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理想与自由的歌者:李白
10904800000054

第54章 叩问苍天,否定天命

在古代,科学落后,人们对于很多自然现象无法解释,只能归结于有一个万能上天的存在,这个万能的上天主宰了人间命运。这一思想长久地存在于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之中。甚至包括战国时代的许多伟大思想家,也都不反对上天的存在。如孔子也“畏天命”,呼“天丧予”;墨子甚至书《天志》《明鬼》两篇,公开承认天有意志,承认鬼神的存在;汉朝的董仲舒,也公开承认上天的存在,创立了“天人感应”的学说。到了唐代,佛学与道学都兴盛起来,更是对上天的存在表示了肯定。

由于各种天命论思想的影响,古代的人民,几乎都认为上天降祸必定是因为人犯了某种罪过,上天赐福必定是因为人有了善行。天与人之间存在相互感应的影响。他们相信有一个神灵确实主宰着人的命运。

李白来自西域,思想上受当时中原传统文化的约束比较小。李白对于上天,是一种怀疑的天道观,他一方面苦心求道,认为道主宰一切,无所不在,但另一方面又时时怀疑天道的不公正,并敢于对天道的不公正给予强烈的控诉与责问。这反映了李白怀疑的天道观,这种怀疑的天道观也是与李白内心深处的巨人意识相一致的。

怀疑的天道观,使李白摆脱天命论的束缚,摆脱天道对个人才能与生活的约束,获得人生的行动自由与思想的自由,获得丰富的创造力与行动力,从而自由地发挥出更大的能量。

李白在《行路难》第三首中写道:“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这里借屈原、李斯等人的不幸命运,来说明这些圣贤或杰出人物的不幸命运。而在《行路难》其二中,有“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这是说长安的权贵们过着斗鸡走狗的生活,这些人乃朝中小人,却过着得意的生活。拿屈原、李斯等人的不幸命运与这些小人们的顺利快意之命运比较,就可以看出上天是苍苍茫茫的,并没有什么主宰者。可见李白并不相信上天主宰着人的命运一说的。

李白不但不相信上天存在一说,而且总是在不如意的时候抱怨上天,对上天进行强有力的批判,认为它并不能代表正义与公理。这种对天的控诉,反映了李白打破一切宿命论思想的约束,将不幸命运的悲剧意识从心里驱逐出去,从而更好地开拓自己的事业。

李白敢于控诉天道不公,这本身就表明了他在精神上的强大。在命运面前,普通人只能俯首称臣顶礼膜拜,对上天给自己的命运的安排表示臣服,不敢有任何反抗命运之举措。但李白不是这样的人,李白是“欲上青天览明月”的“谪仙人”,他以此自居,对自己的期待比普通人要高出许多倍,在不幸命运的打击面前,也表现得比普通人更加豁达与坦然,更加积极地面对,在苦难面前,他敢于叩问苍天的不公,与上天处于同等对话地位,实际上是要与统治者处于平等的地位。李白从精神上彻底摆脱了上天决定人命运的理论束缚,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或者说,即便李白内心还有一些天命论的残余思想,但他也敢于与上天对抗,要求上天给予自己一个公正的命运安排,他决不是那种听从命运摆布的人!在李白看来,上天既然如此不公,就应该奋起反抗它,向它求得公平与正义!这是与常人完全不同的。

由于李白从精神上摆脱了上天决定人命运的思想束缚,所以他能够充分发挥个人的能量,不受天命论的约束。在古代,天命论是非常约束自我能力的。因为它叫人安于天命,不反抗命运,顺其自然发展,结果长久下来就只能做命运的应声虫,听从不幸命运的摆布与奴役,对自己悲剧的命运变得麻木不仁,听之任之,最终在苦海里吞没自己的一生。可以说,天命论的思想是禁锢古代人民思维与命运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在中国历史上,还是有一大批杰出的人物,对于天命论持怀疑态度。历史上很多文化巨人都敢于问天。屈原就是其中最杰出者之一。屈原创作的《天问》,就表达了渴望摆脱上天对自己命运束缚的思想。他身处困境,不甘沦落,因孤独愤怒而创作了《天问》这一伟大的呵壁问天之作。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也说:“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返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这里司马迁解释了屈原创作《天问》的原因,因为政治改革失败,理想受挫,个人深感困顿迷茫,所以作《天问》以表达其对天的拷问,借此以抒发心中的愤懑不平,也是借问天对现行统治秩序的拷问。

叩问苍天,是对人间不平的至极愤懑,是一种思想与情感的痛快淋漓的宣泄,显示了一种要求改变人类命运的强大精神力量。人类历史的发展,无不是在对“天”的反抗之中,一点点走向进步与光明的。只有敢于叩问苍天,不屈于自然和社会所给予的命运,人们才能打破命运的束缚,获得光明。否则,人类在与上天的斗争中,就将永远徘徊不前。君权将永远成为代表上天意志而悬在人民头顶上的一把利剑,人民永远会诚惶诚恐地匍匐拜倒于君权之下。因此叩问苍天,人们才能够解放自己,使自身从君权的束缚下一点点得到解脱。

李白敢于控诉天道不公,比屈原的问天更加前进了一步,反映了人类社会到了盛唐时代,由于知识的力量以及经济的空前繁荣,精神已经变得空前的强大起来,开始要求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再受这种不可知的来自上天力量的支配和愚弄!李白对上天的叛逆,就代表了这一种对天不再保持沉默的呼声,代表了一种要求与上天处于同等的地位,保持人类尊严的呼声。这是社会进步到这一阶段的必然产物。

李白一生能够做出巨人式的伟大成就,原因当然是很多的,但有一点,就是他对上天不盲从,敢于质问上天!这种反抗上天的精神实在是他诸多杰出精神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正因为李白不相信上天,所以李白的巨人意识才能够表现得如此强烈。李白的生命才能够发挥得如此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