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中医组方一学就会
10898700000020

第20章 肝炎、急性胰腺炎(急慢性肝胆系统疾病、内伤杂病)中医病名少阳阳明证

症状

少阳阳明证。主要表现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热结旁流,舌苔黄,脉弦数有力。本方为治疗少阳阳明合病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下满痛,呕吐,便秘,苔黄,脉弦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本证的特征性表现是在少阳证的同时,出现心下痞痛,或者胸脘满胀拒按,大便状况不正常,或秘结不便,或热结旁流。心下痞痛,坚实拒按,其实部位是胃肠肝胆处,局部肌肉多紧张,疼痛,并且有压痛,也可能出现反跳痛。心下一侧或两侧位置都有可能。中医理论证明,这是由于病邪深入阳明导致的阳明热结,故称之为少阳阳明证。阳明内结之后,腑气不通,胃失和降而致呕不止。

【用方】

大柴胡汤——《金匮要略》

方剂说明

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适用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少阳阳明合病者。

组成

柴胡12g,黄芩9g,芍药9g,半夏9g,生姜15g,枳实9g,大枣4枚,大黄6g。

歌曰:大柴胡汤用大黄,枳实芩夏白芍将。煎加姜枣表兼里,妙法内攻并外攘。

配伍说明

本方系小柴胡汤去人参、甘草,加大黄、枳实、芍药而成,亦是小柴胡汤与小承气汤两方加减合成,是和解与泻下并用的方剂。小柴胡汤为治伤寒少阳病的主方,因兼阳明腑实,故去补益胃气之人参、甘草,加大黄、枳实、芍药以治疗阳明热结之证。因此,本方主治少阳阳明合病,仍以少阳为主。症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表明病变部位仍未离少阳;呕不止与郁郁微烦,则较小柴胡汤证之心烦喜呕为重;再与心下痞硬或满痛、便秘或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等结合考虑,说明病邪已进入阳明,有化热成实的热结之象。在治法上,病在少阳,本当禁用下法,但与阳明腑实并见的情况下,就必须表里兼顾。《医方集解》说:“少阳固不可下,然兼阳明腑实则当下。”方中重用柴胡为君药,配臣药黄芩和解清热,以除少阳之邪;轻用大黄配枳实以内泻阳明热结,行气消痞,为臣药。芍药柔肝缓急止痛,与大黄相配可治腹中实痛,与枳实相伍可以理气和血,以除心下满痛;半夏和胃降逆,配伍大量生姜,以治呕逆不止,共为佐药。大枣与生姜相配,能和营卫而行津液,并调和脾胃,功兼佐使。总之,本方既不悖于少阳禁下的原则,又可和解少阳,内泻热结,使少阳与阳明合病得以双解,可谓一举两得。正如《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所说:“斯方也,柴胡得生姜之倍,解半表之功捷;枳、芍得大黄之少,攻半里之效徐,虽云下之,亦下中之和剂也。”然较小柴胡汤专于和解少阳一经者力量为大,名曰“大柴胡汤”。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柴胡汤利胆作用明显,能降低括约肌的张力,降低排便困难。方中大黄与芍药合用能协同利胆,芍药为治腹泻的常用药,配伍大黄以治腹中实痛,配伍甘草以治腹中虚痛。而大黄和枳实的搭配可以增强肠道的蠕动,有利于大便通下。大黄及其他几种药物都有抗菌消炎、解热镇痛的功效,故而本方对消化系统的多种炎症都有很好的疗效。

方剂制备

8味药材加水约2400毫升,熬煮至约剩余一半的时候滤去药渣,继续熬煮至剩下药液的一半,平均分3份,每次1份,1日3次。

使用注意

1.本方现在用治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等效果很好。

2.使用本方时,应辨明少阳与阳明何者为重。少阳证重者,治疗以和解为主;阳明证重者,治疗则应以通泄里热为主。本病发展变化较快,须随时观察病情变化,以免延误病情。

临症加减

1.眼球、皮肤、粘膜及小便发黄者,可酌情加入茵陈蒿、栀子退黄。

2.体温较高,口渴烦闷、舌红赤者,加蒲公英、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

典型案例

张某,男,35岁,腹痛3天,不敢按压,压后抬手有剧痛。恶心呕吐,吐黄绿色酸水,口苦烦燥,咽干口渴。两日未解大便,小便黄赤短少。舌红苔薄腻,脉弦数。诊断为少阳阳明证,处方:柴胡12g,黄芩9g,芍药9g,半夏9g,生姜15g,枳实9g,大枣4枚,大黄6g,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