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学上,把感觉处处不如别人的心理称为“自卑”。自卑感往往使人缺乏自信心,孤僻,悲观。尤其是受到周围人的嘲弄和侮辱时,有时会以暴怒、嫉妒、自暴自弃等形式表现出来。自卑感强烈的人会对周围的“刺激”十分敏感。
有些百姓朋友经常会埋怨自己的“命”不好,埋怨自己为什么出生的家庭没有别人的好。一想到这里,往往就会生闷气,越想越憋气,成为沉重的心理负担压在自己身上。
一位记者曾经采访一名生活很不好的老百姓,对话如下:
记者:当你看到别人的生活比你好时你会觉得自卑吗?
百姓:我觉得那些人就像那个高楼,高到天上去了,我们在下面仰望,看得帽子都掉下来了,都看不到人家。
记者:你喜欢过那样的生活吗?
百姓:这个说起来很复杂,喜欢也不喜欢。
那些奢侈的生活不是属于我们的。我们距离它太遥远了。
记者:你埋怨自己没有生在富人家吗?
百姓:这倒没有,反正你出生在哪就在哪了。我不怕活儿累,也不怕日子过得穷,因为这是暂时的,将来总会好起来。但是,让我难以忍受的是,那些富人总是瞧不起我们,平常跟咱们也是爱搭不理。和那些人一比,咱处处觉得不如人家。
从这两人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这位老百姓有较强的自卑心理。过度自卑,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导致他们不敢迈步,停滞不前。所以说,有时候自卑能摧毁一个人的精神,使人自甘堕落。那么,百姓朋友应如何调整自卑心理呢?医生给予以下建议:
化不利为有利
自卑感既会使人羞怯退缩,也能使人奋发进取。某种意义上,自卑感是走向成功的踏板。我们去努力发现它,承认它的存在,并设法弥补它,从而达到人生的目标。
正确补偿自己
“勤能补拙”,知道自己有某方面的缺陷但不要背太大的思想包袱,而要下最大的决心和毅力去克服它,这是积极有效的补偿。要相信通过勤学苦练完全可以缩小自己和别人的差距,甚至赶上和超过别人。
从简单的事做起
若是自己不能胜任的事,最好不要立即去做,而是先从较容易的入手、获得自信后,再做较为复杂的事,以便一步一步地实现目标。
向周围人诉说
对怀有自卑感的人,应摆脱孤立无援、独自苦恼的状态,将自己的困惑向周围人诉说,帮助分忧解愁,体谅、理解其苦恼心情,争取周围人及家属的“共鸣性理解”,对消除自卑感具有良好作用。
恰当地表现自己
有自卑心理的人,不妨多做些力所能及,对成功把握较大的事情,即使是很小的事情也不放过,以增加成功的概率,去享受哪怕是很小的成功的欢乐,恰当地表现自己,在成功中不断增强自信心。如争取在集会上发言,主动接触陌生人;可以预先拟就话题,演练对话,提高语言技巧及社交手段;也可观察一下周围的人,发觉别人也不像自己所认为的那样十全十美,对自己又并无歧视之意,也就不再“自惭形秽”了。
理智地看待自己
要全面、辩证地看待自己,理智地认识别人和自己,认识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什么事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人的价值主要是通过自身努力达到可能的最大限度,而不是追求完美无缺,不应以自己弱项比别人强项。我们若如此思考,烦恼就会排除,自卑也会化解。
同自己争胜
从事各项活动,少和别人比,多与自己的过去比,力争现在胜过过去。
要善于表扬自己
无论做什么事、干什么工作都对别人的贬低不理睬,要学会善于表扬自己从而能获得自尊和满足。
遇到问题不泄气
我们要经常给自己鼓劲,困难时常想“我能行”。
伴随心理障碍的治疗
若有明显的焦虑、抑郁、失眠及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我们应当求医并配合适当药物治疗。当自卑感伴同神经衰弱、抑郁症、心身疾病等时,最好短期住院治疗。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无论出身在城市还是农村,无论多么富有或者贫穷,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你有这方面的长处,我有另一方面的优点。如果我们能够客观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就不会产生自卑心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