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理想与自由的歌者:李白
10904800000024

第24章 鄙夷腐儒,作诗嘲讽

李白离开安陆,西游长安,北游太原,都没有任何收获。空蹉跎了岁月,他非常失望地回到安陆,才知妻子许氏已病了多日。许氏为他又生了一个儿子,显然是产后虚损,更兼操劳过度,所以吃药总不见效。李白愧悔交加:他上不能报效国家,下不能爱护妻子,还长期在外奔走,使妻子担心。李白这样一事无成地回来,家中的生计也成问题,由于家中清贫,竟耽误了用药的时机,许夫人的病拖了半年,最后竟至不起。与李白曾共过十年患难的夫人的死,使李白悲痛不已,更使他抱恨无穷:她为他含辛茹苦十年,他却使她白白指望一世。

夫人死后,李白心灰意冷,出仕之心渐渐淡薄了。他也无心再去干谒达官贵人,他在长安、洛阳、太原等地所见到的官场种种丑恶现象也使他心生厌恶,特别是长安的斗鸡走狗之人,竟然势力显赫,这使李白感到气愤难平。如果天下都是这样,又到哪里去寻找出仕的机会呢?到哪里去寻找受君主赏识的机会呢?

许氏病故以后,安陆再没有什么使李白留恋的,他便把几十亩山地卖了。带上女儿和儿子,离开了生活十载的安陆,举家迁到东鲁。这时,李白见干谒不成,就改变了干谒出仕的主意,开始打算好好修炼剑术,到山东来学剑,但没料学剑也不成,只好在山东长期定居下来,另做打算了。

鲁国由于是孔子的故里,因此这里的儒家文化氛围很浓,到处都是头戴冠巾的儒生。这些人功名心很强烈,而且他们当中很多人只读死书,不懂治国之道,只是走科举考试仕途这一条直路,而不懂得走其他的路。李白的东邻有一个老儒生,是该地儒生的领袖。这个老儒生没有什么才能,参加科举考试很多次,只会白首穷经、死守章句地读死书,而且他还身着汉时褒衣博带,道貌岸然,以圣人之徒自居,李白认为这真是有辱儒家圣贤,于是很瞧不起这老儒生。

鲁地的儒生大都是热衷于科举考试之人,李白恰恰是被排除在科举考试之外的异族子弟,与他们的理想与追求截然相反,所以,与这些鲁地儒生相处了一段时间,李白便对这些人开始不满起来。当地的儒生轻视李白不营仕途,李白以鲁仲连自比,表示了自己不钻营仕途同样可以获得功绩,而且获得成功之后也不像这帮儒生那样贪恋富贵。李白讥笑鲁儒无法与他们谈论穷通之理,可见李白与儒生之间相互不理解。他在《五月东鲁行答汶上翁》中说:

举鞭访前途,获笑汶上翁。

下愚忽壮士,未足论穷通。

我以一箭书,能取聊城功。

终然不受赏,羞与时人同。

李白对这里的儒家士子的轻视,并不是表示他对儒家文化的轻视。李白自身的思想就是儒家与道家的结合。儒家文化强调治国平天下的士人理想,与李白是相一致的。李白之所以轻视这些儒生,是因为这些儒生所走的道路与儒家文化的正宗之道相去甚远,他们只是为了仕途才搞学术的,对儒家文化一知半解,甚至曲解和肢解儒家文化,打着儒学的幌子,为自己捞到政治上的好处。李白是真正继承儒家文化的人,对这些披着儒家文化外衣而利欲熏心的人表示不满是很正常的。所以李白继续写诗嘲笑他们。《嘲鲁儒》诗云:

鲁叟谈五经,白发死章句。

问以经济策,茫如坠烟雾。

足著远游履,首戴方头巾。

缓步从直道,未行先起尘。

秦家丞相府,不重褒衣人。

君非叔孙通,与我本殊伦。

时事且未达,归耕汶水滨。

李白嘲笑这些儒生沽名钓誉,死记章句而不通大义,读一辈子死书。他们不通时世,胸无治国之策,时刻穿着准备远游的木屐,裹着方头巾,一副迂阔呆板的样子。他们行动缓慢,走路都走直道,以示自己内心的孤直。李白指出这些人不会受到朝廷的重用,他们也不是叔孙通之才,是不可能通达的。最后李白毫不客气地说:你们还是老老实实到汶水边种地去吧!可见李白对这些腐儒的嘲弄,是很深刻而直白的。

李白之所以写诗歌嘲笑鲁地的儒生,或许还因为骨子里对慷慨自由的名士生活很向往,不喜欢儒生那种受到种种束缚而不得自由的生活状态,这些儒生时时刻刻都装出一副正人君子的样子,在李白看来很是可笑。

李白这两首嘲笑鲁地儒生的诗歌激起了千重浪。鲁地儒生对李白群起而攻之,使李白面临着很尴尬的处境,最后竟闹到了县令那里。当地的县令虽然很推崇李白的诗歌名声,但挡不住全体儒生的一致攻击,所以只好婉转地劝说李白到徂徕山隐居一段时间,以避开这场风波。县令对李白说:“这些儒生是不好得罪的,连我们海岱豪侠也得让他们三分,你现在得罪了他们,只得委屈你出去暂且躲避一时。”李白想想,也只得忍气吞声,暂时出去躲避一下再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