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1分钟父母教子细节枕边书
10942100000009

第9章 教孩子爱整洁、讲卫生

个人卫生看起来是一件小事,却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情趣。人们常说活着就要提高生活质量,从而获取精神上的自由和超越。如果一个人的衣食住行一塌糊涂,吃得不干净,不注重个人卫生,他的精神面貌肯定很差,更谈不上什么精神升华。

下面是一位家长的叙述:

我的女儿有一个属于她自己的房间,但乱得简直没有办法进去:床上到处堆着衣服,桌子上和地板上到处都堆满了书。我们刚刚帮她整理好了,很快她又给弄得一塌糊涂。我要她自己做清洁,她却说:“我自己的房间,乱点是我的自由,您要是看不惯,可以帮我清;不愿意清,可以不进我的房间,这也是您的自由。”我觉得爱整洁,讲究个人卫生,是一个人良好的习惯,对一生都会有好处的,可我该怎么对我的孩子说呢?

的确,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孩子的个人卫生意识非常差。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小伙子,人长得高大挺拔,但穿戴却乱七八糟,衣服裤子皱皱巴巴,油污斑斑,胡子拉茬。一些住集体宿舍的孩子,个人卫生更是惨不忍睹。桌子上杯盘狼藉,有的剩饭剩菜已经长出“霉草”,床上更是成了“杂货铺”,被子已经看不出是什么颜色,床下的世界更“精彩”,空瓶子、臭袜子、脏球鞋等横七竖八地堆在一起。

清洁习惯对于保持和增进健康是不可少的。孩子讲究清洁与父母平时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是保证孩子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俗话说“病从口入”,说明了是否讲究卫生直接关系到人的健康。有人认为“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是缺乏科学根据的。

在现实生活中,确有那么一些人不甚讲究卫生,而身体也还健康,但是他们的身体健康并不是由于卫生造成的,而是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例如,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活动充分,营养齐全等。如果他们再注意讲究卫生,身体会更加健壮。

我们更应看到,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由于不讲究卫生,染上急性或慢性疾病,影响了身体健康。尤其是孩子,他们的抵抗力比较差,容易感染疾病,更应注意讲究卫生。

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不仅对预防疾病、保障健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改变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卫生面貌和道德风尚也有极其深远的意义。一个国家的人民有没有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往往标志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以及道德面貌。孩童期是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抓紧这个时期进行培养,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习惯容易养成,而且牢固,影响终身。

世界上许多国家不但注重个人卫生习惯,还努力培养公民的公共卫生意识。法国是一个以文明著称的国家,该国曾于20世纪70年代发动了一场“厕所革命”——要求从城市到乡村,所有的居民一律使用马桶,便后务必洗手和冲厕所。某国一官员去法国就闹了一场笑话,该官员上厕所时,可能是因为在国内没有养成冲马桶的习惯,他便后没有冲厕所就想径直出门,可怎么也打不开门。该官员在厕所里足足待了两个小时,后来偶然想到该洗洗手,洗洗脸,清醒清醒。于是,当他打开水龙头时,“奇迹”就出现了,原来这儿的厕所门是由水自动推开的,如果谁不冲厕所,就别想出门。

在日本的许多公园里,到处都可以见到这样的标语牌:“请把自己的垃圾带回家。”日本人已经养成了这样的卫生习惯,他们把痰吐到纸上,装进口袋里,自己用过的饮料瓶、包装纸等都放进垃圾桶里。这些良好的卫生习惯值得我们学习。

怎样才能纠正孩子不讲个人卫生的坏习惯呢?我们给家长的建议是:

1.允许孩子把屋子弄乱,但得要求孩子自己把屋子整理好多数孩子都十分顽皮和淘气,常常令家长头疼的是,这类孩子能在转瞬之间将房里弄得乱七八糟,这样就要费去许多的时间和工夫去收拾。其实,年龄较小的孩子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把房间里弄得乱成~团,因为,他没有这个概念,他们只需要身边有尽量多的玩具就好。这时,许多家长都会呵斥孩子,不要将房里弄得太乱,然后开始收拾东西。

其实,这样做是不可取的。孩子不会认识到这是他们做得不对,应该自己去收拾。家长应从小培养孩子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的习惯,让他们自己动手收拾,不要让他觉得无论如何总会有人帮他。

如果孩子太小,你可以同他一起收拾,告诉他哪样东西该放在什么地方,千万不要自己独自就将他弄乱的房间恢复得整整齐齐。最好能让孩子将收东西也变成玩耍的一部分,从小养成有始有终的好习惯。

2.要求孩子把东西放在指定的地方

让孩子知道各种东西都有各自存放的地点,最好能分门别类地放好,然后再做上标记。大小东西要分开,这样不易互相挤压后造成小件物品损坏。比较零散的玩具装在带格的小箱中,也可单独装起来。总之,一个目的就是要让孩子学会分门别类地收拾东西。孩子的东西要方便拿取,不论是什么,都应让他自己就能放取。

3.适当地帮助孩子是必要的

有些孩子非常爱整洁,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可即便是这样,有些大件的物品家长还是应该帮助他使用。家长可以先让孩子收拾玩具,在他不行的情况下再帮孩子收拾,同时要教会他下次使用,这样才能让孩子逐渐有所提高。最后,他能单独取放时,要记得给他鼓励,让孩子有种满足感。

4.重要的是指导和监督

家长是孩子的榜样,一定要起好带头作用,也就是说,家长必须从自己做起,做事要有规律和秩序,爱整洁。不要要求孩子一下子就变个模样儿,做什么事情都是有一个过程的。首先要让孩子知道需要做到什么样子?怎样才算干净整洁?慢慢地,他就会理解你的意思,做到你所希望的样子,当然,你的要求一定要符合他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