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理想与自由的歌者:李白
10904800000034

第34章 交游广泛,待友挚诚

李白与杜甫的伟大友谊,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他们第一次相见是在洛阳。这时李白刚刚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来到洛阳,而杜甫也刚刚从开封前往洛阳,于是二人在繁华美丽的洛阳城相会。这一年,李白四十四岁,而杜甫三十三岁。李白在长安宫廷里为唐明皇的宠臣,声名显赫,而且对社会已经有了透彻的了解,这时的李白,大气磅礴,但心怀失落之感。而杜甫则在漫游齐鲁之后,在洛阳守着祖父与远祖杜预的墓过隐居生活,当时其姑母于洛阳病死,杜甫在为她守孝,同时正想着一腔抱负该如何才能施展,内心满腔惆怅。两个失意的中年人就在洛阳美丽的阳春三月天里相遇了。

这一年是公元七四四年。

当时还寂寞无名的杜甫,得知大名鼎鼎的李白要来洛阳,并且出席洛阳名流为他举行的招待宴会。当他步行赶到天津桥南有名的酒商董糟丘开的“洛阳酒家”时,宴会已快开始,主客正在纷纷入席。由于宾客众多,主人竟然忽略了杜甫,惟独没有将他介绍给李白。

这时酒桌上觥筹交错,大家都纷纷向李白敬酒,李白也与他们干杯。李白酒量特别大,几十杯酒下肚,豪气就上来了。他环顾了四周,最后把目光落在杜甫的身上了。杜甫感觉到有些慌张,但他发现李白的目光是亲切的,他的心里便感觉到了有些温暖。李白端着酒杯,又向邻座打听杜甫的姓名,那邻座告诉了李白。于是,李白站起身来,持壶在手,一边把众人的酒杯一一斟满,然后说道:“让我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作者杜子美敬一杯。”这一下不仅出乎大家意料,而且也大大出乎杜甫意料,他连忙站起来,激动得把李白给他斟满的酒弄洒了一半,一时竟不知说什么好了。

有了这样一次酒桌上的交流,杜甫便被李白的风采吸引住了。接连几天,杜甫每天都来陪伴李白。除了听李白讲些长安见闻外,又和李白谈诗论文,将自己的诗歌拿出来向李白请教。李白看了感到很兴奋,觉得他的诗歌比当代诗坛上的任何一位大家都不差半分,而且比之更胜一筹。杜甫高声朗诵李白的诗,然后又加以赞叹道:“吾兄之诗,清新如庾开府,俊逸似鲍参军;杂言歌行更是如贺监所说的那样,‘惊风雨,泣鬼神’。我如能成为第二个李白,也不虚此生了。”李白大摇其头,举起手来给了杜甫肩头一巴掌,高声说道:“李太白,杜子美,各领风骚千万年!”然后哈哈大笑。杜甫也随之大开心颜,心里好像射进了一线天光。

李白对比自己小得多而且名声远未发达的杜甫很是欣赏,他对杜甫像兄弟般的友爱。他们“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李白还与杜甫、高适一起同游梁宋,游齐鲁山水,在一起议论时政,自然李白的政治经历对杜甫有极大的启发。他们还一起谈诗论文,求仙访道,弯弓射猎,生活很是惬意。李白还写过与杜甫开玩笑的诗歌,以显示他们的亲密友谊。“饭颗山头逢杜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因何太瘦生?总为从来作诗苦!”可见他们之间的随和亲密关系,若是一般关系是不会随便开玩笑的。等到要分别的时候,李白又写诗相赠《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醉别复几日,登临偏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这是与杜甫分别时的赠诗,感情真挚深厚,可见这时他们之间的友谊之深。就是在分别很久之后,李白还想念着杜甫,又有《沙丘城下寄杜甫》一诗,其诗云:“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可见李白确实很是思念杜甫。从李白对杜甫的友谊,可以看出他对于杜甫这样有天才的人是寄予了很多感情与期望的。

不但对杜甫是如此地真诚与友爱,在李白的名人朋友中,还有贺知章、崔宗之、孟浩然、高适、张旭等,李白与这些人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且多写诗歌赞美他们。称颂孟浩然“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时,李白写出了“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一千古名诗。诗人用长江浩荡的江水来衬托出内心的离愁,显得真实生动,生活气息浓厚,可见李白对生活中离别的场景是有很深刻的人世体验的,也表现出李白对孟浩然的真情。在初见贺知章时,称贺知章为“天上的老寿星下降紫极宫”,后来又写诗回忆贺知章“四明有狂客,风流贺季真”“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李白对待朋友,是如此的真诚、热情与厚道,总是不乏赞美之词。

李白对这些名人朋友的推崇并不是盲目的,而是建立在对其才华的赞赏与性格的称颂之上。他称颂这些名人朋友人格与诗文的魅力。而且写诗怀念他们,表现出了李白在对待朋友上的坦荡与真诚,既推崇他们的人格与才华,又丝毫不存在嫉妒之心,这是一种难得的贤德。

