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夸·管·放:50年教龄老校长毕生育才心得
10915600000051

第51章 不要给孩子戴上“紧箍咒”

在英国,有一个叫苏菲亚?尤索夫的孩子,是巴基斯坦与马来西亚的混血儿。从她出生的那天起,父母就希望她将来能够出人头地,于是,他们对女儿进行了“残酷式教育”。当然,他们的这种“残酷式教育”也产生了效果,尤索夫13岁时就顺利地考入了牛津大学,攻读数学专业硕士学位。然而,这个看似前途无限的孩子,在硕士三年级考试结束后,为了摆脱父母的“残酷式教育”,突然从学校消失了。随后,她在给父母的电子邮件里说:“我已经受够了你们的虐待。”

苏菲亚?尤索夫的“出逃”引起了英国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高度重视。为此,许多专家、学者纷纷发出呼吁,希望父母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不要因希望孩子成才而不择手段地采取一些极端的教育方法。因为那样往往会造成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最后导致悲剧的发生。

在中国,目前许多家庭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关爱有加,但许多父母对孩子的爱,却往往无形中给孩子戴上了“紧箍咒”,使孩子在得到父母关爱的同时备受压抑。很多父母可能会认为,自己把体力活全包下来,或者限制住孩子的玩心,就可以让孩子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学习上。其实,让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活,就是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孩子快乐地玩耍,就是锻炼孩子的创造能力。但如果我们把孩子的这两种能力都限制住了,便相当于把孩子的天才能力消灭掉了。如此一来,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愿望岂不成了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的空想了吗?因此,还是请父母取下孩子头上的“紧箍咒”,还给孩子一片自由和快乐的天空吧。

有些时候,孩子做出的事情会让成年人觉得不可思议,有时还会被弄得哭笑不得,但这都没有关系,因为这样,不正显示出孩子的可爱吗?如,浇花时,孩子除了会给花浇水外,还会想当然地给花篮浇水,甚至给皮球浇水;吃饭时会把饭菜撒满一身,还会将掉在地上的饭菜捡起来吃;穿衣服、鞋子时可能会反穿或倒穿;可能会将花朵塞进冰箱,期待在冰箱里开出美丽的冰花……孩子的这些行为,用成年人的正常思维去理解,当然是可笑、离谱甚至是错误的。但这些对孩子来说,无疑是非常有趣和好玩的,而且,这些又是多么大胆的尝试呀,孩子从中获得的成就和欣喜,又何异于科学家实验成功的惊喜。孩子就是这样通过一步步的摸索、实践、思考而逐渐成长起来的。如果父母因为害怕孩子犯错误,而对他们进行各式各样的限制,尽管孩子不会有犯错误的机会,但同时也失去了进步和成为天才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