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百代文宗:韩愈
10919100000064

第64章 政治人生,高度统一

许多有政治抱负的政治家都有着相似的地方,那就是为了完成时代所赋予他们的使命,宁愿舍弃荣华、仕途。他们有着自己的思想和追求,并且用行动捍卫着真理。“以之为己,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是故生则得其情,死则尽其常,郊焉而天神假,庙焉而人鬼飨。”总之,他们的人生不单纯是个人的心性满足,一己的安身立命,而最终落实在天下国家上,是社会政治与人生的和谐统一。

韩愈就是这样一位将政治理想与人生高度和谐统一的文学家与政治家。

在政治上,韩愈首先看清了当时的政治使命。他把中唐社会危机和思想文化问题归因于佛老对儒家的侵蚀,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之后,对中国的侵蚀是很大的。将儒家文化进行了解体,使儒学走向没落。由于统治基础的儒学的没落,进一步向社会政治领域渗透,使社会政治呈现出动荡不安的局面,奸臣当道,人心不古。因此要发挥经典儒学中的人生学说,并维护儒学社会政治,从而将社会政治和人生整合为一体化的儒学,使汉唐以来社会政治与人生分裂的社会和思想文化的儒佛二重结构初步实现了理论上的统一。这是韩愈的政治重任,也是他的历史使命。

韩愈看清了自己的政治使命,由此,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主张复古,回到儒学的轨道上来,怀着这一政治理想,韩愈的一生主要做了三件事情:一是古文运动,二是排佛老,三是尊儒恢复道统。

韩愈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并非是单纯意义上的文学运动,或文体改革,还是一场空前的轰轰烈烈的思想运动,其真正意旨在“明道”,以明道作为反佛的手段之一,从而捍卫儒道,遵循道统。

韩愈强调遵循道统,就是人应该遵守道德。所谓道德,就是有仁德之心,行仁德之事。韩愈指出古代圣人创立相生相养之道,从君师、衣食宫室、工贾医药、葬埋祭祀、礼乐政刑,到政府、法律、军队,中国整个文明制度人伦生活都是道的组成部分。可见韩愈对道统的理解是很全面、深刻的。正是在这一理解基础上,韩愈对明道、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关系作了更进一步的解释。

韩愈说:“《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然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

韩愈所倡导的道,就是以仁义道德为内容的个人修养和社会政教制度下的人伦生活。这样,“治心”与“有为”的韩愈之道就是儒学的人生和政治理想的统一。

韩愈不仅在维护儒家学说上采取了政治和人生的高度和谐统一,而且,作为一位儒家学说的继承者,在他个人的人生上,他也把儒家思想贯穿于自己的仕途之中。虽然唐朝当时佛学昌炽,在韩愈看来,不仅给中国文化思想注入了许多的消极思想,更重要的是给唐代社会政治、经济带来了极大危害。韩愈对此坚决反对,他在《原道》里说:

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入于墨;不入于老,则入于佛。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入者附之,出者污之。噫!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可见韩愈一直坚信儒学会重新昌盛起来。

不仅如此,韩愈还敢于反对君主佞佛,几乎遭到杀头之祸,这说明韩愈在人生道路上对他的政治理想的恪守与遵循。

从韩愈个人来说,他是真心诚意地想使儒道实行于社会,个人价值通过这条道路取得与社会价值的一致,从而达到个人与国家命运的紧密相连。他实现了这个目的。

例如韩愈从元和九年(814)开始由国子博士而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而考功郎中、知制诰,得到执政者的重视和提拔。其中的原因,与韩愈“性方道直,介然有守,不交势力,自致名望”的操守有关,也与元和中后期形成的一个有作为、端方正直的执政群体有关,这个执政群可以说也是提倡儒学的群体。

韩愈官职上升的更主要原因是他维护孔孟道统、反佛老的主张和写作古文的影响越来越大,社会基础也越来越厚。说明当时有许多人对佛学都有了怀疑的态度,人们在思考,这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支持韩愈反佛以及其学习韩愈的古文写作思想。韩门古文集团元和间得到进一步发展,李翱、张籍、张彻、皇甫湜、樊宗师、侯喜等都是他的追随者,且都有相当成就,三为国子博士,列于门墙的弟子更多。一篇《进学解》很快传到执政者手里,一篇《答刘秀才论史书》很快传到偏远的永州。当时,以韩、孟为首的诗歌创作宗派也已形成。诗文均有影响,古文写作的影响尤大。韩愈文名因宣扬儒道而大振,精妙绝伦的写作技巧又使他居于古文写作盟主的地位。

韩愈职位的提升说明他在政治与人生方面,找到了一条高度契合的道路。由于他的政治理想通过复古运动的人生实践卓有成效地得到了体现,并且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韩愈成了汉唐思想的归结者,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开启了宋明理学,因而他的人生变得更加辉煌。

中唐的时代课题是寻求社会政治和人生的统一,而这种统一只能统一到儒学,即实现人生价值观的儒学化。从儒学来说,要排攘佛教,独尊儒术,满足士人人生观的强烈需要,就必须完善儒学人生哲学。而汉以来儒家人生哲学的贫困和佛学人生哲学的精微圆融、佛学人生观在中国长期存在的事实都决定了儒家人生哲学的完成必须大力吸收佛学的思想资源,王通、柳宗元、刘禹锡、李翱以及宋明理学家等深明于此,都或明或暗地融佛于儒。但佛学并不是不加选择地原汤原汁直接进入儒学,儒学也没有生吞活剥佛学,先有佛教的中国化,继而有中国化的佛教,然后才有儒学吸纳佛学,这是一条细嚼慢咽充分消化的细致漫长之路,三教斗争、三教并行、三教融合和佛道入儒经历了魏晋南北朝隋唐如此久长的历史时期,儒学人生哲学到宋明理学那里才最终完成。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司马迁、李白、杜甫等人,也都是政治理想与人生实践的高度和谐统一者。他们在政治上,倡导复兴儒学,使国家强盛,并且也都身体力行。特别是屈原,在遭到昏庸的楚怀王放逐之后,面对悲惨的命运,他以九死其犹不悔的精神,仍然坚持美政之理想,坚持同奸佞之徒进行斗争。这种理想政治与现实人生的高度和谐完美的结合,为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典范与样板。韩愈也是屈原这种理想政治与现实人生紧密结合的继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