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十二时辰养生法
10929800000027

第27章 午觉睡好犹如捡宝

未时是指下午13点到15点,通常叫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此时小肠经最旺,所以中午有个短暂午休,心气充足,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会使皮肤更光滑红润。所以有人提出在这个时间也可以午睡,或练气功,或邀友弈棋等都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此时午餐消化所吸收的能量已经输布于全身,尤其是心,所以未时是分析力和创造力得以淋漓发挥的时段,也是工作的好时间。人体衰老本自然,老年身体宜保健。

人在一天之中有两个睡眠高峰期。第一峰期位于凌晨1-2点;第二个峰期位于中午1-2点,为次要峰期,也就是未时。顺应生物钟的睡眠峰期适时而眠,人才会神清气爽,精力充沛。

经过一个上午的工作、学习或劳动,能量消耗很多,会感到精神不振,昏昏欲睡。为了补偿精神和体力的消耗,午睡一会儿是必要的,因此未时就是睡午觉的最好时刻。

以99岁高龄辞世的刘海粟老人,直到晚年仍然面色红润,思维敏捷。有人向其求教长寿秘诀。刘老自豪地说:“说起长寿,我没什么秘诀,简单地说,就是四个‘得’字,叫做:放得下,吃得进,拉得出,睡得着。”

放得下,吃得进,拉得出,睡得着。刘老心情开朗,光明磊落,与人为善,处世平和,不论大事小事,从不斤斤计较,既不心烦,也不生气。刘老生活规律,一般早晨8点起身,用膳后稍作休息,即挥毫作画。中午坚持睡会儿午觉,就这样坚持了几十年,才使他老年还有那么好的身体。

人不能不睡觉,因为睡眠能使人的大脑和身体恢复活力。人平均每天需要睡7个小时,才能使身体恢复活力。特别是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增强记忆力,因为充足的睡眠是身体健康、精力充沛和工作高效的前提。以下就是未时午休对养生的好处:

1.帮助消化。午睡可助消化。人体在睡眠中处于很高的合成代谢状态,消化液大量产生,代谢物质被血液运转运出去。

2.消除疲劳。上午的劳动在体内所积存的“疲劳素”——乳酸、二氧化碳等“毒素”,通过午睡可较彻底地清除,上午发生的不良情绪也可在午睡中缓解和消除,使欢乐的情绪重新布满脸上。

3.提高工作效率。研究发现,睡眠周期是由大脑控制的,午睡是自然睡眠周期的一个部分。合理的午睡可以使人保持大脑清醒,提高工作效率,以饱满的精神完成下午的工作。

4.有利于心脏健康。人在睡眠时,心脏跳动减慢,血压也明显下降,机体的反射运动和紧张度减弱,大脑皮层可以得到充分休息,从而减轻了机体不必要的消耗,降低了心脏的负担,增加了精神活力。国外有研究表明,有午睡习惯的人冠心病发病率明显较低。

午休可带来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的放松。要想消除疲劳,重新恢复体力,午休是很有必要的。午休可带来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的放松。和夜间的睡眠一样,午休不仅可以消除白天的紧张,还可以消除烦躁并保护良好的情绪,而且,午休还可以弥补夜间失眠造成的影响,因此可以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但是午休前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讲究睡前饮食的清淡。

为了保证午休时候的消化效果,最好是食用清淡的、搭配均衡的饭菜,主要包括蔬菜、肉、鱼、乳制品和水果,尤其要避免令人兴奋的食物:咖啡、茶、酒。

2.讲究午休场所的安静。

选择远离喧闹的场所午休。如果是在公园里,那么您可以躺在树荫下的吊床上或长椅上,草地上也可以。如果是在家里,选择一个凉快房间,打开窗户但是要关上百叶窗,躺在床上或选择一把舒适的扶手椅。对于孩子,在家中午休最好的场所莫过于他的睡床了,睡床能给他们以安全感。

