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阴脾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脾经。脾经循行部位起于足大趾内侧端,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8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连舌本,散舌下。本经脉分支从胃别出,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脾经上的穴位主要有: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食窦、天溪、胸乡、周荣、大包,共21穴,左右合42穴。脾经失调主要与运化功能失调有关。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对于维持消化功能及将食物化为气血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脾经出现问题,会出现腹胀、便溏、下痢、胃脘痛、嗳气、身重无力等。此外,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等均显示脾经失调。
中医医学里所谓的脾脏,以现代医学而言,是指胰脏的功能;特别和胃有深厚的关系,两者相互影响,以完成消化机能。其主要的机能是温暖五脏,并吸收运送胃部消化,完成之养分入五脏六腑,以生成身体需要的细胞。胃和脾两个脏腑,具有表里关系,主宰着消化和吸收的功能。因此,脾经一发生异常,身体各种症状就会呈现出来。如心窝或胃附近会有重压感,出现疼痛、恶心、打嗝等现象。容易下痢或便秘,身体消瘦下去。尿量少,有时甚至完全无法排尿。脚部容易冰冷、浮肿、身体有倦怠感。因为经常失眠,所以身体感觉不适,不活跃。如果出现以上所述的症状时,只要刺激经上的穴道,就能改善不适的症状。脾经上的穴位共有21个。下面分别简单介绍一下脾经中的21大穴位的保健功效。
1.隐白
此穴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白隐穴主治腹胀、便血、尿血、月经过多、崩漏、癫狂、多梦、惊风等。
2.大都
此穴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前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此穴主治腹胀、胃痛、呕吐、泄泻、便秘、热病。
3.太白
此穴位于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此穴主治胃痛、腹胀、肠鸣、泄泻、便秘、痔漏、脚气、体重节痛。
4.公孙
此穴位于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此穴主治胃痛、呕吐、腹痛、泄泻、痢疾。
5.商丘
此穴位于足内踝前下方凹陷中,当舟骨结节与内踝尖连线的中点处。此穴主治腹胀、泄泻、便秘、黄疸、足踝痛。
6.三阴交
此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此穴主治肠鸣腹胀、泄泻、月经不调、带下、不孕、滞产、遗精、阳痿、遗尿、疝气、失眠、下肢痿痹、脚气。
7.漏谷
此穴位于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距内踝尖6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此穴主治腹胀、肠鸣、小便不利、遗精、下肢痿痹。
8.地机
此穴位于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3寸。此穴主治腹痛、泄泻、小便不利、水肿、月经不调、痛经、遗精。
9.阴陵泉
此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踝后下方凹陷处。此穴主治腹胀、泄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或失禁、膝痛。
10.血海
此穴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此穴主治月经不调、崩漏、经闭、湿疹、丹毒。
11.箕门
此穴在大腿内侧,当血海与冲门连线上,血海上6寸。此穴主治小便不利、遗尿、腹股沟肿痛。
12.冲门
此穴在腹股沟外侧,距耻骨联合上缘中点3.5寸,当髂外动脉搏动处的外侧。此穴主治腹痛,疝气、崩漏、带下。
13.府舍
此穴位于下腹部,当脐中下4寸,冲门上方0.7寸,距前正中线4寸。此穴主治腹痛,疝气,积聚。
14.腹结
此穴位于下腹部,大横下1.3寸,距前正中线4寸。此穴主治腹痛、泄泻、疝气。
15.大横
此穴在腹中部,距脐中4寸。此穴主治泄泻、便秘、腹痛。
16.腹哀
此穴位于上腹部,当脐中上3寸,距前正中线4寸。此穴主治消化不良、腹痛、便秘、痢疾。
17.食窦
此穴位于胸外侧部,当第5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此穴主治胸胁胀痛、噫气、翻胃、腹胀、水肿。
18.天溪
此穴位于胸外侧部,当第4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此穴主治胸胁疼痛、咳嗽、乳痛、乳汁少。
19.胸乡
此穴位于胸外侧部,当第3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此穴主治胸胁胀痛。
20.周荣
此穴位于胸外侧部,当第2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此穴主治咳嗽、气逆、胸胁胀满。
21.大包
此穴位于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6肋间隙处。此穴主治气喘、胸胁病、全身疼痛、四肢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