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走路健身养生妙招
10929700000071

第71章 如何选择合适的时间散步

根据国外许多学者研究发现:人体经过一昼夜的机体变化,使得每天8~12点、14~17点是肌肉速度、力量和耐力处于相对最佳状态的时间,如果能在这段时间进行健身锻炼和运动训练,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而在3~5点、12~14点这段时间,肌肉则处于相对最低态,如果在这段时间从事体能运动的话,会很容易疲劳,而且在“负荷量”过大的时候,发生运动损伤的几率要比平时大许多。

而根据人体生理时钟的规律,傍晚时,人的体力、肢体反应敏感度与动作的协调和准确性及适应能力都处于最佳状态,体内的糖也增至最高,所以每天在此时进行30~60分钟的散步锻炼,也较有益于养生。

但在实际生活中,这种条件也是根据天气等各种环境因素不断变化的,因此,我们应根据客观条件的可能性,尽量选择相对最佳时间去从事体能活动,以便收到更好的健身和训练效果。

在人们的惯常思维中,都觉得锻炼身体的最佳时间是在早晨,其次就是黄昏,因为那两个时段的空气最新鲜。然而,随着城市的空气污染情况加重,“闻鸡起舞”的习惯已经不再适合现代人了,最佳的锻炼时间已经发生了变化。研究证明,在现今的一般情况下,空气污染每天有两个高峰期,一个为日出前,一个为傍晚,而且这种情况在冬季比较明显,因为冬季的早晨和傍晚在冷高压的影响下往往会有气温逆增现象,即上层气温高,而地表气温低,大气对流几乎停止,进而使得地面上的有害污染物停留在下层呼吸带,而不能向大气层扩散,这时候,有害气体的比例要比平时高出2~3倍。

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分钟呼吸16~20次,一天吸入空气约10多立方米。但是在锻炼时,由于代谢的需要,使得吸入的空气往往是正常状态下的3倍。因此,每次锻炼时的环境与时间选择也显得尤其重要。不过,由于每个人、生活、工作的环境空气质量不同,因此在户外锻炼时还要注意大气污染指数的变化。如果某一时段或某一地段大气污染指数过高,那么,你一定要实时调整锻炼地点。

另外,在时间选择上,还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工作和学习时间来决定。无论是早上锻炼,还是下午锻炼,运动都要适量。对于健康而言,从什么年龄开始运动都有效,有时间多锻炼,没时间少锻炼,只要动起来就好,哪怕只是一招一式,都是很有好处的。但是有一点很重要:每次训练应该安排在同一时间,无特殊情况不要随意改变。因为固定训练时间,能够使你养成一种锻炼的惯性,有助于身体内脏器官形成条件反射,随之进入到一个规定和正常的训练状态,为锻炼提供足够的能量。

不过,无论你选择何时运动,以下几点也应当注意的:

1.饭前、饭后不能立即运动。运动后立即进食或饭后跑步都会引起胃酸分泌减少,影响对食物的消化,久而久之会引起胃病。一般锻炼结束后休息至少半小时后再进食,饭后休息两小时后再进行锻炼为宜。

2.睡前别锻炼。睡前锻炼会使大脑皮层处于高度兴奋状态,产生多梦或不容易入睡的不良反应,最好锻炼休息一小时再入睡。

3.频率。不一定要每天都锻炼,但是,连续三天内必须有一天时间要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