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气场大全集
10894000000010

第10章 做最好的自己,彰显气场(2)

要真正了解自我,就必须换一个角度看自己。首先,要“察己”。客观的审视自己,跳出自我,观照自身,如同照镜子,不但看正面,也要看反面;不但要看到自身的亮点,更要觉察自身的瑕疵。这包括对自己的学识能力、人格品质等进行自我评判,切忌孤芳自赏、妄自尊大。其次,要不断完善自我,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须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避己所短,扬己所长,才能对自己的人生坐标进行准确定位。当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时,也就是进步的开始。

个人修养是气场的根基

修养是个人气场的基础,所有一切吸引人的长处均来源于此。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列在首位说明良好的个人修养是成就事业的前提。

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在当今的社会,上到国家元首互访,下至平民百姓的交往;从政坛巨匠的微笑到商界名家的握手,无一不体现着文明礼仪与修养的美德。我国古代修养较高的人不胜枚举。北宋范仲淹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悟;明朝的清官海瑞安贫乐道,公正严明。他们都是修养较高的典范。

人生最珍贵的不是地位、名誉、金钱,而是修养。修养是智慧的心曲,是思想的灯盏,是灵魂的美韵。与有修养的人谈话,如品香茗,如沐阳光,如坐春风。因为,修养中蕴藏着美好而成功的人生,它高贵而典雅,清新而透明。它像有薄雾弥散的清晨那样令人遐思,又像静谧安逸的黄昏那样让人憧憬,不去认真体味,就难以感觉到它的浓郁和美好。

修养是决定人生成败的重要因素,良好的修养是一股支配人生的强大动力,能助你在竞争中轻松取胜,能让你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广阔,能让你的人生因此而改变。历史上,凡成大器者,除了智慧、才学、谋略和机遇之外,良好的个人修养不能不说是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诚然,任何时代也不乏怀才不遇者,他们或不修边幅,或桀骜不驯,或目光短浅,或浅尝辄止。我们不能将他们的失败完全归咎于学艺不精或者运气不佳,而忽略了个人修养对人生成败的决定作用。

人之成败不在于文化深浅,用功多少,智力高低,一半在自己的人生修养上。对于现代人来说,即使学历再高,学到的也只是“工具”而非人生的真谛。“工具”有李逵之板斧,有姑娘之绣花针,但是没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工具”永远也不会转化为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格。

“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修身养性的较高境界,有修养的人懂得,只有淡泊世事之后,才会洞明凡尘;只有清心内收之时,才会高瞻远瞩。修养者,修身养性,修心养正,修正错误邪佞,颐养正大光明。儒家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为修行总纲;道家以“性命双修,返璞归真”为修行准则;佛家以“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为修行捷要。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即要修正身心,涵养性情,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不求超凡脱俗,但求无愧我心。因此,我们说,良好的修养有助于我们达到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

为了生活而忙碌奔波的我们,可曾静下心来,回过头去,认真沉思并发现这样的问题:我们掌握了谋生手段,却不懂得生活的真谛;我们在不断地聚敛物质财富,却逐渐失去了自我价值;我们让年华付诸流水,却不曾将真诚倾注其中;我们行驶的道路宽了,眼光却越来越狭隘了;我们学会了追赶时间,却没有学会耐心等待;我们可以征服外部空间,却难于走进内心世界;我们购买了很多,可从中得到的快乐却越来越少;我们话语太多,真爱太少……

当我们接触一个人之后,常常会给他一些类似于这样的评价:“这个人修养高,有风度”;“这个人有素质,谈吐文雅”;“这个人太差劲,连句客气话都不会说”;“这个人俗不可耐,满嘴脏话”;“这个人太邋遢,衣服皱巴巴,连脸也没洗干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只有那些素质高、有修养的人才会被人尊重,受人欢迎。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是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的。试想,如果一个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不会!因此,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这样,自己的修养便得到了完善,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力量。

当然,修养不会像蘑菇一样,一阵雷雨之后就能从山土里钻出来,也不会像一首动人的歌曲,一夜之间可以唱红大江南北。修养要靠平日的积累,它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根基,需要优良的品质作为载体,需要勤劳刻苦、威武不屈的精神作为后盾。所以,从现在起,马上修炼你的修养吧,让你的气场升值。

为卓越建立良好的习惯

亚里士多德说:“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有科学数据表明: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即便是打破常规的创新,最终可以演变成为习惯性的创新。

所以,一个人在实现成功的过程中,除了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成功欲望,有信心、热情、意志、毅力等之外,还应该搭上习惯这一成功的快车,实现自己的目标。

