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气场大全集
10894000000009

第9章 做最好的自己,彰显气场(1)

气场使一个人定力增加,气场使一个人道德提升,气场使一个人学问丰富,气场使一个人人格完善。有气场者光明磊落,胸怀坦荡,正气凛然,与人为善,不与人争。气场助我们达到“得意泰然,失意坦然”的人生境界。唯有达到这种境界,才能使我们的心田得到彻底的滋润。

世界首富的气场是这样炼成的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辉煌成就让他当之无愧地成为财富与智慧的象征。

关于他的故事有很多,关于他的评论更是众说纷纭,但不管怎样,过去的20世纪及至现如今的21世纪,比尔·盖茨都是世界商界一个绕不开的名字。

比尔·盖茨有很多头衔,但比较准确的是——他是微软公司创造人之一、微软公司主席兼首席软件架构师。微软公司在个人计算和商业计算软件、服务和互联网技术方面都是全球范围内的领导者。微软公司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业务,全球的员工总数超过91000人。

比尔·盖茨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与他对事业的兴趣是分不开的。

比尔·盖茨曾就读于在西雅图的公立小学和私立的湖滨中学。在那里,他发现了他在软件方面的兴趣,并且在13岁时开始了计算机编程。

1973年,比尔·盖茨考进了哈佛大学。在那和现在微软的首席执行官史蒂夫·鲍尔默结成了好朋友。在哈佛的时候,比尔·盖茨为第一台微型计算机MITSAltair开发了编程语言的一个版本。

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比尔·盖茨离开了哈佛并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他与孩提时代的好友PaulAllen在1975年创建的微软公司中。在计算机将成为每个家庭、每个办公室中最重要的工具这样信念的引导下,他们开始为个人计算机开发软件。比尔·盖茨的远见卓识以及他对个人计算机的先见之明成为微软和软件产业成功的关键。在比尔·盖茨的领导下,微软持续地发展改进软件技术,使软件更加易用,更省钱和更富于乐趣。公司致力于长期的发展,从其目前每年超过50亿美元的研究开发经费就可看出这一点。

沃伦·巴菲特曾评价比尔·盖茨说:“如果他卖的不是软件而是汉堡,他也会成为世界汉堡大王。”言下之意,并不是微软成就了比尔·盖茨,而是其商业天赋成就了这个世上最富有的人。

对于理财,比尔·盖茨自然也有自己的一套。对微软公司前途的信心使比尔·盖茨仍然把财富的绝大部分投在公司股票上,尽管他已经不担任公司的,但是作为微软的首席架构师,他仍然主导着公司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规划。不过精明的他也会在好的价位适当地套现一些股票。股市交易记录显示,其中一个月比尔·盖茨就在公开市场出售了100万股微软股票,获得收入近2700万美元。

当然,像比尔·盖茨这样的聪明人是绝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具有远见的比尔·盖茨早在网络股泡沫破裂之前就开始分散投资了。比尔·盖茨在1995年建立了一家投资公司,据了解,该公司管理的投资组合价值100亿美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投入了收入稳定的债券市场,主要是国库券。

比尔·盖茨看好代表新经济的数字及生物技术产业,但在投资时并不排斥传统经济,尤其看重表现稳定的重工业部门。比尔·盖茨曾通过自己的投资公司收购纽波特纽斯造船公司7.8%股份,后来这些股票几乎上涨了一倍;他对加拿大国家铁路公司的投资也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在不到一年内股价就上升了大约1/3.此外,比尔·盖茨也喜欢向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很强的公用事业公司投资。而比尔·盖茨对科学创新的兴趣,也使他把医药和生物技术产业作为一个重要的投资方向。

事实上,富可敌国的盖茨夫妇生活很俭朴,唯一可称得上奢华的只有他们位于西雅图郊区价值5300万美元的豪宅。不过据到过比尔·盖茨家的人介绍,豪宅内陈设相当简单,并不是常人想像的富丽堂皇。比尔·盖茨曾说过:“我要把我所赚到的每一笔钱都花得很有价值,不会浪费一分钱。”

在过去几年里,比尔·盖茨把他的大量个人财富捐献给了慈善事业。据统计,比尔·盖茨至今已为世界各地的慈善事业捐出近290亿美元的财富,成为世界上最慷慨的富人。目前,以盖茨夫妇二人名字命名的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私人慈善组织,其基金规模是老牌的福特基金会的3倍、洛克菲勒基金会的10倍。2005年11月,他在伦敦庆祝自己50岁生日的时候,对在场的记者表示,名下的巨额财富对他个人而言,不仅是巨大的权利,也是巨大的义务,他准备把这些财富全部捐献给社会,而不会作为遗产留给自己的儿女。

截止到2008年6月比尔·盖茨正式退休,比尔·盖茨的财产为580亿美元,他的遗嘱中宣布拿出98%给自己创办的以他和妻子名字命名的“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这笔钱用于研究艾滋病和疟疾的疫苗,并为世界贫穷国家提供援助。《福布斯》杂志2009年3月12日公布全球富豪排名,比尔·盖茨以400亿美元资产重登榜首。从近年来的重大慈善活动来看,比尔和梅林达·盖茨基金会出手阔绰,例如曾向纽约捐款5120万美元,用以建立67所面向少数族裔和低收入阶层子弟的中学;捐资1.68亿美元,帮助非洲国家防治疟疾;向博茨瓦纳捐资5000万美元,帮助那里防治艾滋病……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在中国的四川发生特大地震的时候,向中国卫生部捐赠130万美元(约合910万元人民币),捐款将用于支援卫生部对地震灾区的水源安全控制和疾病控制工作。

