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让你身体健康的那些事儿
10930000000044

第44章 抑郁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

近年来,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社会中自杀的新闻在媒体上也频频报道。其中,抑郁症是引起自杀的主要原因。抑郁主要表现为情绪的持久低落,兴趣的丧失,思维迟钝,意志行为减少,严重的伴有自杀观念和行为。

范某是北京市房山区的一位下岗职工,原想靠运输过上幸福的生活,但年轻的妻子和8岁的女儿不幸死于煤气中毒。范某承受不了这种打击,患上抑郁症,成天待在家里无事可干。2002年6月的一天早晨,母亲劝他出去工作。范某本来心中难受,听了母亲的劝说,更觉烦躁不堪。于是将半壶柴油倒在客厅地上点燃,准备自杀。母亲立即阻拦,也被烧伤。附近的人们闻讯赶来,将火扑灭且及时报警。民警依法传唤范某到派出所接受询问,可范某认为自己没有犯法,执意不走,并操起一根铁棍与民警对峙。在制服范某的过程中,一位民警小臂被范某咬了一口,造成轻微伤。最后法院审理认为,范某的行为已构成妨害公务罪,但鉴于其属于限制行为责任能力人,判处其有期徒刑8个月。

精神是生命的脊梁,一个人一旦精神垮了,那么这个人的心理也就变形了。尤其是患有隐匿性抑郁症的人,表面看起来挺正常,与常人没什么不同,既不“胡言乱语”,也没有明显的行为紊乱,常常被亲友误解为“没有病”、“没病装病”,但是其本身却强烈感受到心灵和躯体的双重煎熬和痛苦。为了释放自己的压力,严重者会选择用残酷的方式发泄无奈的痛苦。这种抑郁情绪,会让人们的自杀想法容易变成现实。

还有些人,对自己的抑郁情绪有掩饰能力,微笑着生活,心里明明非常难受,但是表面上丝毫看不出。因此,及时发现有自杀倾向,并给予帮助是非常重要的。医生提出的以下几种方法,可帮助我们调节抑郁情绪。

调整认知,自得其乐

我们要善于捕捉生活中令人快乐的因素,少去体验和强化不愉快的事情,学会自得其乐。

加强自我意识的培养

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等要素。客观评价自我,给自己“减负”,有效控制自我,走出抑郁心境,愉快地生活。不要将自己的“期望值”定得过高,更不要凡事非得与别人攀比,争个高低不可。

注重交流、合理宣泄

从生理角度来说,人都有交流、宣泄、归属的需要,哪怕是身处荒岛,也会自言自语或向花草树木倾诉。但相当一部分人想与人交往,却怕与人交往,也不善于交往。我们若想改变这种境况,首先必须具备足够的勇气与自信,激励自己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并坦然接受可能遭遇的挫折。

如果我们具有抑郁倾向或者患有抑郁症,除了上述几种方法,还可进行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在药物方面,现在抗抑郁的药物有许多种,一般来说,对患者的耐受性较好,使用安全、方便。而心理治疗也是不可少的,尤其是对于有明显的心理、社会因素作用的抑郁症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也应该强化心理治疗。通过倾听、解释、指导、鼓励、安慰等方法,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和对待自身疾病,主动配合治疗。同时帮助我们识别和改变自己在认识方面的偏差,改善人际交往和心理适应能力,提高家庭和婚姻生活的满意度,从而减轻或缓解我们的抑郁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