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经商三绝
10897200000003

第3章 暗借法:神不知鬼不觉的借力手段

嘴里不说借,桌子底下暗伸手,这是暗借。暗借或出于迫不得已,或出于追求更好的效果,总之是必须要借而又不便言明。孔明草船借箭是暗借,胡雪岩借助人而利己是暗借,李嘉诚借一顿饭助爱子一臂之力也是暗借。暗借之妙在于一个“暗”字,讲求巧劲儿,需要智慧,所谓曲径通幽是也。

1.培植靠山比单纯借用靠山更高明

培植也是一种投资,想乘大树之凉,就得多植树苗。

人们常说朝里有人好做官,我们说朝里有人好经商恐怕也没人反对。当然,我们所说的靠山,并非指政治靠山,而是指那些真正能帮助你成就事业的能人。但是人们往往会忽略一个事实,现成的靠山往往不那么可靠,一到紧要关头比如可能危及到靠山本人前途的时候,他可能就成了缩头乌龟,如果你硬往上靠,说不定会被闪一个狗啃泥。所以借力最高明的手段是培植靠山,让他成为你的靠山而不自觉……或者心甘情愿做你的靠山,任它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要达到这一境界,需要有极佳的商业眼光——一眼就能估出其价值几何;还要有破釜沉舟的魄力——总想着万一不成如何如何,永远不会成为商场上借力术的高手。还有,要有一点点耐心,树苗长成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是需要时间的。

在培植靠山以资借用方面有两个人不能不提,一是两千年前的卫国巨商吕不韦,一个是一百年前的徽商代表胡雪岩。

我们先说吕不韦。

吕不韦出生在卫国的国都濮阳(今河南濮阳),当时商业繁华,十分有名。吕不韦的父亲是城里首屈一指的大商贾,年轻的吕不韦自幼在商人家庭的熏陶下,又生长在濮阳这种商业化的大文化背景中,面对着风起云涌的社会剧变,无论是为保住万金的家资,还是谋求新的商业出路,他都必须走出卫国,经商范围扩大到卫国以外。

吕不韦曾经这样问过他的父亲:“春种秋收凭卖力气耕田能收到几倍的利润?”

“大约有十倍吧。”

“贩卖珠玉珍宝能获得几倍的利润?”

“百倍!”

“那么,立主定国,把一个国家的君主买过来能赚多少倍呢?”

父亲听到这里,目瞪口呆,一时答不上话来,停了半天才说:“无以计数……”

吕不韦之所以问到这个令人始料不及的问题,并非他异想天开,而是他第一次到邯郸就瞅准了一桩大买卖。

邯郸是赵国的国都,那里濮阳繁华得多。邯郸城建得规模宏伟,布局严谨。在当时各国的都城中,尚没有能连接王城和东、西两城可以并排走几辆车的大道,而邯郸却有几条。

那道路旁的店铺、驿舍、酒肆鳞次栉比,行商坐贾云集。

吕不韦是为获取更多的财富而来的,是要搜寻一种能赢得大利的商品。早在离家启程之前,他就下定决心,不能像自己的父亲那样一点一点地捞取财富,而是要做大买卖。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这种一本万利的货物终于被吕不韦发现了。

原来这个货物不是别的,而是秦国的公子异人。这个异人是秦昭公时期被秦国送到赵国来做人质的。

公元前270年(秦昭王三十七年),赵国的名将赵奢大破秦军。秦国被迫将公子异人送到赵国为人质。异人身处逆境,又并非贫贱不移、威武不屈之士。这位秦昭王小老婆生的儿子不仅没什么真本事和志气,而且贪婪好色。

当吕不韦一见到这位落魄的王孙之时,凭他多年经商的经验,一眼就看出:“此奇货可居。”他认为此人是可赢利“无数”的宝货。

吕不韦发现了这个宝货,便开始大量的投资:首先收买异人,并将自己已怀孕的爱妾割爱让给了异人;接着便用大量珠宝为异人回国、回国后受宠、立为太子等铺平了道路。至此,吕不韦处心积虑地从在邯郸操纵公子异人开始,十余年来把一腔心血、全部财富悉数投入到这笔“奇货可居”的生意之中。

然而,在这场特殊的交易中,决定吕不韦能否成功的,不仅在于他自身方面的筹措,还要等到客观时机的成熟。而吕不韦全部计划的关键,就是异人登上秦国王位,只有让异人成为秦王的继承人并顺理成章地成为秦国正式国君,吕不韦的巨额投资才能开始受益。在此之前,他只有耐心地等待。在经商的历程中,等待也是必不可少的自我控制因素,不善于等待的商人,绝不会赚到大钱。吕不韦在难耐的寂寞中等待,终于在秦昭王五十六年等到了。异人不但回到了秦国,被立为太子,而且如愿以偿,很快便继承了王位。吕不韦也以恩人的资格被授命为相国,执掌着秦国的政权。庄襄公(异人)即位后的第一道令就是为吕不韦发的……“以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以兰田(今陕西兰田县)十二个县为食邑。”这在当朝百官中尚无一人有此殊荣,在秦国历史上集官、爵、食邑最高等级荣禄了一身的人,也是少见的。

吕不韦投资是和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关的,现在的商人不能机械地仿效。他成功的例子,说明了投资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特别是在当今市场经济越来越规范。法律法规也随之健全的背景下,作为商人,不深谋远虑肯定是不行的。无论何时,要相信“有备”才能“无患”。

努力经营自己的靠山,永远是一项获益匪浅的投资。

一个人在创业之初,往往要历尽艰辛。为了成功提升自自己的财气,必须不懈地寻找各种支持与扶助,寻找那些对自己的经济命脉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关键人物以使自己的事业得到提升,使自己的产品受到接纳。但是,要得到这些掌握实权人物的支持,并非容易的事情。

所以,相对于吕不韦的财大气粗,身份卑微而家无余财的胡雪岩要想培植一个供自己借力的靠山,须要更大的魄力,付出更多的代价,也还需要一点运气。前面我们已讲到,胡雪岩在晚清商场上取得辉煌的成就,靠的是八面玲珑的借术,而他的借术得以畅通无阻的根本,就是王有龄这个靠山的倾心相助,心甘情愿地被他借来借去。那么,一个前程似锦、最后官至督抚而又与胡雪岩没有任何关系的官员,怎么会对胡雪岩如此相得呢?这就是胡雪岩的高明之处了。

受经商之风的影响,胡雪岩在父死家贫的窘境中,12岁那年便告别寡母,只身去杭州信和钱庄里当起了学徒。

胡雪岩生得一双八面玲珑的眼睛,一看就是个绝顶聪明的主儿。平时他不仅能吃苦肯学……而且能言善道,出手大方,外加他有一张常开的笑口,所以人缘极好,上上下下的人都喜欢他。由于这些因素,胡雪岩3年师满后立刻成了信和钱庄一名得力小伙计。

开始时,胡雪岩和其他伙计一样在店里站柜头,后来东家和“大伙”都觉得这个小伙计顺眼,就派他出去收账,胡雪岩认真操办,从来不曾出过纰漏,深得东家赏识。

有年夏天,胡雪岩在一家名叫“梅花碑”的茶店里跟一个叫王有龄的攀谈,知道他是一名候补盐大使,打算北上“投供”加捐。

清代捐官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做生意发了财,富而不贵,美中不足,捐个功名好提高身价,像扬州的盐商,个个都是花几千两银子捐来的道台,那一来便可以与地方官称兄道弟,平起平坐,否则就不算“缙绅先生”,有事上公堂,要跪着回话。再有一种,本是官员家的子弟,书也读得不错,就是运气不好,3年大比,次次名落孙山,年纪大了,家计也艰窘了,总得想个谋生之道,走的就是“做官”这条路,改行也无从改起,只好卖田卖地,托亲拜友,凑一笔钱去捐个官做。