世人对比尔·盖茨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成功的企业家,有人说他垄断行业、欺凌弱小;有人说他是“最慷慨的慈善家”,有人说他是一个虚伪的人——他的慈善之举只是有史以来最昂贵的公关活动;有人说他是当之无愧的全球首富,有人说他只会贪婪地在股市中套现,从微软用户的身上榨钱……但是就像美国人说的那样:“不管你是爱他,还是恨他,你都无法漠视他——这就是比尔·盖茨的气场。”

拥有全方位的自知之明

俗话说:没有哪一个认识到自己天赋的人会成为一个无用之辈,也没有哪一个出色的人在错误地判断自己的天赋时能够逃脱平庸的命运。

这也就是说,一个人要能够真正立足于社会,就必须要拥有全方位的自知之明。

然而,任何人天生都是没有自知之明的,特别是在年轻的时候。也有些人一辈子都不曾了解自己,既不知道自己所短,也不晓得自己所长。只要你认真观察,这样的人在生活里比比皆是。

在动物界,鹰有着尖利的双爪和带钩的嘴,以及凶悍猛烈的冲击力,当它向羊俯冲过来之时,羊在如此强劲的对手之下,只有束手就擒。可是,对于在一旁观望的乌鸦,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乌鸦没有鹰尖利的双爪,没有鹰带钩的嘴,更没有鹰凶悍猛烈的冲击力,所以,在羊的心目中,这并不可怕。当乌鸦扑向羊时,首先,羊不会惊慌,甚至会嘲笑它:你一只平庸的黑鸟,岂敢在俺的头上动土,真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此刻的羊,面对突袭而来的乌鸦,只需采用不理睬的对策,就能对“利令智昏”的乌鸦达到以守为攻的效果。结果,乌鸦突袭羊的目的不仅没有得逞,反而成为牧羊人的猎物。

乌鸦之所以在袭击羊的行动中失败,是因为它没有自知之明。乌鸦只看到了鹰猎取羊的成功,却看不到鹰独有的长处和优势。当然,它更发现不了自己的短处和劣势。本来,乌鸦不具备捕猎羊的条件,而又要去做这种力不从心的捕猎,结果只能是失败。

生活中,导致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当事者没有自知之明,既没有发现客观世界的奥秘,也没有发现主观世界的长短。归根结底,还是他们不了解自己,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这一点。

孔子问子贡:“你和颜回哪一个强?”子贡答道:“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他能够以一知十;我听到一件事,只能知道两件事。”

子贡的自知是明智的,子贡的从容更是胸怀博大。他虽不及颜回闻一知十,但却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传之千古。

战国时期,齐威王的相国邹忌长得相貌堂堂,身高8尺,体格魁梧,十分漂亮。与邹忌同住一城的徐公也长得一表人才,是齐国有名的美男子。一天早晨,邹忌起床后,穿好衣服、戴好帽子,信步走到镜子面前仔细端详全身的装束和自己的模样。他觉得自己长得的确与众不同、高人一等,于是随口问妻子说:“你看,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起来,谁更漂亮?”

他的妻子走上前去,一边帮他整理衣襟,一边回答说:“您长得多漂亮啊,那徐先生怎么能跟您比呢?”

邹忌心里不大相信,因为住在城北的徐公是大家公认的美男子,自己恐怕还比不上他,所以他又问他的妾,说:“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漂亮些呢?”

他的妾连忙说:“大人您比徐先生漂亮多了,他哪能和大人相比呢?”

第二天,有位客人来访,邹忌陪他坐着聊天,想起昨天的事,就顺便又问客人说:“您看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漂亮?”客人毫不犹豫地说:“徐先生比不上您,您比他漂亮多了。”

邹忌如此作了三次调查,大家一致都认为他比徐公漂亮。可是邹忌是个有头脑的人,并没有就此沾沾自喜,认为自己真的比徐公漂亮。

恰巧过了一天,城北徐公登门拜访邹忌。邹忌第一眼就被徐公那气宇轩昂、光彩照人的形象怔住了。两人交谈的时候,邹忌不住地打量着徐公。他自觉自己长得不如徐公。为了证实这一结论,他偷偷从镜子里面看看自己,再调过头来瞧瞧徐公,结果更觉得自己长得比徐公差。

晚上,邹忌躺在床上,反复地思考着这件事。既然自己长得不如徐公,为什么妻、妾和那个客人却都说自己比徐公漂亮呢?想到最后,他总算找到了问题的结论。邹忌自言自语地说:“原来这些人都是在恭维我啊!妻子说我美,是因为偏爱我;妾说我美,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说我美,是因为有求于我。看起来,我是受了身边人的恭维赞扬而认不清真正的自我了。”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人在一片赞扬声里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特别是居于领导地位的人,更要有自知之明,才不至于迷失方向。

人贵有自知之明。可怕的自我陶醉比公开的挑战更危险。自以为是者不足,自以为明者不明。自明,然后能明人。流星一旦在灿烂的星空中炫耀自己的光亮时,也就结束了自己的一切。自高必危,自满必溢。胜时自己就认为完美无缺,成就大就居功自傲,名声高即目中无人。在这方面古人有经典论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知人者智,自知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