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未刻本叶氏医案》释按
10923900000023

第23章 痢疾

“原文”

湿邪内陷成痢,阴亏囊皆肿,病最延绵。(1003)

台术 茯苓 桂心 广皮 厚朴 泽泻 猪苓

正弱滞下,法宜和之。(967)

厚朴 茯苓 广皮 人参 炮姜 木瓜

脾呆胃钝,湿热内蒸,小溲浑浊,下溢白沃,当从中治。(123)

焦术 川连 谷芽 荷叶蒂 神曲 广皮 木瓜 炙甘草

湿郁成痢。(1119)

茆术炭 茯苓 炙甘草 炒陈皮 木瓜 炮姜炭

滞下半载,犹然腹痛,积未尽耳。(578)

熟地炭 归身炭 炒黄柏 泽泻 黑豆皮 山楂炭 百制军 赤苓

“按语”

叶氏应用汤药治疗痢疾的4个病案中,共用药物17味,应用较多的药物是淡渗利濕的茯苓(赤苓)、泽泻,理气建脾的陈皮、白术、厚朴,化濕和胃的木瓜及温胃散寒的炮姜。符合濕邪内陷,濕郁成痢的病机特点。本案的前3案均属脾虚濕盛下痢,用五苓散利水渗湿为治(1003)。脾阳虚下利用理中汤温中健脾,配木瓜以收涩止泻(967)、(1119)。第四案久痢腹痛,虚实夹杂,叶氏将熟地、当归与黄柏、大黄同用,体现其寒温并用,攻补兼施的治疗思想。热痢初起,多属湿热蕴肠,腐灼肠络,张仲景用白头翁汤,张洁古用芍药汤,当是常法,不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