王有龄就是属于后者,他的父亲是候补道,没有奉委过什么好差事,分发浙江,在杭州一住数年。老病侵寻,心情抑郁,死在异乡。身后没有留下多少钱,运灵柩回福州,要很大一笔盘缠,而且家乡也没有什么可以投靠的亲友,王有龄就只好奉母寄居在异地了。

境况不好且又举目无亲,王有龄穷困潦倒,每天在茶馆里穷泡,消磨时光。虽然捐了官却无钱去“投供”。

在清代,捐官只是捐了一个虚衔,凭一张吏部所发的“执照”,取得某一类官员的资格……如果要想补缺,必得到吏部报道,称为“投供”,然后抽签分发到某一省候补。王有龄尚未“投供”,更谈不上补缺了。

胡雪岩了解了这些情况后,心头不由一亮,眼前的王有龄决非等闲之辈,若助他进京“投供”,日后定有出头之日,成为助己飞黄腾达的靠山!

胡雪岩虽然读书不多,却极有悟性,对“否极泰来”、“乐极生悲”这类社会哲理体会弥深。他身处钱庄,在钱眼里打斤斗,看惯了多少人在生意场上一夜之间暴富,改变命运;

又有多少人万贯家产毁于一旦,沦为乞儿。

胡雪岩认定眼前这个落拓潦倒的王有龄必定会翻转过来,大富大贵,只是火候未到,还缺一位帮他的贵人罢了。胡雪岩年龄尚轻,20出头,正处于多梦时代,他想像自己正是刚肠侠胆、救人危难的豪爽之士,虽算不上“贵人”,但手里尚握重金——那五百两未交给老板的银子,亦是助人成就大业的本钱。

王有龄却不知胡雪岩的心思,他心不在焉地呷口茶,冲胡雪岩拱拱手,然后起身告退。

胡雪岩看着王有龄渐渐远去,感觉到一生的重大机遇似乎即将失去,失去了便再难遇到。胡雪岩此时突然坚定了信心,决定在王有龄身上下注。

“老哥不忙走,请看一样东西,”胡雪岩从衣兜里掏出布包,一层层理开,露出一张500两的银票,原来老板当初交办胡雪岩去讨一笔倒账,并无十分把握,即使讨不回来,也并不怪罪他。故而胡雪岩未把银票交回钱庄,他寻思把这钱作本钱,做一桩大生意的投资,如今瞅准了王有龄,正好在他身上下功夫。胡雪岩见识高明,他认定以钱赚钱算不得本事,以人赚钱才是真功夫,倘若选人得当,大树底下好乘凉,今生发迹才有靠山。这思想一直左右胡雪岩终生,使他成为一代大贾巨富。

当时,王有龄一下惊呆了,盯住银票入定一般,半天回不过神来。当他听胡雪岩说这些银票要送给他进京“投供”时,他双手乱摇不肯接受。这么大一笔钱,没有人敢替他作保,他实在还不起!

然而当他感知胡雪岩是真心实意,决非儿戏时,顿时又感动万分,热泪滚滚,倒头便要下拜。胡雪岩慌忙扶住他,两人互换帖子,结拜为弟兄。胡雪岩重又唤来酒菜,举杯庆贺……预祝王有龄马到成功、衣锦荣归。两人如同亲弟兄一般,说不完的知心话,道不尽的手足情。

第二天,王有龄买舟启程北上,胡雪岩到码头相送,两人依依惜别。秋风鼓动白帆,客船飞快远去,运河水面百舸争流,千帆竞发。胡雪岩站在码头上,望着此情此景,忽然生出念头:运河犹如大赌局,不知王有龄能赢否?

但有一点胡雪岩不会怀疑,那就是王有龄一旦发迹是绝不会忘记他的。

吕不韦、胡雪岩之所以能够富甲天下,就在于他们深谙经营靠山的借力之道。

没有本钱或者没有足够的本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什么人也不放在眼里。天马行空,独来独往,这样的人肯定难以发大财。或者孤芳自赏,固步自封,满足于自己那块狭隘的天地,夜郎自大,对别人漠不关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样的人也注定难以发大财。

没有本钱而谋求发大财的人,应当是与众不同的。他们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倚重他人……依靠或者引导别人为自己出力出钱,才能赚到大钱。

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曾说:“当一个人认识到借助别人的力量比独自劳作更有效益时,标志着他的一次质的飞跃。”这是亘古不变的至理名言。每一位无本而求发财者,都应当深深铭记于心。

有谁能够一点都不依靠别人而做到发大财呢?即使当今世界顶尖级的富豪,如李嘉诚、王永庆,或者如日立、三洋、松下或者福特、洛克菲勒等公司的老板,任何声名显赫的财主也不敢拍着胸脯大声说:“我只靠自己的钱,干自己的事,就赚了许多的钱!”因此,对于每一位身无分文的谋求发财者来说,要实现自己的宏伟发财计划,关键不在于自己有没有本钱,而取决于会不会引导外界事物,引导他人为己投钱。即使你眼下没有本钱,但是如果你善于引导他人,你与财富的距离就不远了。

古人云:“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多;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远。

”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借力的重要性。胡雪岩对这一点看得很清楚,因而十分注意在寻找靠山上下功夫。他在官场势力之间层层结交,“养”出一棵茂盛的“大树”,也为自己开发出巨大的财源。

胡雪岩所培养的靠山自然有当时的时代特征,但是绝不能否认有许多成功的商人恰恰具备发现将来可能发迹的人的眼光,在这些人身上进行投资,为自己的将来谋取利益。这,才是做生意的大手段。

2.借别人的名成自己的事

千方百计地以自己的名成自己的事,甚或不惜花大本钱去造名,都不如借别人已有的名来得更便捷、更有效。

李泽楷的电讯盈科在2000年底至2001年初受网络泡沫的冲击,遭遇前所未有的股市危机,股价一跌再跌。“小超人”使尽浑身解数也未能扭转这一颓势。就在这时,人们惊奇地发现平常不愿在媒体和公众面前露面的其父李嘉诚忽然一反常态,频频出镜。

2001年春节之前,1月18日,星期四,中午12时45分,李嘉诚及李泽楷两父子,突然双双在位于香港的香格里拉酒店出现。随行的还有两名保镖。当他们穿过人来人往的酒店大堂,乘扶梯前往下层中餐厅“夏宫”之际,被宴会厅门外等候来访新加坡副总理李显龙的记者发现,全场即时热闹起来。当日他们在夏宫订了一间贵宾房,但一改常态,并不是往常习惯去的大门一侧、不大引人注意的那一间,而是在侍应带领下,穿过厅堂走向位于大堂正面的那一间。当时正值午市繁忙时间,大厅内不少客人均可目睹两父子吃饭的情景,引来阵阵耳语;而每当贵宾房门打开时,大厅客人均引颈内望,企图窥看父子二人在房内用餐的。

情景。饭局约在2点15分结束,李氏父子虽然早知门外有几十名记者守候,但照样一起走出夏宫。李嘉诚一见到记者便笑眯眯地说:“怎么你们会在这里?我可不是你们想像推测的那样(商讨洽购大东所持的电盈股份),只是同朋友吃顿饭。”

李氏父子一起吃饭被记者碰上,并不寻常,当然事出有因。据该酒店一名大堂职员表示……李嘉诚虽然每月都会到香格里拉吃饭,但只会在晚上出现。此次与儿子李泽楷一同前往记者众多的酒店用餐,无疑是为因最近盈科股票下跌而烦恼的李泽楷做出正面声援,以帮助其脱离股市泥潭。

