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让你身体健康的那些事儿
10930000000084

第84章 口腔健康的“大敌”,牙周炎

牙周炎是侵犯牙龈和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是一种破坏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牙周袋的形成及袋壁的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齿逐渐松动,它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由于龈下微生态环境的特点,龈下菌斑中滋生着大量毒性较大的牙周致病菌,如牙龈类杆菌,中间类杆菌,螺旋体等,使牙龈的炎症加重并扩延,导致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造成牙周炎。

牙周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不仅在刷牙时出血,有时在说话或咬硬物时也出血,牙龈颜色暗红,由于水肿显得比较光亮。另外,还有牙周袋形成,在正常情况下,牙龈附着在牙齿上的龈沟仅深不足2毫米,超过2毫米则为牙周袋。牙周袋的形成说明炎症已从牙龈发展到牙周支持组织,使较深层的牙周组织感染,慢性破坏,脓性分泌物可以从牙周袋溢出。早期的牙周炎牙齿不松动,只有在慢性破坏性炎症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牙周组织支持力量大为减弱时,才可以导致牙齿松动。

牙龈退缩也是牙周炎的症状之一,但百姓朋友常不易察觉。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炎,由于长时间受大量牙石的压迫,刺激牙龈,所以,龈缘外形出现水平式的退缩。

致病原因菌斑

细菌附着于牙齿或软组织,形成菌斑,且在此增殖、发展并产生许多毒性因子,引起牙龈红肿、出血,牙周韧带的破坏并引起支持牙齿的牙槽骨的破坏和吸收,最终导致牙齿的松动和脱落。

牙石

牙石对牙周组织的危害,主要是因为它构成了菌斑附着和细菌滋生的良好环境。牙石本身妨碍了口腔卫生的维护,从而更加速了菌斑的形成,对牙龈组织形成刺激。

创伤性咬合

创伤性咬合是指在咬合时,若咬合力过大或方向异常,超越了牙周组织所能承受的合力,致使牙周组织发生损伤的咬合。创伤性咬合包括咬合时的早接触、牙合干扰、夜间磨牙等。

其他原因

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的刺激、不良的咬合关系及内分泌紊乱、遗传或有全身性疾病和营养不良都对牙周炎的发生、发展有着不良的促进作用。

医生建议

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防治牙周炎,我们必须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每天3次,每次3分钟。

保持牙齿清洁

饭后、睡前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对不易去除的食物碎屑、软垢、菌斑,用牙线、牙签、牙刷清洁。

定期检查

百姓朋友需定期检查,龈上洁治每半年1次。

及时治疗

百姓朋友一旦发生牙周炎,应及早治疗,因为其愈合的好坏与病变严重程度有关。

食物调理核桃

核桃仁中含有丰富的脂肪油和酸性物质能渗透到牙本质小管内,起隔离作用;核桃中的蛋白质脂肪和钙也可通过化学变化辅助治疗。我们可生嚼核桃仁,或稍加温后用患牙反复咀嚼,每天3~4次,有利牙周炎的治疗。

鸭梨

我们饭后吃些鲜梨,通过细嚼慢咽洗刷牙面、按摩牙龈来消除牙缝中的食物残渣,防治牙龈充血、萎缩,改善口腔末梢血液循环。尤其对胃火上炎引起的牙床红肿和风火牙痛有辅助治疗作用。

枸杞子

枸杞子有补益肝肾之功,久服坚筋骨,故可补肾固齿。其对老年性牙周炎的防治效果甚佳。可内服枸杞子,每日30克,嚼碎后用温开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