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未刻本叶氏医案》释按
10923900000016

第16章 吞酸

“原文”

肝郁不疏,味酸脘闷。(732)

左金丸

吞酸脘胀。(311)

人参 制半夏 吴茱萸 枳实 茯苓 淡干姜 广桔皮 川连

泄木安中,令其升降自如,则木不为之曲直矣。(81)

人参 半夏 广桔白 吴萸 茯苓 枳实 淡干姜 川连

脉出鱼际,吞酸神倦,此木火内郁,阳明受戕,所谓壮火食气是也。(56)

川黄连 茯苓 枳实 吴茱萸 半夏 干姜

此木郁也,扰阳明则吞酸呕逆,法宜疏之。(968)

越鞠丸

胃虚木乘,气逆吞酸,头旋腰痛。(310)

北参 左牡蛎 川石斛 茯神 淮小麦 稆豆皮

“按语”

叶氏用汤药治疗吞酸的6个病案中,共用药物20种,应用较多的药物主要为清肝泻火、健脾和胃药。案中出现次数由多到少的前10种药依次是:黄连,吴茱萸、茯苓、枳实、半夏、干姜、人参、桔皮等。用药符合吞酸的基本病机,即肝火内郁,胃失和降。

叶氏治疗吞酸的用药特色:

叶氏治疗吞酸抓住肝火内郁,胃失和降的病机特点常用左金丸清肝泻火、降逆止呕为主方,如(732.81.56)条,若寒热错杂、中焦气机升降失职的吞酸脘胀常配半夏泻心汤加减化裁以和胃降逆、开结除痞,如(311.81.56)条。胃虚木乘,宜养胃阴,常用沙参、石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