作为长江实业集团主席的李嘉诚与李泽楷两父子有意在一家酒店公开进餐,表明李嘉诚将出手帮助李泽楷,为电盈拉拢策略性投资者,收购大东手上部分电盈股份,以免电盈股价继续寻底。而李泽楷当时接受记者采访时却强调,配售事宜正适当安排,但因法律所限,暂时不能公开任何计划。被问及电盈是否与刚来港的新加坡副总理李显龙洽商与新加坡电信合作一事,李泽楷则三缄其口。谈到是否向父亲求助,他则说“没有主动(向李嘉诚)要求协助”。问及李嘉诚会不会主动相助,李泽楷则说“你问他吧!”李泽楷同时还否认基金不愿吸纳电盈股份,并了解到有些基金一直对电盈进行研究,他对这些基金有信心,但一切待适当时候再公布。对日前传言该公司互联网主营业务将延迟上市,他的回答是,互联网主营业务一直计划在一年之内、在市场容许时上市,现时市场上有太多传言,他无法逐一澄清。另外,他有信心电盈的47亿美元再融资计划能顺利完成,由于银行给予该公司的息率比英国电讯低,他对再融资的息率表示满意。至于市场盛传电盈价有机会下调3元,李泽楷说,该公司一定会为股东想。

不管李泽楷怎么说,李氏父子相约共进午餐的消息,马上在香港金融界流传开去,闹得沸沸扬扬,并令当天上午还在三元九角水平喘息的电盈股价,下午一开市时便急速反弹近一成这一饭局之后,市场陆续传出多项利好电盈的传言,如持有电盈股份的中国电信,会接下大东计划于下月抛售的16亿股电盈;也有人揣测李嘉诚要出手接货,撑住小儿子李泽楷云云。

此后的一个多星期时间,狂沽电盈的对冲基金以及“空仓之军”,见形势不对,于是暂时鸣金收兵,马上在市场买货补仓,使得电盈股价掉头抽上,升回4元以上的心理关口,最后以四元二角五收市,升幅达一成。而李氏父子这一顿高调的“世纪午宴”,不单令电盈市值一天回升82亿元,而且令电盈股价急挫局面扭转,暂时化险为夷。

事后人们逐渐回过味来,这显然是李泽楷父子演的一出双簧,他们根本就用不着说什么,只需在大庭广众之下一起吃上一顿饭,闲聊上几句即可,目的正是为了引起人们的猜测:老“超人。”

要出手了,由此,多大的危机瞬间化为乌有。

这里小超人借用的是老爸财大气粗、一言九鼎的公众形象。

3.结盟是为了哥俩好

朋友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促使我们双赢的重要因素。

我们先看一个并非经商的故事,但其中体现出来的意义却正是做生意者必须借鉴的东西。

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巨鹿人张角见时机成熟,便举行了蓄谋已久的大起义。几十万人头裹黄巾,声势浩大,杀得官军望风溃散,丢城弃地,狼狈不堪。

为了镇压农民起义军,汉灵帝一面调兵遣将,一面命令地方官招兵买马,招募新的兵将。

在河北涿县的一个村庄,有一个人站在榜文前,目不转睛地看着。此人就是刘备,祖先是汉景帝的儿子中山靖王刘胜。不过,到了刘备这一代家道衰落,早已不见一丝一毫皇族的富贵影子了。

刘备生活贫寒,父亲早已去世,他和母亲相依为命,靠编织、出卖草席、草鞋度日。但是,刘备再穷再苦,再不得志,他心里却始终牢记着自己是汉代皇帝的后裔,企盼有朝一日出人头地。

这机会一直没有来,庸庸碌碌地混到了28岁了,仍然孤身一人。刘备看着招兵榜文,不觉长叹一口气。

忽然,身后有人高声喝叫:“身为大丈夫,不去投身疆场,叹的是哪门子气呀!”

刘备闻声回头一看,只见一个黑脸大汉——豹头环眼,满脸又黑又硬的连腮胡子——

正冲着自己问话。

刘备连忙说道:“壮士说的是。请问尊姓大名?”

那人爽声答道:“我姓张,名飞,字翼德,世代居住涿郡,家有薄产,我以杀猪卖酒为业,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看您一表人才,有什么难处叹气呢?”

刘备告诉张飞,自己是汉皇室的后代,想起兵报国,建功立业,但力不从心,所以长叹。张飞说这没关系,他愿意变卖家财,和刘备一起招募乡兵去投军。

刘备一听,高兴万分。两人兴致勃勃地来到村中酒店畅饮,正喝着,一个红脸大汉推着一辆车子,来到酒店前。他放下车子,大声呼唤酒保:“快拿酒来,别误了我去投军。”

刘备见又来了个想投军的,不由得上下打量来人。只见这个人身躯魁梧,枣红脸上一双丹凤眼、一对浓眉,长长的胡须一直飘到胸前,又英俊又威风。刘备赶紧过去邀请这位红脸大汉同桌饮酒,并请问他的姓名来历。红脸大汉自我介绍说:“我姓关,名羽,字云长。五六年前,因打抱不平,杀了家乡解良(在今山西省临晋县)的恶霸,逃避江湖。听说这里有招兵榜文,我就赶来了。”

刘备见关羽也是一位英雄,十分高兴。他和张飞、关羽一连喝干了几碗酒,然后趁兴一同来到张飞的田庄,商量举兵投军的大事。

张飞说:“我的庄后有一个桃园,眼下正是桃花盛开的时候。明天,我们三人一块去桃园结拜为生死兄弟,然后,共图起兵报国的大事,怎么样?”刘备、关羽齐声赞同。

第二天,张飞叫人杀牛宰羊,办了一桌丰盛的酒菜。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一同来到桃园,对天盟誓,结为生死兄弟。按照年龄,刘备为长兄,关羽为二弟,张飞排行老三。结拜完毕后,三人在桃园中痛饮起来。

随后,刘、关、张三弟兄开始了紧张的投军准备工作。刘备打制了一对双股宝剑,关羽打制了一把重82斤的青龙偃月刀,张飞打制了一杆一丈八尺的点钢矛。他们招募了500多名乡兵,一同踏上投军之路。

刘备在张飞、关羽的协助下,最终实现了自己建功立业、出人头地的理想。倘若当初刘备没有与张、关二人结拜,后半生也就可能是平平淡淡地过着粗茶淡饭的日子了,张、关二人在刘备事业成功里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张、关二人在帮助刘备实现自己抱负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抱负。由此看来,朋友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促使我们双赢的重要因素。

做生意的道理又何尝不如是,尤其在创业的初级阶段,本钱少,又没有关系,如果能拉上几个知根知底的朋友共同创业,本钱聚少成多,力量积小成大,成算自然就大一些。即使将来合作出现问题,甚至朋友也做不成了,那有什么关系,反正事业已经做起来了——

发展才是硬道理。

实际上,生意场上奉行的原则应该是:朋友千人还太少,敌人一个也为多。商人间向来以“生意不在情义在”为最高原则之一,这也是东方人文思想在商业领域的一种有特色的表现形式香港巨贾曾宪梓在成功前,有一次他背着领带到一家外国商人的服装店推销。服装店老板打量了一下他的寒酸相,还操一腔浓重的土话,就毫不客气地让曾宪梓离开店铺。曾宪梓碰了一鼻子灰,只好怏怏不快地走出店门。

