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组织学与胚胎学
10899100000009

第9章 腺上皮和腺

以分泌功能为主的细胞称为腺细胞,以腺细胞为主构成的上皮组织称为腺上皮(glandularrpithelium),以腺上皮为主构成的器官称为腺(gland)或腺体。

(一)腺的发生与分类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腺上皮是由胚胎被覆上皮向深层结缔组织增生、迁移和分化而成的,通过上皮细胞增殖,并向其下方的结缔组织内伸入,形成上皮芽和索,随后通过进一步的演变而形成腺。

在演变过程中,如果这些上皮芽或索与表层上皮保持联系,并发育成导管,则形成外分泌腺(exocrineeland),如汗腺、乳腺和唾液腺等,通过导管,腺的分泌物可通达身体的表面或有腔器官的腔面。若深陷的上皮细胞索在演变过程中,与上皮表面的联系逐渐消失,其末端分化成索、团状结构,细胞索、团之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则形成内分泌腺(endocrineeland),如甲状腺、腺垂体等,其分泌物称激素,经血液和淋巴输送。本章只介绍外分泌腺的一些基本特点。

(二)外分泌腺的一般结构

根据构成细胞数,外分泌腺分单细胞腺(如杯状细胞)和多细胞腺。外分泌腺一般是指多细胞构成的有导管腺。它有结缔组织形成的被膜和间质,由分泌部和导管部两部分构成。

1.分泌部

分泌部(secretoryyortion)又名腺末房、腺泡(acinus)。一般由一层腺细胞围绕而成,末房中央为腺腔,与导管相通。构成末房的腺细胞能产生液体分泌物,这个过程常伴随有细胞内的大分子物质合成,合成物通常以膜被小泡的形式贮存于细胞内,形成分泌颗粒。外分泌腺分类时,常以腺末房的形状将其分为管状腺(tubularrland)、泡状腺(acinar rland)或管泡状腺(tubuloacinarrland)。以腺细胞的形态结构及分泌物的性质不同又可分为黏液性腺(mucous sland)、浆液性腺(serous sland)和混合性腺(mixeddland)。

(1)黏液性腺

黏液性腺是分泌部完全由黏液性腺细胞构成的腺体。腺细胞较大,呈锥形,核偏位于细胞的近基底部。胞质内充满粗大的分泌颗粒,PAS染色时,颗粒着色很深,但在HE标本中,分泌颗粒常被溶解,致使胞质呈空泡状,因而胞质着色很浅。电镜下,可见细胞基部有较丰富的粗面内质网,核上方有较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及电子密度较低的膜被分泌颗粒。腺细胞的分泌物为糖蛋白,糖蛋白与水结合形成黏液(mucus)。不同黏液腺分泌的黏液,其主要成分糖蛋白的化学组成有所不同。

(2)浆液性腺

浆液性腺是由浆液性腺细胞组成腺泡。腺细胞为锥形,核圆形,位于细胞近基底部。细胞基部胞质呈强嗜碱性,顶部胞质内常充满嗜酸性酶原颗粒。电镜下,可见细胞基部有大量密集排列的粗面内质网,核上方有高尔基复合体及电子密度较高的膜被分泌颗粒。分泌物为浆液,浆液的主要化学成分是酶蛋白,不同浆液腺分泌的浆液,其酶蛋白不同。

(3)混合性腺

其腺末房由黏液性、浆液性两种腺细胞围成。两种腺细胞或各自组成腺末房,或混合形成同一腺末房,混合形成的腺末房主要由黏液性腺细胞组成,少量的浆液性腺细胞位于腺泡的底部,形成浆液性半月,简称半月。

2.导管

导管(duct)与分泌部直接通连,由单层或复层上皮构成。将分泌物排至体表或器官腔内。导管除了输出腺细胞的分泌物外,有的导管还能吸收和转运水和电解质以及分泌某种物质。

外分泌腺除单细胞腺外,还可根据导管有无分支,分为无分支的单腺(simple eland)和有分支的复腺(compounddland)。一般常把分泌部和导管部结合起来命名,如胃底腺是单分支管状腺(一个导管和多个管状分泌部),大唾液腺是复管泡状腺(导管多级分支,分泌部有的是管状,有的是泡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