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夸·管·放:50年教龄老校长毕生育才心得
10915600000024

第24章 理智看待各种培训班

目前社会上,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的风气十分盛行,这样的做法,已经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实际上也妨碍了孩子的发展和成才。

有的孩子参加培训班起步太早,比如三岁就开始了。有的家长让孩子参加培训的项目过多,甚至于让孩子同时参加七八种培训项目,使孩子的身心负担过重,不但伤害了孩子的身体,也造成了极不健康的心理和性格。这些祸根的来源,很多是由于当前教育制度中的统一考试制度,择优录取的指挥棒的错误指挥,例如有的小学收一年级学生必须够钢琴五级,或是其他项目全区比赛前六名,等等。当然,这里面也有家长的原因,很多家长由于受到一些错误的影响,说什么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然后就给孩子多报班,乱报班。也有的家长是受社会上一些不正确风潮的影响,看别人报也跟着报。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呢?是不是所有的培训班,孩子都不应该参加呢?当然不是。比如一些能够开发孩子潜能、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引导孩子学习兴趣、发现孩子天赋、陶冶孩子情操、提高孩子素养、增加孩子生活情趣的培训班,都是可以参加的,只是选报哪个班要看实际情况,而且也不能同时报几个班。

对于已经上了小学或者中学的孩子,为了及时补充孩子在学习中知识面的不足参加一些培训班也是可以的。但是在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不应该起步过早。像有的孩子,从三岁开始就参加各种训练,这样的孩子在身体上、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过早地去参加培训,不利于孩子在身体和心理上的成长,而且容易发生扭曲现象。

第二,不要强制让孩子去参加培训班。有一些家长是从自己的兴趣出发,从自己的观点出发,从自己不正确的目的出发,强制孩子一定要参加某个培训班,这样的做法,只能给孩子带来伤害。其实,家长如果想让孩子参加哪个培训班,不妨先引导和启发孩子的兴趣,同时在选择培训内容的时候,也要考虑到孩子本身的条件和兴趣,并且要考虑到孩子的发展前途。还有一点应该说明的是,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具有各种天赋的,因为所谓的天赋,不是经过苦练就能够培养出来的。举个例子,像刘翔之所以能够获得百米跨栏的奥运会冠军,是因为他首先具有生理上、身体上各方面优势,如果他不具备这些优势,那么不管他怎么训练,也不可能获得世界冠军的。再比如青年钢琴家朗朗,他也是具有一定的天赋,他两三岁时对于乐感就远远超过了其他孩子,假如他不具备这样的天赋,那么他再怎么样刻苦培训和训练,也不可能成为世界知名的钢琴家。

其实,很多天赋并不是后天培养的结果,后天能够做的,只是发现孩子的天赋,然后根据孩子的天赋去培养,使他走向成才之路,仅此而已。所以,家长们在让孩子喜欢一些培训班之前,一定要清楚这一点,不要以为只要让孩子从小就去参加一些培训,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以后就一定能成为某方面突出的尖子,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这种期望也会落空的。相反,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会伤害到孩子,会影响到孩子的正常发展。

有一个小男孩的家长,看到邻居有个孩子从小学习钢琴,而且学得很好,上小学时就曾经在一些大赛中获奖,所以也想着让自己的孩子学钢琴。于是,从小男孩上小学三四年级开始,就为他就请了专业的钢琴老师进行指导和训练。但是,学了两年,这个小男孩对钢琴越来越不感兴趣,可是家长不理解这一点,用各种强制手段,逼迫孩子去练习钢琴,由于每天进行过长时间的训练,使孩子长期忍受着痛苦的折磨,最后这孩子实在忍不下去了,于是就趁家长不在家时,拿起大铁锤把钢琴砸个稀巴烂,孩子的精神也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家长回来以后,看到这种情况,不禁大惊失色。当他了解到孩子内心的痛苦之后,更是后悔不迭。

第三,给孩子报培训班时,不要报得太多,最好报一个班就可以了,如果有必要,最多也不应该超过两个班。有的家长,在寒暑假期间,一下就给孩子报了五六个培训班,每天要从早安排到晚,把孩子的假期全部占满,结果把整个假期都当成了孩子的战场,孩子比上学的时候还要累。更为要命的是,像这样盲目地追求多项目的培训,最后往往不但没有获得什么成绩,而且还伤害了孩子。

第四,不要以为付出越多,收获就越多。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尽快出成绩,不但严格要求孩子,还无限制地延长孩子的练习时间。比如,有一位家长给孩子的孩子报了一个小提琴班,要求孩子每天至少要练习八小时以上,如果达不到这个时间,就不许吃饭,不许睡觉。那位家长以为只要这样,不出一两年,孩子就会进步得很快,但结果还是让他很失望,孩子是能偷懒就偷懒,只要父母不在家,孩子就一天也不练习。这样一来,那个孩子最后的成绩也是可想而知的了!

第五,不要对孩子要求过高、过快。有些家长,往往要求孩子在多少时间内就一定要达到什么样的级别,如钢琴要过八级、九级等。实际上这些过高、过急的要求,给孩子带来了很重的压力,也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所以,父母一定要以不妨碍孩子的身心健康,使孩子能够在愉快的环境中正常成长作为安排孩子参加培训班的底线,如果超越了这个底线,那么再好的培训班也是于事无补的。

第六,学会选择,懂得放弃。在让孩子参加培训班的过程中,也没有必要让孩子自始至终都学那一项,如果孩子有兴趣,可以继续学下去,如果孩子本来就没有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仍然提不起兴趣,就说明孩子根本不适合学这个,这个时候就应该果断地放弃这个项目,再选择其他的项目。在现实的社会中,也有很多名家,他们目前所从事的事业,未必就是他们当初所学的专业。而且,很多半路出家的人,往往也能够在这个领域中获得非凡的成就。所以,不管当初你给孩子报了哪个班,也不管那个专业是多么热门,只要孩子对它不感兴趣,就应该果断地放弃,重新选择。

总之,我们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这是一个选择项目的根本原则。另外在这点上,家长就应该换位思考,不要主观地用自己的想法去衡量孩子,要考虑到孩子的具体情况,孩子的具体想法,不要盲目地追风,不要盲目地和其他的孩子去类比。每个孩子有自己的特点,一个孩子有一个孩子的生长环境,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安排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