曾宪梓回家后,好好反思了一夜。第二天早上,他身穿笔挺的衣服,又来了那家服装店,恭敬地对老板说:“昨天冒犯了您,很对不起,今天能否赏光吃早茶?”服装店老板看了看这位衣着讲究、说话礼貌的年轻人,好感顿生,欣然答应,老板问曾宪梓:“领带呢?”曾宪梓真诚地回答:“今天是专门来登门道歉的,不谈生意。”那位老板终于被他的真诚和谦卑感动了,敌对情绪马上烟消云散,敬佩之心油然而生,他诚恳地说:“明天你把领带拿来,我给你推销。”从此以后,这家服装店老板和曾宪梓居然成了好朋友。两人真诚地展开合作……促进了金利来事业的发展。

作为创业者,根基尚浅、实力欠厚,最忌讳的一件事情就是结冤家。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在没有原则性分歧、不会给你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的前提下,不妨处处与人为善,以和为贵。否则,如果斤斤计较,就会无意中得罪他人、暗结冤家,为以后事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一位日本企业家曾经深有体会地说:“我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单靠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而是得力于广泛的人际关系。我的朋友三教九流都有,如文学家、教育家、学术家、商业家……应有尽有。”中国也有句俗话:“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可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永远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资产和财富。

先发展友谊后做生意,借而不显借,这就是中国式的生意经。

当然,有的时候事到临头现去发展友谊恐怕来不及,不妨找一些变通的法子,采取互惠互利的方式找到同盟者。

1949年,胡氏兄弟从中国内地到香港谋生。当时,香港的经济还很不发达,别说创业,连找份工作都很难。

胡氏兄弟觉得在香港很难发展,便决定到巴西寻找创业机会,1955年,他们来到巴西圣保罗市。经过一番寻找,终于找到一份工作,有了个落脚点。

有一回,胡大到南里奥格兰德州首府雷格里港旅行,在一间餐馆吃饭时,发觉一种意大利肉鸡美味可口,同时他还打听到,这种意大利肉鸡是一种有名的肉食,当地人十分喜爱,胡大当时脑海中灵光一闪。

真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胡大无意中获得了意大利肉鸡这个信息,他顾不得旅行,马上赶回圣保罗与弟弟商量养意大利肉鸡的事情。

经过商量,兄弟俩觉得此事很有前途,但可惜自己没有资金。

没钱,怎么办得起鸡场?他们给难住了。

连续几天奔走求人,但没有人肯借,在走投无路之时,胡大突然想起了中国传统谋略中所说的“借术”。当自己力量不够的时候,应当善于借助别人的力量。

胡氏兄弟策划组织了一个互助会,其实质是一种合作社形式,在其相识的朋友、邻里、工友中招募人员参加。

他们反复讲明这些参加互助会的成员投入的本金及利息可按时归还,并将会获得较好的分红,因为互助会所筹集的资金是用来创办有发展前途的意大利肉鸡场的。

经他们俩坚持不懈的宣传和东奔西跑的登门游说,终于筹到1万美元。他们就凭这1万美元在阿雷格里郊区办起了一个养鸡场,取名为“阿维巴农场”。

由于资本不多,农场初期的规模不大,每星期只能供应200只肉鸡。但胡氏兄弟却充满信心,在他们辛勤劳动和精心管理下,阿维巴农场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几年后就扩大为阿维巴公司。随后,公司办起了多个养鸡场。

到2001年,他们已拥有24个养鸡场。同时,他们还相继建起孵化场、饲料厂、冻鸡加工厂等,使公司各项业务配套成龙。

随着养鸡业的发展,胡氏兄弟的财富不断增多,他们乘势拓展业务,先后又办起了4家贸易公司,这方面的年营业额也高达2亿美元。

胡氏兄弟白手起家,以“互助会”形式发挥“借”术,从养鸡开始,成功地开创和发展了自己的事业。这种“借鸡下蛋,以蛋孵鸡”的手法,十分高明。

4.以借养借做成大生意

借术有奇招,既要会借,又要敢借。

从一位穷苦的律师成为家财亿万的巨贾,阿克森就是靠借贷赚钱起家的。

20世纪60年代,28岁的阿克森还在纽约自己的律师事务所工作。面对众多的大富翁,阿克森不禁对自己清贫的处境感到失落,这种日子不能再过下去了,他决定要闯荡社会。有什么好办法呢?左思右想,他想到了借贷。

他来到律师事务所,处理完几件事后,关上大门到邻街的一家银行去。找到这家银行的借贷部经理,阿克森声称要借一笔钱,修缮律师事务所。在美国,律师因他们的人头熟……关系广,有很高的地位。因此,当他走出银行大门的时候,他的手中已握着1万美元的现金支票。

阿克森又进入了另一家银行,在那里存进了刚刚才拿到手的1万美元。完成这一切,前后总共不到1小时。

之后,阿克森又走了两家银行,重复了刚才的做法。

这两笔共2万美元的借款利息,用他的存款利息相抵,大体上也差不多少。几个月后,阿克森就把存款取了出来,还了债。

这样一出一进,阿克森便在4家银行建立了初步信誉。此后,阿克森便在更多的银行玩弄这种短期借贷和提前还债的把戏,而且数额越来越大。不到一年光景,阿克森的银行信用已十分可靠了。凭着他的一纸签条,就能一次借出10万美元。

信誉就这样出来了。有了可靠的信誉,还愁什么呢?

不久以后,阿克森又借钱了,他用借来的钱买下了费城一家濒临倒闭的公司。60年代的美国,是充满机会的好时光,只要你用心,赚钱还是丝毫没有问题的。8年之后,阿克森拥有的资产达1.5亿美元。

如果你既拥有阿克森那样聪明的借贷大脑,又有拉江·皮莱那样的借贷胆量,你的经商之路将会一片坦途。

亚洲饼干大王拉江·皮莱与其说他是饼干大王,倒不如说他是借钱大王。他的公司在1991年营业额达到7亿美元,但他却负债累累。1992年,皮莱公司的负债额高达1.15亿美元。相比之下,你借的钱又算什么呢?

不要怕借钱。只要你气魄够大,信心够足,选准切口,你就会大有赚头。皮莱公司虽然借贷额高,但他却不会被债务压垮。他把借来的钱,集中投资在不会发生衰退的粮食业上。人们总要吃呀!这样,皮莱就不会有竹篮打水的危险。

我们说借是做生意的基本素质,不管是数以亿计的大生意,还是日进锱铢的小买卖,你那根“借”的商业神经必须时刻紧绷着。为此,经商者必须充分理解“借”的丰富内涵并化用之……当然,像上例中讲到的借术实属险招,只供参考,不可借鉴,因此这样的借术只能给它的创造者提供成功,而对模仿者一般是比较吝啬的。

5.借守财而生财

有成为百万富翁愿望的人永远最关心成本和利润。

经商与理财的一些道理,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的范蠡,就有过这方面的研究。他在帮助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便知勾践此人“可与同患,难于处安”,就辞官离开越国,投身商业活动。没过多久,他便成为腰缠万贯的巨商。范蠡经商成功之道是善于理财,他归结经商理财为18法:

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百事废;价格要订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用度要节俭,切勿奢华,奢华则钱财竭;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货物需要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质价减;出入要谨慎,切勿潦草,潦草则错误多;用人要方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优劣要细分,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货物要整理,切勿散慢,散慢则查点难;期限要约定,切勿马虎,马虎则失信用;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失良机;钱财要明慎,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窦生;临事要尽责,切勿妄托,妄托则受害大;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主心要安静,切勿妄动,妄动则误事多;工作要精细,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说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

