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理想与自由的歌者:李白
10904800000056

第56章 善用夸张,无人能及

李白的诗歌,其豪放不羁的风格多表现在他广泛采用夸张的手法,使之大大增强了诗歌豪放的力量与气势。这种夸张,一般是夸大,增强了事物的表现力和气势。这种夸张的表现手法形成了李白的诗歌风格。

《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一中有:“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这其中到处是夸张之语,特别是“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之语,夸张得令人惊叹叫绝。

《望庐山瀑布二首》其二云:“日照香庐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浪漫夸张的手法更是叫绝,是咏庐山的千古绝唱。前二句平平而起,第三句陡然翻起,第四句则以“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奇特比喻与夸张,极写瀑布之高,新奇无比,古今无双。苏轼以“古来惟有谪仙词”的称誉,来高度称赞此诗为写瀑布之冠,显示了李白浪漫夸张的特点,流传广泛。

《秋浦歌》中有:“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这也是李白的一首非常著名的诗歌。“白发三千丈”一句极度地夸张,是说李白极言其愁,故其愁白的头发,如三千丈一样长。

《蜀道难》中有:“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等语,极尽夸张手法,表现出蜀道的高峻艰险。

《北风行》中有:“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其中的把雪花比喻为席,是夸张的著名范例。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中有:“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这是写长江在庐山脚下的九江分为九道波浪时的壮观情景,极具浪漫主义气息。

《江夏赠韦南陵冰》中有:“愁来饮酒二千石,寒灰重暖生阳春。”饮酒二千石,是夸张之语,极言其多。这是李白习惯性的表现手法。

《横江词六首》中有:“一风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阁”“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惊波一起三山动,公无渡河归去来”,都是极为夸张之语。

……

李白的诗歌,对夸张这一表现手法的运用可以说是随处可见,比比皆是。而且夸张都很好地增强了表达效果与表现力,且不显得出格,显示出诗人的浪漫才情。

李白夸张手法的运用,可以说是承接了屈原与庄子的文艺思想。如庄子的《逍遥游》,恣意汪洋,充满了夸张、神奇而浪漫的想象。如“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这样的奇特夸张,饱满丰富的想象,是先秦时期散文的一大特点。而屈原的《离骚》等,夸张手法也很明显。“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这是说自己要追求善良的品行,虽然为它九死也不改悔!可见其夸张之成分。又如《抽思》中有“魂一夕而九逝”,这是对楚国沦陷国都郢的思念之情,同样也含有很浓厚的夸张成分,但表达起来却是如此贴切,大大增强了表现力与感染力。李白与屈原一样,也常以虚的数字来表达其夸张之意,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等。

李白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有:“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表明了李白的诗歌创作理想。其中蓬莱文章,表明他的诗歌含有仙气,即豪放浪漫气息,而这种气息也就决定了李白必将用夸张的诗歌表现手法来表达其意。

历史上很多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都喜欢采用李白的这种夸张的表现方式,这成为浪漫主义诗歌的基本表现方式。但李白的夸张似乎更加大胆率直,达到了特别张扬而奔放的境界,为后世浪漫主义诗歌在表现方法上开辟了一条道路。韩愈、白居易、李商隐、李贺、杜牧等浪漫主义诗人,都自觉地遵循了这条浪漫主义诗歌创作的道路。如韩愈的“洞庭连天九疑高,蛟龙出没猩鼯号”,写极洞庭水漫难渡。白居易的“回头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李商隐的“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等夸张笔法,都生动地表达出了其意。这些诗人的夸张笔法,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李白浪漫夸张笔法的影响。李白的诗歌应该是中国诗歌浪漫夸张笔法的一个重要源头,是后世诗人学习的楷模。

李白的夸张,自然天成、不拘一格、雄浑阔大、气象万千,非常人所能模拟,所以李白诗歌的夸张在中国诗歌史上别具一格,无人能够超越。后世的诗人与之相比,很少有人在夸张的运用与表现力上达到李白这样运用自如、生动流畅、自然贴切而又气势森然的高度。所以,李白在诗歌里大量的夸张为他的诗歌增加了无穷气势与表现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称李白的夸张为神来之笔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