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走路健身养生妙招
10929700000224

第224章 运动时如何处理低血糖症

血糖是葡萄糖在体内的运输形式,亦是细胞,尤其是脑细胞能量的主要来源。正常生理情况下的空腹血糖浓度是相对恒定的,一般维持在80毫克%~120毫克%之间。若血糖浓度低于55毫克%,便会出现一系列症状,称低血糖症。当血糖低于10毫克%时会出现深度昏迷,称之为低血糖性休克。

病因与发病机理:

(1)长时间的剧烈运动消耗了体内的大量血糖。运动强度是影响运动中糖利用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运动强度的加大,机体所需要的能量增加,进入肌细胞的葡萄糖量亦增加,因而提高了糖氧化速度。

(2)运动前食物摄人不足,体内糖原储存不足,运动中又没有及时补充糖的消耗。

(3)运动前补充了大量血糖。随着大量的葡萄糖在短时间内进入血液,使血糖浓度迅速提高,刺激了胰岛素分泌量的增加,很快便引起了血糖浓度的下降,出现“回跃性低血糖症”。

(4)精神过于紧张。强烈的情绪波动以及患病、饥饿等情况,干扰了中枢神经系统糖代谢调节机制,使迷走神经易于兴奋,刺激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导致了低血糖发生。

症状与体征:低血糖症是一个综合症,虽病因不同,但有共同的临床症状。当发生低血糖时,首先出现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或脑功能障碍的症状。这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糖原储备极少,并呈结合状态,不利进行氧化利用,脑细胞需直接从血糖不断取得营养,获得能量,因此大脑对低血糖极为敏感。症状轻者,有明显的饥饿感及头晕、眼花、面色苍白、出冷汗、心慌、乏力等症状。严重者神志模糊,思维、语言迟钝,步态不稳,视物不清,甚至出现精神错乱、狂躁易怒、肌肉颤动,以至昏迷。体检时可见脉搏细速、呼吸短促、瞳孔扩大、四肢湿冷,血糖浓度下降至40毫克%~50毫克%以下。

处理方法:本症确诊后,轻者平卧休息,口服温热糖水或少量含糖流质饮食,症状短时间便可消除。症状较重或出现昏迷者,应迅速静脉注射50%葡萄糖40毫升~100毫升,一般即可纠正低血糖及消除症状。若病情仍不缓解,可继续予以5%。10%葡萄糖液静脉点滴,同时点掐人中、涌泉、合谷等穴,配合双下肢按摩,并迅速请医生前来处理。

预防原则:平时运动水平低,缺乏锻炼,身体机能差及空腹饥饿者,不可参加长时间的剧烈运动。儿童少年由于体内肌糖原、肝糖原储备较少,加之代谢旺盛,在长走运动中尤应加强补充血糖,以防止低血糖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