有位动物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将一群跳蚤放入实验用的大量杯里,上面盖上一片透明的玻璃。跳蚤习性爱跳,于是很多跳蚤都撞上了盖着的玻璃,不断地发出叮叮咚咚的声音。过了一阵子,动物学家将玻璃片拿开,发现竟然所有跳蚤依然在跳,只是都已经将跳的高度保持在接近杯口即止,以避免撞到头。结果竟然没有一只跳蚤能跳出来——依它们的能力不是跳不出来,只是它们已经适应了环境。后来,那位动物学家就在量杯下放了一个酒精灯并且点燃了火。不到5分钟,量杯烧热了,所有跳蚤自然发挥求生的本能,每只跳蚤再也不管头是否会撞痛,全部都跳出量杯以外。这个试验证明,跳蚤会为了适应环境,不愿改变习性,宁愿降低才能、封闭潜能去适应。

同样,人喜欢按习惯做事,为什么?因为习惯具有力量,习惯的力量叫做惯性。成功是一种习惯,失败也是一种习惯。习惯有好坏之分,好的习惯助人成功,坏的习惯使人受挫。所以,我们有必要建立好习惯,克服坏习惯。

根据行为心理学的研究结果:3周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3个月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3周就会变成习惯性动作,形成稳定的习惯。

为了卓越,我们应建立以下这些良好的习惯:

·积极思维

要想养成积极思维的习惯并不难,当你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面对具体的工作和任务时,你的大脑里去掉了“不可能”三个字,而代之以“我怎样才能”时,可以说,你已养成了积极思维的习惯。

·高效工作

确定你的工作习惯是否有效率。是否有利于成功,可以用这个标准来检验:即在检省自己工作的时候,你是否为未完成工作而感到忧虑,即有焦灼感。如果你应该做的事情而没有做,或已做了而未做完,并经常为此而感到焦灼,那就证明你需要改变工作习惯,找到并养成一种高效率的工作习惯。

而要使工作有效率,最好的办法就是制订计划并严格按计划行事。有个名叫约翰·戈达德的美国人,当他15岁的时候,就把自己一生要做的事情列了一份清单,被称做“生命清单”。在这份排列有序的清单中,他给自己列出了所要攻克的127个具体目标。比如,探索尼罗河、攀登喜马拉雅山、读完莎士比亚的著作、写一本书等。在44年后,他以超人的毅力和非凡的勇气,在与命运的艰苦抗争中,终于按计划,一步一步地实现了106个目标,成为一名卓有成就的电影制片人、作家和演说家。

中国有句老话:“吃不穷,喝不穷,没有计划就受穷。”尽量按照自己的目标,有计划地做事,这样才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快速实现目标。

·爱岗敬业

敬业是对渴望成功的人对待工作的基本要求,一个不敬业的人很难在他所从事的工作中做出成绩。

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有一个叫阿基勃特的小职员,开始并没有引起人们的特别注意。然而,他的敬业精神特别强,处处注意维护和宣传企业的声誉。在远行住旅馆时总不忘记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四美元的标准石油”字样,在给亲友写信时,甚至在打收条时也不例外,签名后总不忘记写那几个字。为此,同事们都叫他“每桶四美元”。这事被公司的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了,他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并号召公司职员向他学习。后来,阿基勃特成了标准石油公司的第二任董事长。

·不断学习

哈利·杜鲁门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他没有读过大学,曾经营农场,后来经营一间布店,经历过多次失败,当他最终担任政府职务时,已年过五旬。但他有一个好习惯,就是不断地阅读。多年的阅读,使杜鲁门的知识非常渊博。他的信条是:“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是一名领袖,然而每一位领袖必须是读书人。”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时代,更要求我们树立一辈子学习的观念,只有这样,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锻炼身体

我们都知道,健康是“革命”的本钱,是成功的保证,健康能够成就自己。所以,我们要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锻炼身体,就像努力争取成功一样,贵在坚持。

·自我控制

任何一个成功者都有着非凡的自制力。

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亲自率领蜀国大军北伐曹魏,魏国大将司马懿采取了闭城休战、不予理睬的态度对付诸葛亮。他认为,蜀军远道来袭,后援补给必定不足,只要拖延时日,消耗蜀军的实力,一定能抓住良机,战胜敌人。

诸葛亮深知司马懿沉默战术的利害,几次派兵到城下骂阵,企图激怒魏兵,引诱司马懿出城决战,但司马懿一直按兵不动。诸葛亮于是用激将法,派人给司马懿送来一件女人衣裳,并修书一封说:“仲达不敢出战,和妇女有什么两样。你若是个知耻的男儿,就出来和蜀军交战,若不然,你就穿上这件女人的衣服。”

这封充满侮辱轻视的信,虽然激怒了司马懿,但并没使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改变主意,他强压怒火稳住军心,耐心等待。相持了数月,诸葛亮不幸病逝军中,蜀军群龙无首,悄悄退兵,司马懿不战而胜。

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的诱惑越来越多,如果人们缺乏自制力,那么就会被诱惑牵着鼻子走,偏离成功的轨道。

让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