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百代文宗:韩愈
10919100000019

第19章 疑友告密,误解冰释

这是韩愈的第一次被贬,由于事先没有多少思想准备,因此而感到了一种巨大的精神失落。他觉得刘禹锡与柳宗元两个人在关键时候不但没有帮助他,反而落井下石,使他遭遇了空前的一大劫难。而且,最让他痛苦的是,他不能排除这两个人向皇上告密的可能,他甚至可以认定,是两人将他平素的言论告诉了皇帝,出卖了他。

韩愈在后来写的一封信《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六员外翰林三学士》中提到:

……同官尽才俊,偏善柳与刘。或虑语言泄,传之落冤雌。二子不宜尔,将疑断还不……

文中指出了自己对刘禹锡、柳宗元出卖自己的怀疑。

昔日在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切磋学术的亲密朋友,竟然因为政治的原因,使友情落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岂不悲哉!但其实,他们之间的矛盾完全是误会。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柳宗元与刘禹锡为贞元九年同榜进士。

韩愈任监察御史的时候,柳宗元也由蓝田尉为监察御史,而刘禹锡则由渭南主簿任监察御史。当时监察御史与侍御史、殿中御史合称为“三院御史”,隶属御史台,为中央监察机关。三院御史中,监察御史号称“察院”,“掌分察百僚”,置八员、十员不等。刘、柳作为韩愈的好朋友,平时有了更多的谈文论道的时间。十余年前,韩愈在长安应试时可能就与他们相识,当时的刘禹锡、柳宗元都是年轻气盛,才识明敏锐利,为韩愈所激赏。韩愈吏部考试失败回去的时候,与刘、柳分手,但当年的友谊未忘。当韩愈任职四门馆时,三个人也常有来往。十余年来,韩愈倡导古文运动、排斥佛老,名声不胫而走,刘禹锡、柳宗元对韩愈也是充满敬佩的。

三人后来同时供职监察院,刘禹锡在《祭韩吏部文》中回忆当时情景:“昔遇夫子,聪明勇奋。常操利刃,开我混沌。子长在笔,矛长在论。持矛举盾,卒不能困。时惟子厚,窜言其间。赞词愉愉,固非颜颜。磅礴上下,羲农以还。会于有极,服之无言。”

韩愈与柳宗元、刘禹锡共同领导了古文运动,由于对文学的追求及文学思想的统一,建立了深厚的友情。然而,在另一方面,他们在政治上的分歧也是巨大的。韩愈可谓保守派,而刘禹锡、柳宗元是革新派。但政治立场不同,却没有影响他们之间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彼此的友情,在任监察御史的时候,韩愈、刘禹锡、柳宗元三人的感情,是最深厚的,是无话不说的朋友。这两位文豪朋友充实了他关于文化复古的理论,真诚的友谊使得他这一时期的生活绚丽多彩,曾给他以巨大的勇气和力量。

然而,朋友之间的亲密友谊,却因为韩愈怀疑刘、柳二人告密之事,几乎划上了句号。

刘禹锡、柳宗元其实并没有向皇帝告密以邀功。这是韩愈的误解,但在当时的情况下,他认定是刘、柳二人告密,也是有道理的。因为,韩愈与刘、柳二人在政治上属于两个不同的集团,而且他们的政见几乎是相反的。

从政治上,贞元末年,就有了一个“德宗左右近臣集团(李实等),又有一个正在酝酿中的“太子、王叔文政治革新集团”。而刘禹锡、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集团,韩愈在政治上并没有加入这个集团。因此,刘、柳将韩愈视作文学上的朋友,而不视作政治上的知己,这是贞元末年三人之间关系的微妙处。在韩愈的一生中,他与刘禹锡、柳宗元、张籍、李翱等结成文学上的同盟,倡导古文运动,可以说他们是志同道合的。而另一方面韩愈与刘禹锡、柳宗元在政治上各自有着政治主张,而且是对立的双方,可以说是针锋相对的。这就是他们之间产生误会的根源,从而使他们的友情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韩愈与柳宗元、刘禹锡在政治上势不两立的局面,以及韩愈的被贬谪和他的猜疑,使他们之间的友情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要化解这种怨恨,是特别艰难的。但是,君子就是君子,他们之间的友情,在遭遇了巨大的政治风波与人生的沉浮之后,最终使恩怨得到了渐渐的缓解,恢复了友谊。

韩愈在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最终是否仍然怀疑是刘、柳二人泄密,在皇帝面前告了他的状,不得而知,但韩愈后来对刘、柳二人的怨恨渐渐消失了,这却是事实。他们到了老年,由于共同的文化观以及对社会所肩负的正义使命感,使他们友谊更加的坚固。

刘禹锡在永贞革新后被贬谪朗州期间,途中经过江陵时,与从贬谪之地阳山回来的韩愈不期而遇。韩愈向刘禹锡讲述贬谪生活,敦敦告诫他到了瘴疠之乡,毒蛇出没的贬谪之地,应该注意的事情,并把它编成诗歌念给刘禹锡听:“郎官清要为世称,荒郡迫野嗟可矜。湖波连天日相腾,蛮俗生梗瘴疠蒸。江氛岭祲昏若凝,一蛇两头见未曾。怪鸟鸣唤令人憎,蛊虫群飞夜扑灯。雄虺毒螫堕股肱,食中置药肝心崩。左右使令诈难凭,慎勿浪信常兢兢。吾常同僚情可胜,具书目见非妄征。嗟尔既往宜为惩。”可见,在遭遇了巨大的变故之后,两人依然情深谊长。韩愈与刘禹锡抵足夜谈,围炉絮语,体贴、关怀之情跃然于诗中,让正要往贬谪之地而去的刘禹锡感动不已。

在柳宗元病危之际,还是认为韩愈的为人是值得信赖的,在他起草的遗书中,表明向刘禹锡、李程、韩愈、韩泰等诸友托以后事。韩愈获知柳宗元去世的消息后,即写一书吊唁,书中有云:“哀哉若人之不淑。吾尝评其文,雄深雅健似司马子长,崔、蔡不足多也。”这是韩愈悼念亡友的第一篇文字。接着又为柳宗元写了三篇文字,共为柳宗元写了四篇悼念文字,这是韩愈一生中仅有的一次。可见韩愈与柳宗元之间的感情之深,是无法用政治立场的大山所隔断的,也无法因误会而阻隔。

韩愈能够与密友消除误解,化冲突为谅解,反映了他的坦荡而博大的胸怀以及他那种君子式的高尚品质。这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