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让你身体健康的那些事儿
10930000000048

第48章 嫉妒是心灵上的毒瘤

嫉妒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状态。嫉妒心理通常会有这样的表现:当一个人发现别人比自己强时,会产生羡慕,此时,性格较强的人将会以此为动力,奋起直追,进行一番拼搏;而性格较弱的人,则会产生负面情绪,由羡慕转向嫉妒。当这个人自己无力或不愿意改变现状时,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失落感,导致内心的忧虑和痛苦,从而转为嫉妒,以安抚内心的酸楚。

嫉妒是人性的一个致命弱点,它经常和多疑、敏感、固执、死板联系在一起。好嫉妒的人不愿意接受现实,永远看不到自己的不足,总认为别人居心不良,一旦地位低于别人,就会用想象来罗织或夸大对方的缺点。嫉妒会造成人际关系紧张,这类人在家不能与家人和睦,在外不能与亲朋友善,进而对本人造成强烈的抑郁、愤懑、焦虑,从而影响身体健康。

某省的一偏远山区,由于山高路远,交通不便,无论男女出山的很少,婚姻结合也是当地小范围内的“自给自足”。那一年,村里分配来一名城里的师范生当教师。小伙子身上散发着时代的气息,青春的活力,加上他活泼开朗的性格和独特的气质,许多山村姑娘都对他情有独钟。

可是令人痛心的事发生了,来山村任教没多久的小伙子惨遭杀害,凶手竟然是当地的几个“光棍汉”。审讯的时候,问他们为什么杀害这个教师。其回答令人瞠目结舌:山里的姑娘都围着这个年轻教师转,而看不起他们。多么简单、多么荒唐的杀人动机!显而易见,造成这一悲惨结果的罪魁祸首就是他们的嫉妒心。在这个优秀的小伙子面前,他们想的不是向他学习,努力调整自己,改造自己向他看齐,与他公开合理地竞争,而是以惨无人道的手段铲除对手,满足自己落后的私欲。

嫉妒是一种有害的情感,在特定的条件下便以各种消极的情绪、情感和有害的行为表现出来,并外化为种种邪恶的力量,造成一些无可挽回和令人痛心的危害。因而,我们要自觉的从根本上防止和化解嫉妒心理。那么,大家首先应如何避免嫉妒心理呢?

自我认知法

我们要客观评价自己和别人,塞万提斯曾经说过:“妒忌者总是用望远镜观察一切,在望远镜中,小物体变大,矮子变巨人,疑点变成事实。”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别人既不是完美的,你自己也不是一无是处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善于发掘自己的强项才是最重要的。

自我奋斗法

哈佛心理学教授维特根?斯潘认为,要想消灭嫉妒心理,最好的办法是“表明自己的目的是在求事功而不求名声”。与其妒忌别人,不如想办法拥有同样幸福的生活,追上甚至超过别人。

扩大社交范围

有些人的社交范围过于狭小,视野也会因此不开阔。井底之蛙不知天外有天,其实比自己强的人太多了,根本不只面前的这一两个。

除了以上三种方法,消除嫉妒心理关键就是要培养正确的心态。有时候过分自卑或过分自傲,都会产生嫉妒心理。自卑的人觉得别人比自己强,所以很容易嫉妒别人;自傲的人藐视一切,其实藐视一切的人,才是想拥有一切的人,因此这类人对比自己强的人产生强烈的嫉妒,有时候会不择手段地做些坏事。

其实,大可不必这样,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是空手而来,没有一样东西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任何人都不会把它永远拥有,所以得失都在必然之中,得到的也不要得意,因为总有一天会失去,而没有得到的也不必烦恼,因为它本来就不属于自己的。

所以如果大家都能拥有一个正确的心态,那么处理一切事情时就会比较冷静,也不会因为嫉妒而产生破坏友情、损害公德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