范蠡经商由于时代的不同和一些阶级的局限性,运用了很多惟利是图和狡诈的手段,这当都是不足取的。但是从经商理财的道理上来说,许多还是值得参考的,总之,购、销、调……存中能精打细算,善于理财,商品经营成本就会降低,获取盈利的机会就会高。可见,理财是经营者必须要懂得和注意的,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经营效益。

“抓好搂钱的耙子,管住盛钱的匣子。”这是讲既要会生财,又要会理财。生财、聚财……用财是企业理财的三大关键。企业经营条件愈好,赢利愈丰,但不会理财,“盛钱的匣子”到处都是洞,恐怕赢利再高,也架不住“跑、冒、滴、漏”。所以,经营者既要会生财、聚财,又要会理财。理财之道甚多,其中之一就是“锱铢必较”。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应力求俭约。争取使消耗达到最低限度,让每一种费用都发挥出应有的最大作用。企业落实勤俭节约的精神,处处“锱铢必较”,容易给人以“悭吝”、“小气”的印象。但这种“小气。”

意识和行为,是企业走向成功所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世界上不少著名的大企业家就是靠“小气”起家和发展起来的,也正是依靠“小气”达到今天称雄市场的地位。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就是其中的一例。

丰田汽车公司创建于1933年,它的前身是丰田自动纺织机械公司。开拓人丰田佐吉的儿子丰田喜一郎在1938年建立起丰田汽车厂,但他不善理财,致使产品生产成本过高,再加上其他问题,造成公司在“二战”后债台高筑。至1950年,这家只有2.1亿日元资本的公司,负债额高达10亿日元。于是丰田喜一郎引咎辞职。丰田佐吉委派他创办丰田纺织机械公司时的副总经理石田退三接任,石田退三一上任就倡导节约风尚,能省则省,能俭则俭,如厕所用水要节约;笔记用纸写完了,反面做便条纸;手套也是破一只才能换一只,如此等等。被一些人讥之为“小气”,“小气”的名声也随之远扬。但是在“小气”名声之下,丰田汽车公司的生产成本却降低了,销量也扩大了。从此,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公司之一。

实施“锱铢必较”的谋略,应力求事事精打细算,不能注意一点,不管其他方面。要从一分钱、一度电、一滴油、一两棉纱算起。“锱铢必较”不仅是理财问题,算得好,日积月累,它也会成为一条重要的生财之道。

洛克菲勒对于自己公司极为注重成本的节约,提炼每加仑原油的成本要计算到小数点右三位。为此,每天早上一上班,他就要求公司各部门将一份有关净值的报表送过来。经过多年的商业活动,洛克菲勒能够准确地查阅报上来的成本开支、销售以及损益等各项数据,并能从中发现问题,用这个来考核每个部门的工作。1879年,有次他写信给一个炼油厂的经理质问:“为什么你们提炼一加仑原油要花一分八厘二毫,而东部的一个炼油厂干同样的工作只要九厘一毫?”就连价值极微的油桶塞子他也从不放过。他曾写过这样一封信:“上个月你厂汇报手头有1119个塞子,本月初送去你厂1万个,本月你厂使用9527个,而现在报告剩余912个,那么其他的680个塞子哪里去了?”洛克菲勒洞察入微,刨根问底,不容员工有半点马虎……恰如后人对他的评价,洛克菲勒是统计分析、成本会计和单位计价的一名先驱,是今天大企业的“一块拱顶石”。

洛克菲勒曾就降低制造石油成本一事说过,标准石油公司必须永远认识到它是在为穷人炼油,他们必须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为了节约费用,洛克菲勒标准公司在客观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实现自给自足,不让任何人在公司能够自行生产的每一项目上赚到钱。一言以蔽之,这就是标准石油公司的做法,后来成为20世纪老练成熟的公司所追求的目标。

在这个方针指导之下,标准公司自己制造油桶,在每个桶上可以节省1美元;洛克菲勒年复一年地进行投资,并且亲自指导经营,还制造出公司自用的储油车厢,以供铁路使用,不仅使运输效率提高,而且还可以防止石油渗漏。这种安着两个巨型木桶的原始油车有效地使用了货车载运的空间单位,就是洛克菲勒智慧的结晶。

尤为可贵的是,一些巨商大贾把节俭视为传家宝,严格要求子孙们艰苦奋斗。美国地产商欧文·安德森,住在舒适的豪华别墅中。为了让孩子一尝穷苦的滋味,使他们知道钱财来之不易,他让儿子搬到洛杉矶市中心附近停泊的一辆二手车上栖身。他说:“我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像那些被宠坏的富家子弟一样。我告诉他们,如果他们想继承父业,他们必须证明自己的谋生能力,所以我要他们像贫穷人一样生活,知道每一分钱的价值。”小欧文是5000万财产的继承人,他刚从牛津大学毕业回来,原以为可以接受父亲的地产王国了,但是,父亲对他说:“这是你在社会大课堂上学点东西的时候了。许多住在比华利山的富豪子弟根本不知艰苦为何物,以为人人都像他们一样,穿定做的衣服,驾着豪华轿车,花钱如流水,比那些没钱的人高一等。我不想我的孩子也是这样。总有一天你会感谢我的。”

洛克菲勒对儿女的零用钱始终卡得很紧。他规定零用钱因年龄而异。七八岁时每周3角……十一二岁每周1元,12岁以上者每周2元,每周发放一次。还给每人发一个小账本,要他们记清每笔支出的用途,领钱时交他审查。钱账清楚,用途正当的,下周递增5分,反之则递减。同时允许做家务活可以得到报酬,补贴各自的零用。例如逮100只苍蝇1角,逮一只耗子5分,背柴、垛柴、拔草各若干,孩子们便抢着去干,后来当副总统的二儿子纳尔逊9岁时,便和比他小2岁的弟弟劳伦斯主动要求合伙承包替全家人擦鞋,皮鞋每双5分,长统靴l角。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全家老小各自吃配给的粮食,烤蛋糕时要儿女们交出等量的食膳。此时男孩子们合办“胜利”菜园,种瓜菜卖给家里和附近的食品杂货店。纳尔逊12岁和劳伦斯11岁时还合伙养兔子卖给医学研究所。

正是这种“锱铢必较”的做法,使这些人创出了伟大的奇迹。

6.弃小鱼钓大鱼的借力术

舍不得孩子套不得狼。那个被舍弃的“孩子”是生意场上不可或缺的借力点。

做生意谁都希望花小钱、甚至不花本钱却能赚到大钱。但除了偶然因素,多数情况下是付出多少,回报有多大。而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更需要先弃后取。

这里我们先讲一个反面的例子,虽然不是经商,但道理是一样的。

东汉末年,董卓因偶然机会当上了朝廷重臣,小人得志,权倾朝野,骄横跋扈,骄奢淫逸,更仗恃吕布为其义子,勇猛无比。所以,群臣虽怒,却也无可奈何。

但司徒王允,抓住了要领所在,就是从董卓、吕布二人皆为好色之徒的弱点入手,由王允侍女(假托为义女)貂婵运作,巧使“连环计”。貂婵先是答应许给吕布为妻,后又答应许给董卓为妾,并由董卓当时娶回。而给吕布的答复是:董卓一定要见貂婵,只好“随引貂婵出拜公公”,而董太师(董卓)说“今日良辰,吾即当取此女回去,配与奉先”。搪塞得十分巧妙。

董卓迷恋貂婵不舍,吕布迷恋貂婵务要占为己有,父子二人反目成仇。董卓色令智昏,不得要领,因小失大,最终被吕布所杀。

《三国演义》对此事如此描述:

