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历史名人的养生之道
10938000000047

第47章 按摩养生,防病治病

陆游非常喜欢按摩、剑术和气功,并从中受益不少。在按摩方面,他坚持“饭后自做揉腹功”,他认为“饭后频摩腹”可以帮助消化。他在诗中多次提到按摩,如“朝脯两摩腹”等,足以证明他对按摩养生法是颇有心得的。

按摩又称推拿,就是用手在人体皮肤、肌肉、穴位上施行各种手法,达到保健、治病的目的。可以由他人按摩,也可以自我按摩。应用按摩防病、治病、健身益寿,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几千年前就受到中国医学家及养生学家的高度重视。《黄帝内经》中说:“按摩勿释,着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及得复。”说明在秦汉时按摩已成为医疗和养生的重要手段。《养性延命录》中有“摩手令热以摩面,从上至下,祛邪气令人面上有光彩”的说法。隋代的《诸病源候论》每卷之末,都附有导引按摩之法。当时,自我按摩作为按摩的一个内容十分盛行。隋唐时期,已有按摩专科,并有按摩博士、按摩师等职务名称,可见那时按摩已经非常普遍了。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十分推崇按摩导引,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养性》中提道:“按摩日三遍,一月后百病并除,行及奔马,此是养身之法。”孙氏此论,对后世的影响很大。陆游吸取了这些前人的经验,对按摩养生法有深入地了解,尤其喜欢做“摩腹功”。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腹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揉腹可以通和上下,分理新旧,去旧生新。现代医学证明,摩腹不仅可以调节胃肠道的蠕动功能,而且还能加强胃肠道的血液循环,防止胃肠消化功能失调,使胃肠及腹壁肌肉强健,从而强健身体,对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糖尿病等也可起到良好的辅助治疗的作用。腹部按摩一般可以按照如下方法进行:

腹部按摩的时间宜选在晚上入睡前或早晨起床前。方法是取仰卧位,全身放松,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对着肚脐,右手叠放在左手之上,先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50次,再按逆时针方向揉腹50次。按揉时用力要适度,使呼吸自然,动作柔和。

值得注意的是,揉腹前应排空小便,不宜在过饱或过饥状态下进行。局部皮肤有化脓性感染、腹部有急性炎症及恶性肿瘤者不宜揉腹。揉腹前应凝神静心,排除杂念。揉腹时如出现腹内温热感、饥饿感,或肠鸣作响、放屁等,都属正常反应,无须担心。

按摩不仅局限于腹部,如果对按摩养生有兴趣,可以多学一些身体各个部位的按摩手法。对正常人来说,按摩能增强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对病人来说,既可使局部症状消退,又可加速恢复患部的功能,所以按摩是一种“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的养生良方。

具体来说,按摩的保健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1)疏通经络。《黄帝内经》里说:“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说明按摩有疏通经络的作用。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按摩主要是通过刺激末梢神经,促进血液、淋巴循环及组织间的代谢过程,以协调各组织、器官间的功能,使肌体的新陈代谢水平有所提高。

(2)调和气血。明代养生家罗洪在《万寿仙书》里说:“按摩法能疏通毛窍,能运旋荣卫”。这里的“运旋荣卫”,就是调和气血。因为按摩就是以柔软、轻和之力,循经络、按穴位,通过经络的传导来调节全身,借以调和、营卫气血,增强肌体健康。现代医学认为,推拿手法的机械刺激,通过将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的综合作用,可提高局部组织的温度,促使毛细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环,使血液黏滞性减低,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减轻心脏负担,故可防治心血管疾病。

(3)提高肌体免疫能力。临床实践及其他动物实验皆证明,推拿按摩具有抗炎、退热、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可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如小儿痢疾,经推拿时症状减轻或消失。按摩还能使人体的白细胞数量增加,并增强白细胞的噬菌能力。

由于按摩能够疏通经络,使气血周流、保持肌体的阴阳平衡,所以按摩后可感到肌肉放松、关节灵活,使人精神振奋,消除疲劳,对保证身体健康有重要作用。

统治清王朝近半个世纪之久的慈禧太后就很善于养生,她活了74岁,在年过花甲时还“风韵不减当年,神采矍铄,肌肤如玉,青丝不落”。她对饮食起居、医药保健都十分讲究,对按摩养生有极大的兴趣。慈禧太后面前的红人,大名鼎鼎的太监李连英,除了会花言巧语、阿谀奉承外,还精通按摩之法。据说李连英早年得到过名师指点,加上自己的钻研,按摩的手法很高妙,深得老佛爷的欢欣。慈禧无论到哪里都让李连英随侍左右,每天坚持让他给自己按摩。按摩能通畅气血,祛淤化滞,调节身体机能,促进新陈代谢。慈禧能享长寿之年与按摩养生之法是分不开的。

按摩虽然是一种简便易行的保健方法,但也有一些注意事项,应该提起注意。

(1)身心放松。按摩时除思想应集中外,尤其要心平气和,要求做到身心都放松。

(2)取穴准确。按摩经常涉及穴位,所以要掌握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和操作手法,以求取穴准确,手法正确。

(3)用力恰当。按摩时如果用力过小,就起不到应有的刺激作用,用力过大则易产生疲劳,且易损伤皮肤。所以按摩的力道要适度。

(4)循序渐进。按摩保健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推拿手法的次数要由少到多,推拿力量由轻逐渐加重,推拿的穴位可逐渐增加。

(5)持之以恒。无论用按摩来保健或治疗慢性病,都不是一两天就有效的,须积以时日,才逐渐显出效果来,所以应有信心、耐心和恒心。

(6)保健的时间,每次以20分钟为宜。最好早晚各一次,如清晨起床前和临睡前。为了加强疗效,防止皮肤破损,按摩时可选用一定的药物作润滑剂,如滑石粉、香油、按摩乳等。若局部皮肤破损、溃疡、骨折、结核、肿瘤、出血等,禁止在此处作按摩保健。作自我按摩时,最好只穿背心短裤,操作时手法尽量直接接触皮肤。推拿后有出汗现象时,应注意避风,以免感冒。此外,在过饥、过饱、酗酒或过度疲劳时,也不要作按摩。

推拿按摩经济简便,不需要特殊的医疗设备,也不受时间地点气候条件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实行,且效果平稳可靠,易学易用,无任何副作用。按摩不仅优点多,而且保健效果也很神奇,既能防病治病,又能放松身心,按摩的过程也是很值得享受的休息过程。目前,按摩已经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养生健身方法,希望益寿延年的朋友不妨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