长高。很多患有脊柱侧弯的孩子身高都低于同龄人。

如果发现孩子在站立时姿态不对称,双肩不等高,弯腰时背部不对称,而且背部皮肤有色素或不正常毛发等情况,父母就要警惕小孩是否有脊柱侧弯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