“董卓自纳貂婵后,为色所迷,月余不出理事。卓偶染小疾,貂婵衣不解带,曲意逢迎……卓心愈喜。

“吕布入内问安,正值卓睡。貂婵于床后探半身望布,以手指心,又以手指董卓,挥泪不止。布心如碎。卓蒙胧双目,见布注视床后,目不转睛;回身一看,见貂婵立于床后。卓大怒,斥布曰:‘汝敢戏吾爱姬耶!’唤左右逐出:‘今后不许入堂!’吕布怒恨而归,路遇李儒,告之其故。儒急入见卓曰:‘太师欲取天下,何故以小过见责温侯(吕布)?倘彼心变……大事去矣。’卓曰:‘奈何?’儒曰:‘来朝唤入,赐以金帛,好言慰之,自然无事。’卓依言。次日,使人唤布入堂。慰之曰:‘吾前日病中,心神恍惚,误言伤汝,汝勿记心。

’随赐金十斤,锦二十匹。布谢归;然身虽在卓左右,心实系念貂婵。

“卓疾既愈,入朝议事。布执戟相随,见卓与献帝共谈,便乘间提戟出内门,上马径投相府来;系马府前,提戟入后堂,寻见貂婵。”

貂婵不忘肩负王允使命,心中十分明白她应把握的要领及实施技巧。见到吕布之后,诉说爱慕之心,并说被董卓淫污,“止因未与将军一诀,故且忍辱投生。今幸得见,愿死于君前,以明妾志”,说罢就要跳池自尽。随后吕布与其山盟海誓,“偎偎倚倚,不忍相离”。

“却说董卓在殿上,回头不见吕布,心中怀疑,连忙辞了献帝,登车回府。见布马系于府前。问门吏,吏答曰:‘温侯入后堂去了。’卓叱退左右,径入后堂中,寻觅不见。唤貂婵,婵亦不见。急问侍妾,侍妾曰:‘貂婵在后园看花。’卓寻入后园,正见吕布和貂婵在凤仪亭下共语,画戟倚在一边。卓怒,大喝一声。布见卓至,大惊,回身便走。卓抢了画戟……挺着赶来。吕布走得快,卓肥胖赶不上,掷戟刺布。布打戟落地。卓拾戟再赶,布已走远……卓赶出园门,一人飞奔前来,与卓胸膛相撞,卓倒于地。

“却说那撞倒董卓的人,正是李儒。当下李儒扶起董卓,至书院中坐定。卓曰:‘汝为何来此?’儒曰:‘儒适至府门,知太师怒入后园,寻向吕布。因急走来,正遇吕布奔走,云:“太师杀我。”儒慌赶入园中劝解,不意误撞恩相。死罪!死罪!’卓曰:‘叵耐逆贼!

戏吾爱姬,誓必杀之!’儒曰:‘恩相差矣。昔楚庄王“绝缨”之会,不究戏爱姬之蒋雄,后为秦兵所困,得其死力相救。今貂婵不过一女子,而吕布乃太师心腹猛将也。太师若就此机会,以婵赐布,布感大恩,必以死相报太师。太师请三思。’卓沉吟良久曰:‘汝言亦是,我当思之。’儒谢而出。”

董卓同貂婵商量。貂婵哭诉在凤仪亭上为吕布所逼,欲跳池自杀,却被其抱住;又骂李儒同吕布交厚,才有此计,“不顾惜太师体面与贱妾性命。妾当生噬其肉”!于是董卓感貂婵之言,决定不送与吕布,并答应再换一个地方居住。

“次日,李儒入见曰:‘今日良辰,可将貂婵送与吕布。’卓曰:‘布与我有父子之分……不便赐与。我只不究其罪,汝传我意,以好言慰之可也。’儒曰:‘太师不可为妇人所惑“卓变色曰:‘汝之妻肯与吕布否?貂婵之事,再勿多言;言则必斩!’李儒出,仰天叹曰:‘吾等皆死于妇人之手矣!’”

后来的事实是:王允和吕布商议,以汉献帝让位为借口,请董卓上朝商议此事。

董卓入朝,“到北掖门,军兵尽挡在门外,独有御车二十余人同入。董卓遥见王允等各持宝剑立于殿门,惊问肃(李肃,受王允差遣去请董卓入朝者)曰:‘持剑是何意?’肃不应……推车直入。王允大呼曰:‘反贼至此,武士何在?’两旁转出百余人,持戟挺槊刺之。卓裹甲不入,伤臂坠车,大呼曰:‘吾儿奉先何在?’吕布从车后厉声出曰:‘有诏讨贼!’一戟直刺咽喉,李肃早割头在手。吕布左手持戟,右手怀中取诏,大呼曰:‘诏讨贼臣董卓,其余不问!’将吏皆呼万岁。”

董卓乃乱臣贼子,人人都可得而诛之。董卓之死不足惜。但由董卓死于貂婵之手的实例,说明一个领导人不得要领,因小失大的可悲教训。

谋臣李儒心明眼净,每次提醒董卓:取天下事大,玩乐事小;稳住虎将吕布事大,失一美女事小,董卓也觉得有道理,却最终不能抓住要领,酿成悲惨结局。

天下事大还是一个美女事大?董卓舍不得美人而丢掉了江山,与吕不韦以美女博富贵形成鲜明对比。这个例子体现了大与小的两个极端,在生意场上如能反其意而用之,既有“取大。”

的抱负,又有“舍小”的气魄,生意自然好做。

美国加州萨克拉门多有位青年。由于他的家境贫困,从小便到处做工,省吃俭用……到25岁时省下了少许钱,便开始做家庭用品的通信贩卖。

他聪明地在一流的妇女杂志上刊载他的“1美元商品”广告,所登的都是有名的大厂商的制品,而且都是实用的,其中20%的商品的进货价格超出1美元,60%的进货价格刚好是1美元。所以杂志一刊登出来,订货单就像雪片似的飞来,他忙得喘不过气来。

他并没有什么资金,这种做法也不需什么资金,客户汇款来,他就用收来的钱去买货就行了。当然,汇款越多,他的亏损就越多。但他并不傻,在寄商品给顾客时,再附带寄去二十种3美金以上、100美金以下的商品目录和图解说明,再附一张空白汇款单。

这样虽然1美元商品有些亏损,但是他是以小金额商品亏损来买大量的顾客的“安全感”和“信用”。顾客就不会在疑虑的心情之下向他买价格较高的昂贵东西了。就这样,昂贵的商品不仅可以弥补1美元商品的亏损,而且可以获得很大的利润。

他的这种以小鱼钓大鱼的经商法,真是有惊人的效果。他的生意就像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大,1年以后,他开设了FDT邮购公司。又过了3年,他雇用了50多位员工,公司在1974年的销售额多达5000万美元。

“欲取先予”法可以说无所不在,企业要盈利是“欲取”,提供商品就是“先予”。

没有这个“先予”,“欲取”就是一句空话。其次,企业要能广销自己的商品,获得更多的利润,就必须使自己的商品质量提高,这就需要多花成本。偷工减料,质量低劣,也就不可能有好的销路,获得更多的利润也就要落空。没有后者,前者也就不会存在了。

据说,英美烟草公司最初在中国推销它们的卷烟时,中国人还不知道什么是卷烟,因而不敢吸,自然也不购买。英美烟草公司于是把香烟在人群中抛撒,同时雇人在人群中吸食,作为示范。久而久之,吸烟的人多起来了,公司香烟的销售量扩大了,最后竟占领了中国这个广大的香烟市场,没有哪一家烟草公司可以和它抗衡,赚了大钱。赚钱是该公司的“欲取”,向人群抛撒香烟则是“先予”,没有这个“先予”,就无法打开销路,“欲取”也就无从说起了。

