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十二时辰养生法
10929800000022

第22章 吃饭喝醋喝出长寿

很多人午餐都喜欢以肉食为主,往往会造成动物性蛋白质、脂肪等摄取过量,导致血液和体液趋于酸性,严重的还会使肾脏机能极度恶化,产生尿毒症。此外,呈酸性的血液含有大量废物,血液容易在血管中滞留,甚至在血管细微的部分产生血栓。而动脉硬化的原因则是胆固醇和过酸化脂质在血管壁附着所致。

醋可以防止血液和体液的酸性化、保持健康状态时的弱碱性、促进废物的排泄,对于肾功能的增强也有帮助。醋还可以促进HDL生成、增进易于附着于动脉壁上的胆固醇的排泄和防止动脉的脂肪积蓄等作用。

从养生学上看,孔祥熙并不具备长寿的条件。他肥胖,不爱运动,除了爱钱没有其他高雅、陶冶身心的爱好。但他仍然享受了88年的生命,其中的养生之道颇有值得借鉴之处。

“少盐多醋”是他的长寿秘诀。孔祥熙是山西人,山西人爱吃醋是出了名的。这是因为山西的水质硬,当地人发现醋能够软化硬质水烹制出来的食物,帮助消化,于是养成了吃醋的习惯,吃饭前往往要喝一小碗醋。孔祥熙虽然从小上的是教会学校,又在美国受的高等教育,但他一直保持着山西人传统的饮食习惯,加上他血压高,就更少不了吃醋。

吃饭喝醋,喝出长寿。孔祥熙身材较胖,他喝醋还有一个目的是为了减肥——醋中含有的氨基酸可以消化体内脂肪,加快糖和蛋白质的新陈代谢。

现代医学证明,醋中含有乳酸、氨基酸、柠檬酸、葡萄酸、苹果酸等有机酸,所以醋带着一种浓郁香醇的酸味。长期食用,能增进食欲、消除疲劳、滋润皮肤、软化血管、预防高血压,还能杀腐防菌,给室内空气消毒。它的功效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改善内脏脂肪综合征。

现在,人们都非常关注内脏脂肪综合征的预防和改善,醋在这方面也可望发挥极大的功效。

内脏脂肪综合征的主要形成原因是缺乏运动、饮食过量(卡路里摄取过度)、生活不规律、酗酒和精神压力等。虽然内脏脂肪综合征还没有严重到可以称之为“病”的程度,但如果有朝一日症状加重的话,就很可能增加将来患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几率。

作为预防和改善内脏脂肪综合征的措施,运动毋庸置疑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时避免暴饮暴食和减少盐的摄取量也非常重要。日本大学医学系高桥教授奉劝有类似困扰的人尽量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炸食品,饮食要清淡。

在这种情况下,醋又要发挥它神奇的功效了。醋除了含有可以帮助人们解除疲劳的柠檬酸以外,还含有谷氨酸等多种氨基酸。此外,醋还散发着大米、麦子和各种谷物的清香,蕴涵着大量的食物精华。

烹调鱼类的时候稍微用一点醋能够去除鱼的腥味。做鸡肉的时候,醋能让鸡肉更加松软可口。醋可以说是被人类采用的最为古老的调味料之一,它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代替盐和酱油。

2.帮助补钙。

其实,在一些蛤类等海鲜的汤汁中加入一点点醋,贝壳中的矿物质就很容易溶解在汤汁中,这样我们对钙的摄取量就可以成倍地增加。在烹调鱼类的时候加一点醋也有利于我们吸收鱼体内的钙质。

3.防腐效果。

在阴雨绵绵的夏季,食物很容易发霉变质,引起食物中毒。醋还具有防止细菌繁殖的神奇作用,可以防止我们食物中毒。

醋还具有防止细菌繁殖的神奇作用。将我们切菜的砧板用洗涤剂清洗并用开水烫过以后,浸泡在醋水中(3/4的清水加1/4的醋再加上适量食盐)就能够彻底地消除砧板上的细菌。给厨房洗碗用的海绵和抹布等消毒杀菌的时候,也可以把它们浸泡在醋水里。此外,茶杯上顽固的茶渍和咖啡渍用干净的抹布蘸上醋水可以轻松去除。

