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生的孩子今年17岁了,但是身高只有156厘米,刘先生和刘太太身高都不矮,但是孩子却长不高。担心的刘先生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医生问到,孩子小的时候有没有弄伤过骨头。刘先生这才想起孩子上小学5年级的时候,由于贪玩从高处跳下,导致双脚后跟部位粉碎性骨折,但那时候经过治疗已经痊愈。“难道孩子的骨头受伤使孩子长不高了吗?”刘先生问医生,医生回答说,存在这个可能性。
骨骼在人体具有支撑身体、保护器脏、完成运动和参与运动等作用。孩子的骨骼就像“柱子”一样,支撑起孩子的身体。骨骼健康有助于孩子长得更高。
1.成长促进因子成就孩子身高
人体的长高是一个内外统一、动态、持续的过程。人的大脑垂体会分泌成长荷尔蒙,这种荷尔蒙到达肝、卵巢、睾丸等部位,会分泌出一种叫IGF-1的成长促进因子,这种成长因子会到达人的各个关节。由于人的关节硬骨与软骨之间有一些缝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成长板,成长板是由大量软骨细胞和正在钙化的软骨细胞组成,成长板受到成长因子的刺激,会不断增生软骨,新生的软骨经钙化后形成硬骨,骨头因而变长变宽,孩子的身高就会不断增长。
孩子的成长期是有限的。孩子在性成熟后会继续分泌成长荷尔蒙,但不会再分泌IGF-1的成长促进因子,所以不会继续长高。因此,在孩子的成长板处于开放时期进行科学的管理和调节,尤为重要。
在孩子的成长板还处于开放状态的时候,如果不注意合理的调节,也可能会影响孩子的生长。例如,孩子经常不吃早餐,可导致孩子身高不理想。因为人大脑的能量来源于葡萄糖,一般经过一夜的睡眠,血液中的葡萄糖已经使用得差不多了,这时候如果不能及时从早餐中获取新的葡萄糖来供给大脑,就会影响身体各种功能的正常运转。除此外,运动不合理、偏爱快餐、睡眠不足等因素都会影响孩子的身高。
2.骨骼决定身高
一个人的身高是由骨骼决定的,骨骼生长发育得好,身材便高大;骨骼的生长发育出毛病,导致生长障碍,身材便矮小。
人体在补充营养素后,在与机体内生长激素等的共同作用下,骺板软骨加速向纵向发展生成新的软骨,并可加强甲状旁腺素动员骨钙的作用,促进旧骨脱钙,使旧骨中的骨盐容解,钙、磷质运送到血液内增加细胞外液钙、磷的浓度;另一方面促进成骨细胞的功能,使血液内钙、磷向骨质生成部位沉着,形成新骨。
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骨的生长不断在长骨两端骨骺的骨化中心和软骨板内进行,从而使骨的长度逐渐增长,身高也随着增长。到了青春后期17~20岁,软骨板和骨骺逐渐开始融合,骨骼生长随之开始减慢。直至软骨板与骨骺完全融合在一起,长骨的生长就停了,身高便不再增长,这个时候想再增高相对而言就比较困难了。
先天性疾病、严重的营养不良、严重的维生素(维生素食品)D缺乏、干骺端发育不良及软骨发育不全等多种骨代谢疾病,均可妨碍骨骼的生长和长骨端的发育,都会引起孩子骨骼生长障碍,最终出现身材矮小。
3.“窥”骨龄知身高
现实中,很多父母不禁困惑:“孩子10岁时在班级里很高,现在13岁怎么就不长个了?”“孩子11岁了,比同班的小朋友矮一个头,怎么办?”“父母都不矮,为什么孩子不蹿高呢?”其实,父母可以借助孩子的手腕部拍一张X光片,做骨龄判断,了解孩子的身高状态,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法。
人的生长发育可用两个“年龄”来表示,即生活年龄(日历年龄)和生物年龄(骨龄)。骨龄是骨骼年龄的简称,借助于骨骼在X光片中的特定图像来确定。
骨龄是人体成熟程度的良好指标。它不仅可以确定孩子的生物学年龄,而且还可以通过骨龄及早了解孩子的生长发育潜力以及性成熟的趋势;通过骨龄还可预测孩子的成年身高,骨龄的测定还对一些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有很大帮助。
由于骨骼的线性生长,长骨两端软骨不断生长,骺软骨不断地分泌成骨细胞并逐步骨化,骨就不断增长,孩子就随之长高。成年以后,骺软骨全部骨化,骨干与骨骺连成一体,称为骨骺线闭合,骨骼就不再增长,孩子的长高也就停止。因此孩子的长高更多的是与骨成熟度即骨龄相关,而不是取决于实际年龄。
测定骨龄的方法有简单计数法、图谱法、评分法和计算机骨龄评分系统、手腕部X光图谱等。
利用骨龄还可以预测孩子将来的身高,预测时,要求了解当前身高和骨龄,女孩还要知道是否已经来例假。然后采用不同的预测公式计算成年后身高。
必须说明的是,由于影响身高的因素有很多,无论用那种方法预测,预测公式都不可能把所有的因素都考虑进去,而且,在每次预测后,预测对象的营养、疾病、环境等许多因素也无法预测,这些预测方法虽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身高预测的误差总是不可避免的。然而预测的结果所反映的趋势是不会错的。
骨龄的异常,常常是某些内分泌疾病所表现的一个方面。许多疾病将影响骨骼发育,或使其提前或使其落后,如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或肿瘤、性早熟、甲亢、卵巢颗粒细胞瘤等将导致骨龄提前;而卵巢发育不全、软骨发育不全、垂体性侏儒、甲低等将导致骨龄明显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