李白是一个热爱交游的人。他交游的对象,上至帝王将相、王公权贵,下至平头百姓、侠客人杰等,不一而足。由于李白个性豁达,乐善好施,又好饮酒,人多欣赏李白的豪放个性,愿意与他交往。李白也以他豁达的胸怀来真诚地对待朋友。在出川后长达三十六年的漫长旅途中,李白交到了很多肝胆相照的朋友,这些朋友对他的一生有过不少的帮助,或在经济上接济他,或在帝王那里为他举荐,或抬举他的名声,或为他向君主求情赦免罪责,如此等等。这些人中既有平凡之人,又有名人伟人,他们对李白的一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李白交游的圈子首先是文坛名流,还有道家方面的朋友。李白与许多道家名流都有交往,司马承祯、吴筠、孔巢父、胡紫阳、元丹丘、元演、玉真公主等。李白与这些道家名流的交往,虽然有渴望提携的一面,但更多的还是一种友情。如李白刚出川时在江陵见到了司马承祯,他夸李白有仙风道骨。李白也作了《大鹏遇希有鸟赋》送给司马承祯,把司马承祯比喻为希有鸟。又如李白在与胡紫阳、元丹丘、元演等人交往时,与他们一起谈玄论道,谈兴正浓的时候,李白就与他们“结神仙交”,可见交往的融洽。又如与玉真公主的交往,也是推心置腹的,李白还曾写诗赞颂玉真公主:“弄电不辍手,行云本无踪。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对玉真公主的道术之高做了由衷的赞誉。李白与唐玄宗之妹玉真公主交往,对他入朝起到了推动作用。

李白还在官僚们当中有很多朋友。这些人对于李白也有重要作用。例如李白写的《与韩荆州书》,就是求韩朝宗推荐为官的书信。李白还曾经作过北海太守李邕的上宾,并与他一同流连于齐鲁的山水,也曾求他的举荐。酒中八仙之中的人物,有很多就是达官贵人,如汝阳王李琎是宁王李宪的长子,而李宪又是睿宗的长子,当初议立太子,正犹豫不决,李宪见玄宗讨平韦后,拥立睿宗有功,就坚持将太子的位置让给了玄宗,玄宗很感激他,对他极为推崇。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宁王卒,又追封他为让皇帝,宁王的十子也多封王或公,李琎被封为汝阳王。崔宗之是玄宗讨平韦后有功的崔日用的儿子,袭封齐国公,曾为侍御史,贬官金陵时与李白诗酒唱和,交往密切。还有苏晋,进士出身,做过吏部侍郎和户部侍郎。张旭是吴郡人,当时杰出的书法家,官至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这些人都是官位显赫的人物,李白与他们都有所交往,可见李白在官僚朋友中交往也是很广泛的。

李白甚至还与外国友人交往。日本友人阿倍仲麻吕,早年随日本遣唐使来中国求学,后仕于唐,历任校书、左拾遗、左补阙、仪王友、秘书监兼卫尉卿等职。李白在长安时与他开始交游,有很深的友谊。天宝十二载(753年)十二月自长安至扬州乘海船回国,海上遇风暴,传闻遇难,李白还作诗悼念他。其中有“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之语,将日本友人比作明月之珠,沉海不归;以白云愁色,笼罩大海,来表达对日本友人的沉痛悼念。

最为令世人感动的是李白不仅与文坛朋友、权贵等交往,还与普通百姓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李白漫游天下,与劳动人民的生活有了亲密接触后,对劳动人民的生活产生了深切的热爱之情,并写了《赠汪伦》这样美丽的诗篇。“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汪伦就是个普通百姓,但李白与他却有着深厚的友谊。李白还曾写有很多送别诗,诗歌中提到的都是与普通百姓朋友送别的场景。例如李白在青年时代漫游金陵而别时,金陵的朋友们为他送别,场面也很热烈感人,李白写有《金陵酒肆留别》为证。“白门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问取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与他们的感情比东流的江水更源远流长,可见李白与这些无名的朋友之间友情是很深厚的。李白晚年在当涂时,还与宣城老叟之间交往密切,“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这是写一个卖酒的老头死后,李白对他充满了怀念之情。还有“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的漂母,她为李白做了一顿用菰蒲米做的饭,使李白非常感动,久久不能够下咽。可见李白对普通劳动人民朋友的感情也是非常深沉的。这一点在李白的一生中尤为可贵。因为李白长期生活在社会的上层或在上层社会里周旋,但仍然与劳动人民保持了这么真挚而深厚的友谊,这是很难得的。

李白交游广泛,对待交游的朋友情感真挚,这也使李白在最危难的时候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帮助,为他在危难时排除困境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事实上,李白一生周游天下,必然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仕途上的、生活上的与精神上的,这都需要不同的朋友来帮助解决。李白正是由于交游广泛,认识各行各业的人物,到哪里都有一大批的朋友,所以能行走天下畅通无阻,完成一生波澜壮阔的漫游生涯。而李白之所以能够获得这些朋友们的帮助,也出于他真诚待人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