美国布兰希保险公司,在招揽保险业务之前,先为顾客寄上一份各种保险证明书和简单调查,同时附上一张优待券。调查表下附有这样的说明:“请您填好表后把优待券同时寄回……本公司将向您赠送两枚中国或其他国家的仿古硬币。这绝非要强迫您参加本公司的保险,而是为了感谢您的帮助。”公司寄出了3万多封这样的信,不久就收到了2万多封回信。根据回信的地址,公司推销人员便带着古色古香的各种仿古硬币,逐户拜访赠送,让顾客们在五光十色的各式仿古硬币中任意挑选合意的两枚。在挑选中,推销人员和顾客之间的生疏感消除,换来的是融洽气氛;推销员便不失时机地向顾客宣传参加保险的好处,并邀请他们参加该公司的保险,结果招揽到6000多份保险合同,仅利润一项,就高出所赠仿古硬币开支的好几百倍。

因而,“欲取先予”法在经商中被大量应用,运用得当者将有非常好的经济效益。

经营的重要目的在于获利,然而精明的经营者必须懂得,买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互惠互利的过程。如果独吞全部,让买方觉得无利可图,买卖肯定也不会大。贪图小利是人性的一大弱点,对于个体消费者来说尤其如此。假如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同时,又能获得一点额外的奖赏或小利,这对他们来说是有很大吸引力的。了解经营的性质和消费者“人性之中的弱点”,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略施小利”的策略,悬“小饵”,钓“大鱼”。

美国的西尔斯公司是一家百年老店,他们的生意总是一帆风顺,经久不衰。有人向老板西尔斯请教,这其中的奥秘是什么。西尔斯说:“我的商店生意好,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只是别人商店的经营准则是‘货物出门,概不退换’,而我把它改成‘货物出门,负责到底’。

”西尔斯不但这样说,也这样做,在他的商店买东西的顾客,无论买了什么商品回去,若觉得有怀疑,说出理由,并且提出退货要求,西尔斯总是热情答应下来,并且会帮他退换。他不但自己这么做,对他的雇员也这样要求,还制订了一条原则:在接受顾客退货时,无论顾客有什么要求,绝不允许与顾客发生争执。哪怕明明是顾客蓄意捣乱,故意揩商店的“油。”

……西尔斯也会“装聋装瞎”,情愿自己赔钱而不跟这种人计较。

抛小饵,钓大鱼是西尔斯商店百年不衰的真正奥秘。

7.同行不妒财气顺

同行是冤家,跟冤家之间能做到相安无事,你的财路就一通百通了。

经商做生意是门大学问,三年学徒学不完,读完哈佛MBA也学不完。盖因生意场上既有一进一出的赚与赔,也讲究一进一退的人情练达。只考虑一味地赚钱,说不准在什么地方就触到了谁埋下的地雷。尤其与同行之间,有竞争、有合作,但是千万不要作对,在自己赚钱的同时别挡了别人的财路。我们说暗借之术是在不知不觉中借力生财,不遭同行之妒实则借到了同行开给你的生财通行证。

为了各自的利益,同行间互相妒忌,似乎也是常情。由妒忌到倾轧、竞争似乎成了同行间的常事,所谓“同行是冤家”的俗语,讲的正是这个理儿。在竞争中或者一方取胜,另一方被迫称臣;或者两败俱伤,“鹬蚌相争”而被第三方“渔翁得利”;或者一时难分胜负,双方维持现状,酝酿新的一轮竞争。这似乎是我们都能理解的,也似乎是被所有商家都能认可的市场规律。

那么,在这种循环中有没有既不触动对方利益、己方又能得利的第三条变通之路可走呢……有!这就是不断同行的饭碗,“同行不妒,什么事都可以成功。”胡雪岩可说是此中善于变通的高手。

胡雪岩看到在太平天国兴起的形势下,各地纷纷招兵扩军、开办团练以守土自保,尤其是江浙一带,直接受到太平天国的威胁,特别是自上海失守后,人心惶惶,防务亟待加强,更是大办团练、扩充军队,有了兵就要有兵器,因而各地急需大批洋枪洋炮。胡雪岩正是看准了这一点,才决定充分利用自己在官场的关系,大做军火生意。

在交谈中,胡雪岩从买办古应春嘴里得知,英国人有一批枪支近期运抵上海,并且正在与太平军接洽,准备卖给太平军。胡雪岩马上就决定把这笔能赚大钱的生意硬挖过来。

他决定飞买1000枝。然而,在决定买枪之后,古应春接下来“除了洋枪,还有大炮,要不要劝浙江买?”的问话,却让向来果断的胡雪岩有点犹豫和踌躇,并且最后放弃了买火炮的打算。到底是什么原因令胡雪岩连到手的钱都不想赚呢?

“这慢一点。浙江有个姓龚的,会造炮……”

原来,这个姓龚的是福建人,名叫龚振麟,曾经做过嘉兴县的县丞,道光末年就在浙江主持“炮局”,浙江炮局主要就是制造火炮的。从明朝中叶以来,一直在仿制的“红衣大将军炮”,都用生铁翻砂,龚振麟不仅发明了铸炮铁模,著成《图说》,而且还专门著有一本《枢机炮架新式图说》,在铸炮技术上,颇有改良。他的儿子名叫龚之棠,颇得父亲真传。

父子二人,都很得浙江巡抚黄宗汉的欣赏和重用。

虽然,胡雪岩很清楚由龚振麟、龚之棠父子主持的炮局制造的土炮,绝对赶不上西洋的“落地开花炮”,但毕竟是他们自己造的炮。胡雪岩认为,如果他买进西洋炮,由于西洋炮威力大,质量好,必然要顶掉浙江炮局制造的土炮,因而也势必侵害炮局的利益,引起炮局的妒忌。炮局龚氏父子本来就得浙江巡抚黄宗汉的重用,他们为维护自己的利益,肯定会利用自己多年建立起来的影响,大肆挑剔买洋枪洋炮的弊端,反对浙江购买洋炮洋枪。如此一来,不仅洋炮买不成,恐怕就连洋枪也买不成了。

用胡雪岩的话就是:“当然,打‘群子’的土造大炮,不及西洋的‘落地开花炮’,但这话不能说,一说,炮局里的人当我们要敲他的饭碗,一定鸡蛋里挑骨头,多方挑剔,结果是连洋枪都不买。”

胡雪岩这种基于对人情世故的考虑,决定舍炮而不买,只买洋枪,不仅有效避免了对炮局利益的触及,顺利铺就了成功的光明大道,而且又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经营项目,另辟市场,不致于引起同行的反对。难怪见过大世面的洋买办古应春,对胡雪岩的做法既感慨又佩服地说:“小爷叔,你真正人情熟透,官场里的毛病,全被你说尽了。”

胡雪岩回答说:“官场、商场都一样!总而言之,‘同行相妒’,彼此能够不妒,什么事都可以成功!”

