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然而一些不良习惯仍根深蒂固地存在于部分百姓的生活中。
饮食卫生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这句口头禅在人们生活中广为流传。在这错误观点的影响下,一些百姓朋友从自来水管上接了水不加热就喝,有时饭菜馊了觉得扔掉太可惜,于是热一热再吃,殊不知,病菌就是这样传染的。
夏天引起饭菜变馊的细菌通常以葡萄球菌为多见。葡萄球菌的种类很多,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它的抵抗力很强,在加热到70℃的条件下要经1小时才被灭杀。细菌的毒素可以分为内毒素和外毒素两种,其中内毒素的毒力不会因细菌菌体的死亡而减弱。像金黄色葡萄球菌所含有的肠毒素,在加热煮沸30分钟后仍不能被完全破坏。
由此可见,已经变馊的饭菜是千万不能再吃的。对于吃剩的饭菜,应该将它重新加热蒸煮后再存放,下一次食用前还要再加热一次。当然,最好是吃多少、做多少;万一出现食物中毒,要立即去医院进行治疗。
乱掏耳朵
耳朵分外耳、中耳、内耳三个部分,是听觉和平衡器官。外耳道皮肤可分泌一种稠黏的油脂样的东西,人们习惯叫它“耳屎”,医生称它“耵聍”。耳屎可以粘住灰尘,杀死病菌,如有小虫子飞入外耳,遇到耳屎便会赶忙退出,从而使外耳免受虫害侵袭。耳屎还有保护鼓膜的作用,能对保护人的听力做出贡献,虽然其貌不扬,但是它的作用巨大。
可是有些人为了图一时之快,使用挖耳勺、小指甲、火柴棒、牙签棒、发夹、毛线针等尖锐的物品乱掏耳朵,想把耳屎一举掏尽而后快,但由于这些物品都未经消毒,在挖掏时一不小心,很容易损伤外耳道的皮肤,细菌便会乘虚而入,引起外耳道感染发炎或外耳道疖子。如挖耳时一不小心会将鼓膜刺破,不但会感到剧烈疼痛,还可能出血,引起中耳发炎,如未妥善治疗,便会终日流脓,鼓膜穿孔造成听力下降甚至引起更加严重的后果。
请有挖耳习惯的百姓朋友注意,为了保护好你的听力,要戒除乱挖耳朵的不良生活习惯。如果耳朵奇痒难忍时,请一定手下留情,可用消毒干棉签,或用棉签蘸少许酒精或甘油轻擦耳道。如果耳屎较大,痒得难以忍受,可请五官科医生检查处理,最好不要擅自乱掏或让别人为你挖掏耳朵。
饭后剔牙
有些人习惯饱餐一顿之后,就拿起一根牙签,在牙缝间这里剔剔,那里剔剔,十分悠然自得,这是一种十分不卫生的坏习惯。殊不知,这样会对牙齿造成伤害。
吃饭时牙缝里很容易塞进肉、菜之类的食物残渣,如果不把它们清除出来,不仅会觉得很不舒服,还会因为食物残渣的腐烂变质,导致细菌感染而引发牙病,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过剔牙把这些食物残渣清除掉有好的一方面,但如养成每餐后都要剔牙的习惯就不利于人体健康,特别是牙齿的健康了。
剔牙很容易对娇嫩的牙龈造成损伤,引起牙龈出血和感染。牙齿表面包裹着一层牙釉,对牙本质起到保护作用,而牙根处的牙釉比较薄,经常剔牙就会磨损牙釉,牙本质暴露,就会对冷、热、酸、甜等刺激过敏,引起牙痛。经常剔牙造成牙龈损伤后,会使牙龈萎缩,牙根暴露,造成牙缝间距越来越大,食物残渣更容易被塞住,又得反复不断地剔牙,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饭后最好的牙齿保健方法是刷牙或漱口,既能清除食物残渣,又能清洁口腔,我们何必非得剔牙而使牙齿受损呢?
乱拔胡子
有些人不用剃须刀刮胡子,却喜欢用手指或镊子一根一根地把胡子拔掉,以为这样可以把胡子连根拔掉显得更干净,其实这样做是十分不利于健康的。
长胡子是男性在发育到一定年龄阶段后就必然要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把胡子拔掉使之不生长是没有必要的,况且也是不可能办到的。拔胡子只是拔掉了露在皮肤之上的毛干与埋在皮肤里面的毛根,却拔不掉同样埋在皮肤里的毛球、毛乳头和毛囊,这样没多久就又长出胡子来了。
一些患唇毛囊炎、疖肿、蜂窝组织炎的人,几乎都有拔胡子的不良习惯,由于经常对胡子进行“虐待和刺激”,使再生长出来的胡子变形、变色、参差不齐,而且拔、拉胡子会损伤周围组织,轻者产生疼痛,若不给予及时处理,细菌可以“乘虚而入”,引起毛囊炎,扩展而成疖肿以至蜂窝组织炎,此时就医及时还有可能治愈,但也有可能导致永久性脱毛。生长胡子的部位正是医学上所说的“危险三角区”,在这个区域内引起的感染如不采取医治措施很容易扩散,如果蔓延到颅腔内的海绵状静脉窦,很可能会引起危及生命的败血症和脓毒血症。拔胡子事虽小,引起的麻烦可很大。所以要切记,胡子长了不要用手拔,还是用剃须刀剃去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