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未刻本叶氏医案》释按
10923900000017

第17章 不运

“原文”

脾阳呆钝,食下少运。(924)

焦术 生谷芽 广皮 小青皮 木瓜 炒米仁 茯苓 炒神曲

有年气弱,食下少运。左脉弦劲,肝邪僭逆,将来恐有关格之患。(184)

煨姜 宣木瓜 人参 茯苓 半夏曲 陈皮

气痹不宣,食不运。(10)

半夏 枳实 桔白 姜汁 茯苓 厚朴

知饥少运,宜理脾气。(91)

谷芽 半夏曲 广桔白 茯苓 宣木瓜 煨生姜

知饥少运,脾阳困矣。(397)

益智 茯苓 砂仁壳 谷芽 广皮 半夏曲

食下不运,中脘有形如梗。(1131)

白术 半夏 附子 枳实 干姜 茯苓

阳微少运,脘不爽利,转气则舒,腑阳以通为用明矣。(464)

茯苓 厚朴 附子 于术 泽泻 干姜

气弱少运,耳鸣便泄。(802)

六君子汤加木瓜、荷叶蒂

“按语”

叶氏用汤药治疗不运的8个病案共用药物20种,应用较多的药物主要为健脾、温中、理气药。按出现次数由多到少排列的药物依次是:茯苓、半夏、陈皮、姜(煨姜、干姜)、木瓜、谷芽、枳实、人参、厚朴、附子。从以上用药的情况看完全符合不运病机:脾失运化。文中并对高年脾气虚弱患者提出“恐有关格之患”的预后判断,值得注意。

叶氏治疗不运用药特点如下:

健脾温阳为基本治则:脾不运化,痰湿内生常用二陈汤加减健脾燥湿(184.10.91.397)。脾失健运,中焦气机阻滞,常用厚朴,枳实破气除满。(10.1131)。脾阳不足,常责肾失温煦,脾肾同治,健脾药中加附子、干姜、益智仁。(1131.464)。治脾不忘健胃,腑阳以通为用。常用谷芽消食开胃,木瓜助胃阴以降浊(924.184.9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