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让你身体健康的那些事儿
10930000000043

第43章 莫悲伤,否则伤身

古人曰:“气是添愁药。”人过分悲伤会伤气,原因有很多种,如阳气不固,阴气虚弱,气血不和,经络受阻或是阴阳失调,以致五脏六腑发生功能紊乱,这样很容易引发种种疾病。

生活中突然发生的不幸遭遇、惊恐、挫折,以及情感上长时间存在的郁闷、压抑、悲伤、痛苦等,都会使我们的精神受到刺激,重者可导致精神失常。医学研究表明,严重的情感抑制、压抑悲伤和愤怒等对癌症的发生、发展有很大影响。

现代病理研究得出结论,悲伤情绪可以直接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使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增多,心跳加快,外周小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百姓朋友如果长期悲伤过度,神经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胆固醇和脂肪会在血管壁上积聚,从而形成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在“悲”这种情绪的作用下,血小板的黏滞性升高。从血小板释放出的血栓烷增多,形成微血栓,从而会导致心肌梗塞,直接危害到人的生命健康。由于交感神经兴奋,血和尿中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含量增加,以致引起心率变化,以窦性心动过速尤为常见。受悲伤情绪刺激,通过丘脑下部――垂体――肾上腺通路分泌出较多的肾上腺皮质激素,致使胃酸分泌增加,胃液的酸性增强,从而引起肠胃溃疡,或抑制溃疡面的愈合,加重溃疡病的病情,甚至出现溃疡急性穿孔、出血。

另外,由于悲伤情绪会加重脑动脉硬化和冠状动脉硬化的病理变化,所以又常常诱发心绞痛、冠心病、肺心病、脑血管等疾病,从而置人于死地。因此,我们在遇到悲痛、哀伤的事件时,一定要有所节制,同时可参考医生的以下建议。

“乐而忘悲”

传统医学历来认为,七情是相互制约的,“悲”的这种心理和情绪,对人体虽有一定摧残力,但遇“喜”则要败下阵了。

对于因疾病的折磨等原因而带来的悲痛,我们最好是以“笑”驱之,以“乐”散之。俗话说:“乐而忘悲”。意思就是说“乐”能调整人的心理活动,加强血液循环,放松肌肉,驱散各种悲伤的情绪,改变个性中孤僻内向的倾向,使人的心情变得达观快乐。

善于“自拔”

对于因失去亲人而带来的悲痛,我们应该以“自拔”精神来化悲痛为力量。不可否认,亲人亡故,要人不悲伤不怀念,那是不近情理的。但也不能长期沉浸在悲痛之中,既要有所节制,又要善于自拔。

外出旅游

克服“悲伤情绪”的另一个方法是外出旅游。旅游能开阔胸怀,调节精神,摆脱孤独感和悲哀感。在大自然中,那深沉宽阔的大海,那雄伟挺拔的山岳,那蔚为壮观的飞瀑急流,那五彩缤纷的漫山野花,那赏心悦目的奇松怪石,会使我们领略到祖国壮丽山河的可爱,生活的美好幸福,从而在精神上受到了鼓舞,悲哀之情随之就会减轻。我们在悲痛的时候如果整天待在家里或处于原来的环境中,就不易摆脱出来。应该借外出旅游来转移注意力,获得情绪上的稳定。

古人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生活的本身决定了我们不可能事事如意,永久快乐。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永远快乐,不悲伤,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有快乐就有悲伤,也是因为有了悲伤才有了快乐,这是相对而言的。百姓朋友遇到悲伤之事,只要以乐观的心态去看待、去处理,就会摆脱悲伤的阴影,实现强身健体、心情愉悦的保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