3.讲究午休合适的时间。

对于孩子而言,午餐之后应该马上午休。因为在刚吃饱饭的时候,他们相对比较安静。对于成人,理想的午休时间是在13点到15点,因为成人的肌肉组织和脑细胞在白天的这个时间段处于放松状态,即所谓“昏睡状态”。另外这种生理现象每90分钟就会重复一次,不论是夜间,还是白天。

4.讲究午休时间的长短。

有3种午休方式可以选择:一是长时间的午休;时间为30~90分钟,对于极度疲劳后恢复体力非常理想,最好躺着睡;二是一般午休,时间为5~30分钟,这对于恢复体力是非常有效的,可以坐着休息;三是少于5分钟的短时间休息,可以使人振奋,且随时随地可以进行(比如在地铁或公共汽车上)。

养成一种习惯使人更容易午休。5.讲究形成一定的惯例。

养成一种习惯使人更容易午休。例如:午休之前喝一大杯水以防止脱水;换上一身宽松的衣服,脑子里什么都不要想;闭上眼睛,将胳膊平放在身体两边;肌肉放松,深呼吸。如果对声音和光线比较敏感,可以考虑选择蒙眼布作为帮助午睡的辅助物,听随身听或翻看一本书同样可以帮助人放松下来。夏天的午休,不需要盖被单或被子,只需要穿上连体衣或一件T恤衫即可。

6.不要伏在桌子上睡觉。

伏在桌上的睡觉有很多危害:一是会压迫胸部,影响呼吸,加重心脏负担;二是会因头部枕压手臂,影响血液循环和神经传导,造成手臂麻木、酸痛;三是会因头部长时间处于过低姿态,引发颈椎疾病;四是会因眼睛贴在臂上,使眼球受挤压而胀痛,醒后出现暂时性视觉模糊。午睡最好将裤带放松,向右侧而卧,两膝微屈,这样,心脏不受挤压,肌肉得以松弛,又便于胃肠蠕动,有助于消化。

但是,需不需要午睡与个人自身的体质、睡眠状态、年龄及有无疾病等条件密切相关。德国医学家研究发现,有的人因身体状况与健康人有差异,因而不适宜午睡。

患有低血压疾病,以及血液循环系统有障碍的人,特别是那些由于脑血管硬化、变窄,而经常出现头晕的人,是不适宜午睡的。因为午饭后血液汇集到胃部较多,脑部血流较少,相对缺血缺氧。以上两种人因低血压和循环障碍,对脑部血流量缺乏像健康人一样的调适能力。所以,若饭后就午睡,全身血液循环会变得缓慢,脑部就会因血液汇集到胃,相对缺血、缺氧,结果睡醒后头昏脑涨,根本没起到休息的作用。若不午睡而保持日常活动,就可以通过血液循环将四肢等其他部分的血液“调集”到脑部,弥补脑部缺血。

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最好能够在每天的中午小憩片刻,以使体力适当地恢复。但并不是每个老人都适宜睡午觉,比如有的老人午睡醒来常出现头晕、头痛、心累及疲乏等不舒服现象。

德国精神病专家研究认为,年龄在64岁以上的老年人,由于身体中的各项机能,如:血压,消化、循环系统的老化,甚至出现严重障碍,对于脑部血流,缺乏像年轻人一样的调适能力。特别是因脑血管变窄而常出现头昏头晕的老人,就更不适宜长时间的午睡了。

饭后适量活动,可以避免继续肥胖。而那些身体重量超过标准20%的肥胖人士,也是不适宜午睡的。显而易见,此类肥胖者是不能再胖下去了。然而,午饭后的睡眠正是脂肪大大堆积储存的好时机。相反,饭后适量活动,可以避免继续肥胖。只要白天注意不过劳,适当进行体育锻炼,生活有规律,晚上按时就寝,即能保证睡眠质量。

未时睡一会儿午觉,对养生是很有帮助的,它不但能使疲倦的身体得到恢复,还能起到健身防病的功效。繁忙的我们不妨在未时抽出点时间午睡一会儿,多拥有一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