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让你身体健康的那些事儿
10930000000047

第47章 浮躁心理的调试

浮躁是指轻浮,做事无恒心,见异思迁,心绪不宁,总想不劳而获,成天无所事事,脾气大,忧虑感强烈。浮躁是一种病态心理表现,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心神不宁

人们面对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不知所为,心中无底,十分恐慌,对以后的生活毫无信心,内心充满忧虑。

焦躁不安

焦躁不安让我们在情绪上表现出一种急躁心态,急功近利。在与亲戚朋友的攀比之中,更显出一种焦虑不安的心情。

盲动盲从

浮躁的人由于心中不安,情绪取代理智,使得行动具有盲目性。行动之前缺乏思考,只是盲目地干活,而不去想自己到底需要什么。这种病态心理使工作效率特别低。

浮躁心理的产生,是由社会变革期个人的盲目攀比心理造成,表现为乱碰瞎撞、炒股摸奖、跳槽等,什么事都干得出,干什么事都无耐心,心急火燎。浮躁会使人失去对自我的准确定位,使人变得随波逐流、盲目行动,对国家、组织及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转大为不利。

浮躁心理主要由心理方面的错误认识引起,因此有浮躁心理的人可参考以下方法进行自我调适。

忌攀比

“人比人,气死人”。我们通过攀比,产生对社会生存环境的不适应,对自己生存状态的不满意,于是过火的欲望便很容易产生。

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投机主义

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投机主义所蛊惑的躁动化的社会心态驱使下,有浮躁心理的人奋斗目标只有一个,就是为了金钱。但他们的奋斗又缺乏恒心与务实精神,缺乏对自己的智力与发展能力的准确定位,因而显得异常脆弱、敏感、冒险,稍有“诱惑”就会盲从,特别容易陷入由金钱编织的心理误区。

给自己准确定位

如今的社会是个开放的格局,每个人都面临着一个在社会结构中重新定位的问题,即使是亿万富翁也不能保证他永远都能挥洒自如。同时,伴随着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利益与结构的大调整,有可能使一部分原来在社会中处于优势的人“江河日下”,而原来在社会中处于劣势的人会崭露头角。因此,我们要给自己准确的定位,做力所能及的事,保持头脑清醒,才能泰然处世,杜绝浮躁心理的发生。

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浮躁是失衡心态的外在表现,也是引起各种心理疾病的根源。当一个人的压力太大、急于求成、缺乏信仰、过分追求完美等问题出现并不能得到满意解决时便会浮躁。因此,我们应树立“求真务实”的思想,考虑问题从现实出发,不能跟着感觉走。目标要实际,过程要坚实,真正做一个务实打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