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百代文宗:韩愈
10919100000047

第47章 有感而发,不平则鸣

对于如何才能写出震撼人心的文章,作为唐朝的大文学家,韩愈有他自己的创作观,他提出了“不平则鸣”的观点: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这些看法,使他的作品有骨有肉,读来热泪满眶。韩愈一生珍品不断,与他“视不平不吐不快”的创作理念分不开的。这与当时许多无病呻吟的文章相比,实在是千差万别。

韩愈在文学创作中讲“不平则鸣”,并不是只看到在诗人身上存在的这种现象,而是从自然界的各种物体到人类的社会生活。把“不平则鸣”当成文学创作的规律之一,他认为作者对现实的不平情绪是深化作品思想的原因。他认为如果看见社会上有不合理的现象,作家便要把它诉诸笔墨。在韩愈的作品中,有许多都体现了他的这一观点。这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承担的一份责任感与使命感。

在《送孟东野序》中,韩愈把从古到今的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都称为“善鸣者”,并且认为只有不平则鸣的作品,才能感人。《送孟东野序》说:“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又说:“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其高出魏晋,不懈而及于古,其他……”此诗乃“不平则鸣”之精辟的言论。得出这样的精辟之论述,韩愈自己是有深刻认识的。他一生关心国家前途、人民命运,却一贬再贬,不平之气郁结于胸中,不吐不快。因此,他的诗不少是“不得其平则鸣”,是“郁于中而泄于外”的时代声音。

韩愈的《柳子厚墓志铭》一文,就是不平则鸣的一篇典范文章。这是为大文豪柳宗元不幸的一生而鸣,是对现实的不满和个人的牢骚。这篇祭文是直抒胸臆,墓志铭中哀宗元之不幸,为柳宗元一掬同情之泪,写出一个正直知识分子的品德与文学才能。当年刘禹锡与柳宗元都在贬谪之中,刘禹锡贬播州,柳宗元贬柳州。播州比柳州还要偏僻荒凉。刘禹锡家有风烛残年的老母无人侍奉,尚若母子同往,又不现实。正在刘禹锡左右为难之际,柳宗元挺身而出,愿意以柳易播,虽死不恨。柳宗元也是待罪之身,不计个人安危,为朋友排忧解难,这是何等可贵的品质!韩愈写道:

呜呼!士穷乃见节义。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徵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真若可信;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落陷井,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兽夷狄所不忍为,而其人自视以为得计,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

在赞扬柳宗元的同时,回忆自己多年来的不平遭遇,不由得生出许多憎恨,对那些见利忘义、落井下石的小人,韩愈在祭文中又加以鞭挞。显然是不平则鸣的典范之作。既为柳宗元不平而鸣,又为自己不平而鸣,为时代堕落之风不平而鸣。

韩愈还认为,诗乃现实社会的不平之鸣,如“鱼鲠在喉,不吐不快”,这正体现了韩愈诗论的现实主义特点。

韩愈关于文章的这一观点,与古代一些有识之士的观点大抵相似。“凡载于《诗》《书》六艺,皆鸣之善者也。”“其下魏晋氏,鸣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尝绝也。就其善者,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其辞淫以哀,其志驰以肆,其为言也,杂乱而无章”。魏晋以后的唯美主义文学虽“鸣者不及于古”,有种种弊病,但亦属“鸣”的一类,这就从整体上肯定了情感特别是悲愤不平的情感对于创作的重要。

司马迁受李陵之祸,在屈辱中得到激励,在逆境中省悟了人生,他从沉痛中奋起,开始了他发愤著书的学者生涯。所谓“发愤著书”,就是要宣泄胸中之郁结。他在《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中说:“《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可见司马迁对“发愤著书”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在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韩愈提出“不平则鸣”的文学主张,就是对“发愤著书”说的继承和发展。

韩愈的不平则鸣的创作观,对后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于无形间,把发生在当时的“不平”之事,以鬼怪故事的形式来曲折表现出来,虽都离奇,但每一篇都托物言志、喻情于理、入木三分地刻画奸佞之徒,形神兼备地展示高洁心灵。《红楼梦》更是曹雪芹内心之悲愤不平之作。“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可见“荒唐故事”之中渗透着作者的心灵血泪,是不平则鸣的心中悲愤之音,是作者不吐不快的情感。

可见不朽的文学作品,大抵都是不平则鸣的产物,绝不能在无病呻吟之中创出佳作来。所以韩愈说李白、杜甫“皆以其所能鸣”,对屈原则说:“楚,大国也,其亡也,以屈原鸣。”韩愈的这些评论,讲明了屈原、李白、杜甫,直至孟郊等人的诗作产生的机缘,也从理论上讲清了诗与文都是不平则鸣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