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理想与自由的歌者:李白
10904800000061

第61章 纵放超逸,才气纵横

李白的诗歌,纵放超逸,才气纵横,往往诗歌的上下句之间变换很大,跳跃性很强,有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风流气象,显示出诗人驾御文章的过人才智。这样放纵超逸的诗歌,在李白的诗歌集里有很多。

如《襄阳歌》诗云:“落日欲没岘山西,倒著接蓠花下迷。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旁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翁醉似泥。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蒲萄初酦醅。此江若变作春酒,垒曲便筑糟丘台。千金骏马换少妾,醉坐雕鞍歌落梅。车旁侧挂一壶酒,凤笙龙管行相摧。咸阳市中叹黄犬,何如月下倾金罍。君不见晋朝羊公一片古碑材,龟头剥落生莓苔。泪亦不能为之堕,心亦不能为之哀。谁能忧彼身后事,金凫银鸭葬死灰。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舒州杓,力士铛,李白与尔同死生。襄王云雨今安在?江水东流猿夜声。”

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二年李白游襄阳时,以纵酒疏狂的态度议论古今,表达了李白对功名富贵的蔑视。酒中奇思逸想,放浪任情的豪放,纵情行乐的潇洒,迸发出蓬勃的生命活力,同时也流露出诗人时不我遇的失意情绪,但这种失意情绪被横扫千军的豪放冲淡了。其中“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之句,被欧阳修认为是“惊动千古”的横放之句。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都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篇舟。”

此诗于天宝十二载作于宣城。为李白陪同侍御使李华登谢朓楼时所作。此诗发起无端,如雷庭骤至。又几经跳跃,愈出愈奇,至青天览月,抽刀断水,真如神来之笔。此诗中,诗人虽然内心苦闷之至,甚至悲愤与叛逆之至,欲归隐江湖,但都被壮思飞云、抽刀断水的豪情壮举给冲淡了,取代了。所以此诗从总体上的格调是高昂的、放纵的,是李白纵放超逸风格的代表作。

从以上几首诗歌可以看出,李白纵放超逸的诗歌风格里,纵然有失意与悲观的情绪,也总是被滚滚而来的不可遏制的奔放气息所掩盖。所以李白总能放浪形骸,舒心自得,安逸地享受生命的乐趣。

李白的诗歌,之所以超逸,与李白所崇尚的魏晋风度有关。那种“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生活方式是李白所崇尚的,在魏晋诗人中,李白最欣赏的是大小二谢,即谢灵运和谢朓。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说:“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由于对这种洒脱自然生活的羡慕,所以反映在诗歌里,李白总是希望解脱束缚,渴望释放豪情。这样就形成了他诗歌的横放超逸的风格。

李白的诗歌,在才情方面历史上几乎没有人能够与他相比。这主要表现在他丰富的想象力,对生命的底蕴的深刻把握以及对历史沧桑等的深刻领悟、洞察与感受。由于李白洞察人世沧桑,所以不拘泥于人世间的富贵功名,彻底地淡薄与摆脱其束缚。由于李白想象力丰富,海纳百川,恣意汪洋,能纵横驰骋,如腾云驾龙,风驰电掣,让人不可仰望,达到了超出常人想象的境地。

李白的诗歌,在放纵与超逸之间总是存在深刻的辩证关系的。因为放纵于酒乐之间,所以对人间的功名富贵恍然醒悟,对他所追求的功名表示了怀疑与否定,“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因为否定功名富贵,所以产生了超脱隐逸的思想。

与历史上诸多大诗人如屈原、杜甫、苏东坡等人相比,李白在纵横超逸的诗歌风格上是最突出最优秀的。屈原的诗歌,虽然也转折很大,但仔细寻觅,还可以看出其前后行迹,是有章法可寻的;杜甫的诗歌严谨,更是循规蹈矩;苏东坡的诗歌风流婉转,但也受诗歌普通章法的约束。而惟有李白不受约束,在诗歌创作上自成一格。如诗歌内容转换之快,让人不可揣度;如诗歌所蕴涵的力量气势上,非常人可及;如诗歌的长短上,长短句自如,决不受诗歌令律的约束,有时甚至是很普通的大白话,看来很缺乏“诗意”,但读来朗朗上口,意味隽永。这别具一格的诗歌创作风格,显示出诗人过人的才气与驾御能力。因为才华非凡,所以才敢匠心独具,别具一格。

李白能形成独具个性的诗歌风格,与他独具个性的个人魅力有关,也与他非凡的才华有关,与他所处的历史环境有关,是一个综合因素的产物,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有时,一个时代所达到的种种思想或文化的高度,还不比一个诗人或学者所表现得更突出更鲜明,应该说李白就是这样一位达到了整个时代也无法企及的文化高度的伟大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