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理想与自由的歌者:李白
10904800000014

第14章 干谒受挫,心生愤怒

李白漫游吴越归来,又重游扬州,每日开支已是不小,更兼动辄千二八百地接济落魄公子,于是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余万”后,出蜀时父亲给他带的钱就花光了。曾经腰缠万贯的李白,变得一文不名。

现在的李白,由巨富转为贫穷,才开始真正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从前,他是一个挥金如土的纨绔子弟,现在,他是一个落难的流浪者。由于身无分文,朋友都散去了。旅馆老板脸上的春风很快就变成了秋霜,美酒佳肴很快也变成了粗茶淡饭。他孤苦一人,真正感受到了世事的飘渺与人情的冷漠。从前,在他有钱的时候,他的身边可是应者云集的啊,是常常“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突然一下子全都消失了,好像一场梦幻似的。他想起了他因贫病而死去的朋友吴指南,不觉感到异常的恐慌,难道他也会像吴指南那样病死于途吗?

生活的异常困窘,迫使李白不得不收起这两三年来漫游江浙时的浪漫心情,收起他那理想主义的浪漫幻想,开始走干谒之路。事实上,他在初到金陵时就曾干谒过地方的要员,但那时还不曾为生活所迫,所以干谒也不那么急迫,而是与达官贵人们处于平等的对话心理,但现在完全不同了,因为生存的压力,加上漫游两三年来仕途上的碌碌无为,使李白感到光阴的紧迫,催促着他努力求索一条出路。他不得不收起高傲的自尊,求救于权门。

李白在扬州首先干谒的是大都督府一位姓苏的长史。李白流落在扬州城,听说朝廷派来的一位苏长史从长安初到扬州上任,现已在离扬州三十里外的驿亭中休息,而扬州城内的达官贵人们一大清早,都已经到城外去迎接苏长史的到来。李白又听说苏长史不仅是朝廷大员,而且是当代文章巨擘,有荐举贤才的美德。李白大喜,想今日正是干谒的天赐良机,岂能错过?恰好,《明堂》《大猎》二赋又缮写现成,带在身边,而且还有这几年漫游写成的不少诗文,这些诗已经在江浙一带广为传诵,李白对这些诗歌很自信。看看天色尚早,如果骑马的话,还有机会赶上去城外迎接的达官贵人们,于是李白在客店里借马,店家起初不愿意借给贫穷的李白。李白说:“好生借与我,待我干谒长史完毕,何愁还不了你的马钱!”店主一听说他是要去迎接苏长史,于是将马借给了李白。他骑着一匹快马,飞奔着追出城来,终于在城门外五里远的地方,将他的文卷呈送给苏大人。苏长史见李白衣衫虽蓝缕,但气宇轩昂,知不可欺,于是接过了文卷,然后叫李白恭候。

不一会,众人便听得一声:“长史大人有请!”

李白从众人中走出,扬州城里贵人们的目光都落在了李白身上,怀着各种各样的复杂神情。

李白进得凉亭,只见中坐一人,虽然紫章金绶,威仪奕奕,但威而不猛,庄而可亲。李白行礼已毕,站在一旁。苏长史面带笑容,请他坐下,简单地问了李白几句话以后,便转过身去对他的僚属说:“这个青年,很有才气!你们看他下笔不凡,洋洋洒洒,千有余言。通过祭明堂,猎渭滨,将我大唐国威,写得有声有色。”然后又对李白说道:“可惜你文采可观,而风骨未成。但只要继续努力,将来必成大器,可以和贵同乡司马相如齐名了。”

李白欠身答道:“多承前辈的鼓励和教诲。但那司马相如只不过写得一手好文章,汉武帝也不过是以俳优蓄之。晚生不才,窃以为大丈夫志在经国济世,进不能为管、葛,退亦当为鲁连。诗文乃余事耳!”

苏长史一听,觉得这个器宇轩昂、意气风发的青年人确实与众不同,越发另眼看待。便对李白说:“你虽然身着贫贱之服,然胸怀大志,更兼才识过人,当今天子励精图治,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待我到任后,就上表推荐。你且到扬州等候消息。”李白大喜过望,他没有想到在这穷愁绝路的时候就遇到了伯乐。

李白本想请苏长史详细指点一下“风骨”的道理,僚属中走出一人,将李白叫住,详细地盘问起来。问他的家世如何?李白看此人面相狡诈,知道这回肯定又要坏事。以前在家乡时,就因是商人和小吏之子而排除在科举考试的大门之外,难道这回干谒,就会因此而失败吗?尽管如此,李白却是个不肯说谎的人,于是他将自己的身世详细相告。

这位官员听完李白的话,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说道:“我当你是世家子弟,原来是工商贱民、胡女之子。而且从西域而来,从前连马也不许你们骑,绸缎也不许你们穿。而今朝廷放宽了禁令,你们居然得寸进尺,径直闯到长史大人驾前来了。你怎敢亵渎大驾,企图侥幸?”

这一顿呵斥好似当头一棒!使李白愣在那里,半天回不过神来。当李白清醒过神来,正要和他辩理,却早已被当差的一边一个把他架出了驿亭。

李白干谒不成,反倒受辱,愤怒之至,于是扬鞭上马,直奔扬州城去。回到城中,客店老板见他垂头丧气地回来,便非常不客气地要马钱,而且当即就骂开了:“好你个西域来的胡小子,也不闻闻你身上流淌的血的胡人腥骚味!也想在中原来混官,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快些滚回你们的西域去吧!”李白受了这样的侮辱,气得直想拔剑,但人在屋檐下,失去了金钱,他再也无法像以往那样飞扬跋扈了。于是转念一想,还是忍住了。

李白在扬州的干谒非此一件,但都失败了。在扬州他“十谒朱门九不开”,这使李白感到了官僚们的嚣张气焰,它压在李白的心头,叫李白心中愤愤不平,逐渐形成了李白对中原官僚体制的愤怒心理。

李白的愤怒之情,在他后来写下的《梁甫吟》一诗中充分体现:

长啸梁甫吟,何时见阳春?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吐气思经纶。广张三千六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开说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东下齐城七十二,指麾楚汉如旋蓬。狂生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我欲攀龙见明主,雷公砰訇震天鼓。帝傍投壶多玉女,三时大笑开电光。倏烁晦冥起风雨。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叩关阍者怒。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貐磨牙竞人肉,驺虞不折生草茎。手接飞猱搏彫虎,侧足焦原未言苦。智者可卷愚者豪,世人见我轻鸿毛。力排南山三壮士,齐相杀之费二桃。吴楚弄兵无剧孟,亚夫咍尔为徒劳。梁甫吟,声正悲。张公两龙剑,神物合有时。风云感会起屠钓,大人屼当安之。

李白在诗歌中勾勒出了这些历史人物如姜子牙、郦食其、晏子、剧孟等的形象与功绩,这些人物风云际会,他们适时而出,辅助君主成就了一番事业。李白作此诗,一方面是在缅怀诸葛亮的崇高功绩,另一方面也是表现他不肯屈服于中原官僚体制的压迫,相信风云际会自有时,展示了李白的自信和傲骨,同时表现出了他要求和中原士子享有平等权利的意识,以及他的强烈叛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