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家庭实用保健方法手册
10890500000071

第71章 胃经养生:延年益寿

足阳明胃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胃经。足阳明胃经:起于鼻翼旁,上至鼻根中,在内眼角处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交,沿鼻外侧下行,入上齿中,回出来挟着口的两旁,环绕嘴唇,向下交会于任脉的承浆穴;然后退回来沿着下颌的后下方,浅出于本经的大迎穴,沿着下颌角,上至耳前,经过足少阳胆经的上关穴,沿鬓发边际,上抵头角,行至额前。它有一条支脉,由大迎穴的前方,向下至人迎穴,再沿喉咙进入缺盆,向下通过膈肌,归属于胃,联络脾脏。其直行的经脉,由缺盆向下,沿乳房内侧下行,向下沿着脐的两侧,最后进入到腹股沟动脉部。另一条支脉,起于胃的下口处,再沿腹部的内侧下行,到达腹股沟动脉部部位,与前面的直行的经脉相会合,再由此下行,沿大腿外侧的前缘到达髀关穴处,而后至伏兔穴,再下至膝盖,沿胫骨前外侧,直至足背部,进入足的中趾内侧。另有一条支脉,由膝下三寸处分出后下行到足的中趾外侧;还有一条支脉,起于背的冲阳穴,再进入足大趾,然后直出于大趾末端,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如果胃经的经气发生异常变动,就会出现全身发冷战栗,就好像被凉水淋洒一样以及频频呻吟,呵欠连天、额部肤色黯黑,且病发时见到火光就会烦躁不安,听到木器发出的声音就非常恐惧,心跳加剧。发作严重时,就会出现病人喜欢登高而歌,裸身乱跑,并伴有腹胀肠鸣的症状。胃经一侧有45穴,其中15穴分布于下肢的前外侧面,30穴在腹、胸部与头面部。首穴承泣,末穴为历兑。

在胃经的众穴位中,足三里的最为重要。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膝下约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五行学认为,胃属土,胃经上的足三里是土经中的土穴,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

接下来,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足三里的功效。

生活中我们虽然把很多看似有营养的东西都吃到肚子里去了,但由于有的人胃肠功能不好,使得吸收能力很低,吃进身体里的食物经常因为无法吸收而直接排出,这时吃再好的东西也没有多大作用。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常按足三里,坚持每天用手指揉上5分钟,不到10天,你就会发现自己的消化好了,饭量也增加了,饭后不会再有不舒服的感觉了,而且不会经常拉肚子了。对于患有胃痛或肠炎腹部绞痛时,用拇指按揉足三里,双侧交替进行,由轻到重,每侧3~5分钟,缓解疼痛的效果非常显著。常按足三里不仅有防病治病功效,平时坚持按摩还有通脏腑、补中气之力。每日用中指用力叩打足三里穴60次,长期坚持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尽管针灸的效果会更好,但是我们并不主张非专业医疗人员用它,因为这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而且必须要有专门的医生才可以操作;按摩效果虽慢但副作用也较小,且长期坚持对身体也是大有好处的。

每个爱美的女性都希望自己的皮肤如桃花般粉嫩细腻,富有光泽,那么如何改善脸色苍白、浑身没劲的状况呢?其实,脸色不好看、没精打采,都是因为脾胃功能差。脾胃是“水谷气血之海”,是全身能量的来源,脾胃功能差的时候,身体为了保护自己,就会自发调节,少吃东西以减轻脾胃的负担。在这时,再好的东西吃进去也不能充分吸收,这样造成气血生成少,不能滋养皮肤,所以脸上看起来没有血色和光泽。可见,要想使自己的皮肤富有光泽就要增强脾胃功能,而增强脾胃功能就要按揉足三里,因为足三里是胃经上的保健穴。足三里在小腿的外侧,弯腿的时候,把手指并拢放在膝盖下,小腿骨外侧的一横指处即是。具体做法是:每天早晨7~9点,按揉双腿足三里5分钟,持之以恒,以求正果。按摩足三里是女性养颜的最佳养生方法。从古到今,足三里这一奇穴都是养生家们最为推崇的。足三里的作用是厚积而薄发的,有病则则治,无病则补,它被誉为“人体第一长寿穴”,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