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理想与自由的歌者:李白
10904800000048

第48章 对待子女,爱而不宠

李白活着的时候,对妻子的爱是深情的,对子女也是如此。正因为这种深情的爱,所以李白对孩子的教育,是以使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为标准,而不是设法去约束他们。这也反映了李白的自由意识。

李白与夫人许氏生有一儿一女,儿子叫伯禽,小名叫明月奴,女儿叫平阳。李白非常疼爱他们。天宝八载(749年),李白在江南漫游时,非常想念寄居在东鲁的孩子,于是写下了《寄东鲁二稚子》一诗,诗中有:“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诗中写对子女及家庭的思念之情,情谊依依,念之肝肠欲裂,心痛不已。豪放豁达的李白对子女的思念之情竟是如此之深,是不寻常见的。都说英雄无泪,只是未到情深处而已。

李白虽然对子女情深,但对子女的教育却不像一些名人家庭那样,尽力把子女也塑造成一个天才,而是让孩子们顺其自然地发展,让他们快乐地生活,快乐地成长。这反映李白独特的教育观,也是很符合现代人的教育观的。

李白一生有两个儿子,长大后都没有继承父亲的诗歌传统,并且都沦为社会下层的农人。李白去世近三十年后,他的两个孙女流落民间,都嫁给了干农活的乡野之人。有宣、池等州观察使范传正到当涂一带来,因为感念李白的名声和他为文化所做出的伟大贡献,特意去寻找李白的孙女,想帮扶她们,但后来找到时,发现竟都是苦命农家女,衣服都很粗俗了,面目也很粗糙了,丝毫没有其祖父那种风流遗韵。范传正便问她们的景况,她们说:“父伯禽以贞元八年不禄而卒,有兄一人,出游一十二年,不知所在。父存无官,父殁为民,有兄不相保,为天下之穷人。无桑以自蚕,非不知机杼;无田以自力,非不知稼穑。况妇人不任布裙,粝食何所仰给,俪于农夫,救死而已。久不敢闻于县官,惧辱祖考,乡闾逼迫,忍耻来告。”说罢便哭了,范传正听了也只有无限的凄然。李白一生有四个孩子,伯禽可说是李白生前最爱的,寄予了最大希望的“应驾小车骑白羊”的爱子。可李白的四个孩子,平阳出嫁就死了,另两个都没有下文,只有伯禽的这两个女儿,找到后却是村妇之像,这位大官员非常感慨。李白的两位孙女觉得祖父是喜欢青山的,也喜欢诗人谢朓,而青山有诗人谢朓的幽居之所,所以李白的两位孙女希望能够把祖父的坟墓迁移到青山,范传正答应了。范传正觉得李白的两位孙女都嫁给了农夫,未免辱没了李白的身份,于是劝她们改嫁士族。但她们回答说:“夫妻之道,是命!也是缘分。虽然他们贫穷,但既然已经嫁给了他们,仗着他们的力量生活了很多年,如果现在为了摆脱贫穷而失身于别人,侍奉别的男人,则是苟且偷安,我们死后又有何面目去见我们的祖父呢?您知道我们祖父写过‘安能摧眉折腰侍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诗吧,我们又哪能够去低声下气地侍奉别的男人呢!我们不能败坏祖父的好名声。请您不要再说了。”范传正听了,觉得虽然李白的这两位孙女生活困苦,但祖父的傲骨和精神却是继承下来了的,心里反倒感到一阵安慰。

从上可以看出,李白子孙没有多少文化,没有继承李白的诗歌传统,这也是由于当初李白并没有对子女进行严格意义上的文化教育相关的。李白生前放任孩子自流,任其自然发展天性,结果孩子长大后都没有多少文化知识,失去了文化的继承权,只是个普通人。但也不难看出,李白的孙女还是很有骨气的,这可能与李白平时对子女的教育重视道德品质而不大重视知识文化的教育有关。李白与妻子孩子聚少离多,所以实际意义上的文化教育是没有时间的。但李白却以自己的言传身教熏陶着孩子,使他们成为有骨气的人。虽然他的子女是平凡人,却是有高度道德素养的平凡人。这也是实现了李白教育子女的目的。

可见,李白在对子女的教育上,他尽量像一个普通的父亲一样,对子女爱而不宠,在教育上任其自然发展。这说明李白的教育思想贴近百姓,具有平民思想,自觉与人民的生活融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