4.预防和改善高血压、糖尿病。

据《参考消息》报道,根据大阪外国语大学保健管理中心一个研究组的报告,在导致脑死亡的最大元凶高血压的问题上,醋对控制高血压具有相当有益的作用。研究组给一组成年高血压患者每人每天饮用含15~30毫升苹果醋的饮料,坚持8周后进行比较,这组患者比没有饮用醋饮料的另外一组患者的血压下降了15~30毫米汞柱。15毫升醋大概就是一小杯,如果每天都能够坚持饮用这样一小杯苹果醋,那血液中总的胆固醇含量就会有所下降。

据昭和大学的研究结论,目前,日本的糖尿病患者已超过1000万人,进食后血糖值升高是糖尿病的红色预警信号。如果你能在进食时配合饮用一小杯醋,那将能够帮助你抑制进食后血糖的上升。

中国民间也很重视醋的保健功用,总结出几种常见病的“醋”疗法:

1.米醋60毫升,加凉开水50毫升,频频漱口,可以预防牙周炎。

2.患了痢疾或吃了不洁食物拉肚子,可以喝点醋,增强肠胃的杀菌能力。

3.用米醋200毫升,加水100毫升,泡脚,可辅助治疗脚气。

4.将米醋稀释成浓度为0.1%~0.5%的溶液后,坐浴,10天一个疗程,能够辅助治疗阴道滴虫。

5.预防流感和感冒。按房间每平方米用醋2毫升的比例,熏蒸米醋。

6.治疗胆道蛔虫。蛔虫寄生在人的肠道内,它有钻孔的习性,可以从肠道钻入胆道,引发人体上腹部阵发性疼痛。这时,一次服用40毫升米醋,根据情况可以再次食用,直到不痛为止,效果极佳。食用醋的数量,可以根据年龄的大小有所增减。

正在服用某些西药者不宜吃醋。近年,食醋保健成为一种时尚悄然在家庭中流行,醋饮品堂而皇之地登上了餐桌。不少家庭还常在室内烧醋熏,洗手洗脚时也加适量的醋,也能起到消毒抑菌、增强人体免疫机能的作用。但醋未必对人人都有保健作用,同时更不能忽视醋的副作用。

1.正在服用某些西药者不宜吃醋。

因为醋酸能改变人体内局部环境的酸碱度,从而使某些药物不能发挥作用,磺胺类药物在酸性环境中易在肾脏形成结晶,损害肾小管,因此服此类药物时不宜吃醋。正在服碳酸氢钠、氧化镁、胃舒平等碱性药时,不宜吃醋,因醋酸可中和碱性药,而使其失效。使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红霉素等抗菌素药物时,不宜吃醋,因这些抗菌素在酸性环境中作用会降低,影响药效。

2.服“解表发汗”的中药时不宜吃醋。

因醋有收敛之性,中医认为,酸能收敛,当复方银翘片之类的解表发汗中药与之配合时,醋会促进人体汗孔的收缩,还会破坏中药中的生物碱等有效成分,从而干扰中药的发汗解表作用。

3.胃溃疡和胃酸过多患者不宜食醋。

因为醋不仅会腐蚀胃肠黏膜而加重溃疡病的发展,而且醋本身有丰富的有机酸,能使消化器官分泌大量消化液,从而加大胃酸的消化作用,以免胃酸增多、溃疡加重。

4.对醋过敏者及低血压者应忌用。

因食醋会导致身体出现过敏而发生皮疹、瘙痒、水肿、哮喘等症状。另外,一些对醋有不适应者应谨慎食用。患低血压的病人食醋会导致血压降低而出现头痛头昏、全身疲软等不良反应。

另外,老年人在骨折治疗和康复期间应避免吃醋,醋由于能软化骨骼和脱钙,破坏钙元素在人体内的动态平衡,会促发和加重骨质疏松症,使受伤肢体酸软、疼痛加剧,骨折迟迟不能愈合。

午时,正是吃午饭的时候,如果能适当的喝点醋,不仅有利于对食物的吸收,还能起到防病健身的效果,真可谓是吃饭喝醋,喝出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