胡雪岩舍炮取枪的做法,实在是念了一篇极为精彩的生意经,这看似缩小了自己的市场,丢掉了唾手可得的利润,实际上却是赢得了同行的气顺,为自己的经营活动营造出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所以归根结底,我们说胡雪岩想要借的正在于此。

8.巧借与暗骗,区别只在一线间

借能生巧,巧能生财——但别跨过“骗”这条界线。

做生意是一种高智商的活动。发财的路子千千万,靠一连串令人头晕目眩的借术生财还真不多见,因为这是普通的智慧做不到的事情。

东汉恒帝时,“十常侍”之一的宦官张让因帮助恒帝夺权有功,被封为侯爵。此人把持朝政,一手遮天,提拔升迁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因此,巴结他的人挤破了门坎,那些想拿钱买官的人都千方百计接近他,讨好他,以求高升。

这时,有位名叫孟佗的富商贩运货物来到京城,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心里有了一个生财之道。他先各方打听情况,知道张让因在宫中侍候皇上,所以家中有一管家主持日常事务,有人求见张让,都是由他事先安排。孟佗便在这位管家身上做起了文章,打听好他天天去哪家酒馆,便早早在那里等着,伺机接近。真是无巧不成书,有一天这位管家吃完了酒,却忘了带银子。酒家因是熟人,说没关系,可管家总觉得没面子。这时,孟佗赶忙上前,代管家付了账。管家心中感激,二人开始攀谈起来,商人的油嘴和头脑谁比得上?不长时间就把管家给“搞定”,俩人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己。

初战顺利,孟佗加紧使劲儿,在这位管家身上花了不少银子,最后竟然使得这位惯于“吃黑”的老手也有点过意不去,便主动问孟佗有什么要求。孟佗见问,心中大喜,但仍然不露声色,忙说没有什么要求,只是交个朋友。最后管家一再说要帮忙,孟伦便说:“别无所求,若您不为难的话,只希望能够当众对我一拜。”管家本就是奴才,拜人惯了,这有何难……当即满口答应。

第二天,孟佗来到张让府前,那些盼望升迁的人早已挤满了胡同,等候管家开门安排。

日头老高了,管家才在小奴才的陪伴下开门见客,众人一下拥上前去。管家在门阶上见孟佗站在人后,不食前言,率领众奴才拨开众人,倒头便向孟佗拜去,把孟佗客客气气地迎进府中。直把那班等候的人惊在那里,心想这位鼻孔朝天的管家对这位孟佗如此客气,看来那孟佗与张让肯定不是一般关系。所以,那些找管家排不上号的人便转来找孟佗走门子,送来大量的金银财宝。孟伦则是来者不拒,一概应允,不出十天,便收下数十万钱财。然后,孟佗便乘着黑夜,带着钱财离开了京城。

现代许多赫赫有名的大企业之中,赤手空拳闯天下而成为大老板的人并不在少数。角荣建设公司董事长角荣便是其中之一。在发迹之前,他长期在专心思考“没有资金赚大钱”的生意,花了好长一段时间才想出一套“预约销售”的方法。

这项办法其实很简单,比如,有人要卖某处山坡的地上物时,他就前去找买主,一找到……他就跟买主接洽。不妨来看看他的说法:“那座山上的木料价值有100万元以上,主人现在有意以80万脱手,请你把它买下来,两个月内保证赚一成。超出一成利润时,超出部分由我所得,如果赚不到一成时,我可以赔你一成的利润”。

这样角荣就让有钱的朋友给他做连带保证。如果买方把它买下来,买好了之后,角荣就代买主销售,如此他往往以买价2倍左右的价格脱手。对买主来说,2个月就有一成的利润……而一成利润比一年的银行利息要多得多,而且有保证,安全可靠,因此找买主并不困难。

这项预约促销的方法,虽然需要有一点社会信用才能办得到,但如果你有信用,有人能替你保证,你只要有诚意和勤于跑腿,这项事业就可以日益壮大。

在百业都需大本钱经营的现代,角荣做这项不要资金的生意确有一套,并且颇有所获。他本来一无所有,经过10年的努力,就是靠着这种高超的“借术”,赚取了10亿日元。

在委内瑞拉的石油和航运业中,有一位知名度非常高的企业家,名叫拉菲尔·图德拉。

他原来几乎是一个身无分文的穷光蛋,但经过约20年时间,他已成为一个拥有10亿美元以上资产的大富豪。他的成功集中表现在巧借力量,善于运筹。

60年代中期,图德拉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获悉阿根廷打算从国际市场上采购价值2000万美元的丁烷气。当时图德拉是位小商人,他知道这是一宗大买卖,便决定前往阿根廷去亲自考察,看看此信息确实否。他到那里一打听,果然有此事。于是他心里就盘算怎样才能争取到这笔大生意。

图德拉当时主要从事玻璃制造业,从未接触过石油业,可说对该行业没有半点经验。他经过多方面调查后,发现这宗生意已有两位非常强大的竞争者,一是英国石油公司,一是美国壳牌石油公司。这两个公司财大势盛,并且有丰富的石油经营经验。他想,不论凭经验还是靠实力都绝对没法与对手竞争,如果从正面与这两大竞争对手较量,无异于“以卵击石。”

……于是,他决定采用侧面进攻,以巧借他人力量的战术参与这桩2000万美元买卖的角逐。

图德拉再次对阿银廷市场作深入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这里的牛肉过剩,急于寻找出路……他反复思考,认为可以在这个问题上大作文章,如果自己能帮阿根廷推销过剩的牛肉,这就可制造出阿根廷购买自己丁烷气的条件。有了这个条件,竞争力量就会胜过英国石油公司和壳牌石油公司了。

于是,图德拉对阿根廷政府说:“如果你们向我购买2000万美元的丁烷气,我便向你们订购2000万美元的牛肉。”阿根延政府觉得图德拉的条件优于其他竞争者,能解决自己燃眉之急的问题,便决定把采购丁烷气的投标机会给了他,使他一下有了强大的进攻力量。

图德拉在做多方位的调查和推销工作时,发现西班牙当时有一家大船厂,这家工厂制造能力很强,而正好缺少订单,工厂处于半停工状态,这引起西班牙政府的严重关注。图德拉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决定前往该国的有关政府部门寻找商机,他表示:“假如你们向我买2000万美元的牛肉,我便向你们的船厂订制一条价值2000万美元的超级油轮。”这一条件对于西班牙政府来说是求之不得的,因为反正它平时也需要进口牛肉。从谁那里进都是进何不从图德拉这里进呢,何况还有一张2000万美元的大订单!于是,他们立即拍板,并通过西班牙驻阿根廷大使馆与阿根廷联络,告诉阿根廷将图德拉所订购的2000万美元的牛肉直接运往西班牙。

事实上,就在图德拉向西班牙推销牛肉的同时,他正在到处物色购船的客户。最后他找到美国的太阳石油公司洽谈。他对这家公司的老扳说:“如果你们肯出2000万美元来租用我一条超级油轮的话,我就向你们购买2000万美元的丁烷气。”太阳石油公司认为,反正自己也要租用油轮,现在他能买自己的产品,这条件对自己很有利,所以便欣然接受了图德拉的建议。

就这样,图德拉巧妙运用“借术”,把这宗一环扣一环的“连环套”买卖终于实现了。

当然,图德拉所做成的生意不是2000万美元,而是6000万美元。他在这桩巨额的交易中,分文资本不出,从中获取了350万美元的利润。这样靠“借”做成的大生意,在商业史上是罕见的,这是图德拉旗开得胜的战绩。从此以后,他继续施展高超的“借术”,连连获得成功,很快即加入到世界巨富的行列。

我们分析这几个“巧借”的例子,可以看出大凡高明的借术都不是一借而成的,往往是一借再借。关键点是要抓住对方的需要,以对方的需要一步步博取自己的需要。这要求施借者要有聪明的头脑、精准的眼光和大胆行动的气度。还有一点,巧借只能行于一时,不可行于一世。

9.借此不成何妨借彼

可以有目标地借,也可以顺手一借。

李嘉诚被称为商场上的超人和太极高手,因为他善于谋算,又善于使用柔术。有人形容他即使要把对手吃掉时也总是面带笑脸,至少会让你选择被吃的方式。他在商场上的太极推手功夫十分了得,总是在推来推去之间达到自己的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