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家庭实用保健方法手册
10890500000002

第2章 发为肾之华,发为血之余

头部《黄帝内经》中说:“头者,精明之府。”可见,头部是身心健康的重中之重,所以才有“头部是全身元首”的说法。我们从头部说起,介绍一些传统中医中关于头部的保健与养生的方法,比如头发的保养、脸部的美容与保养、睡眠养生的智慧等等,这些都是现代人健康一生必知的智慧。

现代人都非常关心自己的头发,认为头发不仅具有保暖防御的作用,最重要的功能是美容修饰,一个人有非常健康亮丽的头发可以改善自己的形象,使自己显得非常年轻。其实,头发还有其他非常重要的功能,它对人的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头发在人体中的功能虽然没有心脏、肾脏等生命中枢器官重要,但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它能够保护头皮,减少和避免外来的机械性(如摔、碰、砸、打等)和化学性(如酸、碱等)损伤;缓冲对头部的伤害;阻止或减轻紫外线对头皮和头皮内组织器官的损伤;对头部起着保湿和防冻作用;人体内的有害重金属元素如汞,非金属元素如砷等都可以经过头发排泄到体外;为皮脂腺和汗腺的分泌物提供出路,并可起到冬季保暖、夏季散热等方面的作用。

平均来讲每个人的头发是10万根,如果我们拔下一根头发,85%~90%的可能性是生长期的头发,生长期一般来讲维持的时间是2~6年,当然也有10%~15%的可能拔下来的是退型期或者休止期的头发。头发也需要休息,长了2~6年之后慢慢要萎缩,在毛球毛根部萎缩,这个时间一般持续2~4周左右,紧跟着进入休止期,休止期维持的时间是2~4个月。我们在每天梳洗或者梳头洗澡的过程中不经意的牵扯,处于休止期的头发就会脱落。每天正常脱落的头发一般是100根左右,有人统计过是50~100根,国外统计过是100~150根。这种头发脱落的时候不感觉到疼痛,大家梳头的时候感觉头发掉下来了,但是并不感觉到疼痛。这就是正常的脱发。有的人非常担心,一睡觉起来枕巾上就是头发,一梳头满地都是头发,一洗澡澡盆里面全是头发。一般来讲,即使这么脱发,你的头部形态没有明显的改变,没有感觉到自己的发际往上移动,感觉到变高了,前额变得很高,或者您的头顶没有感觉到已经看到头皮,那么您的头发仍然是比较多的。脱发在100根左右都是正常的,如果掉头发非常多,同时形态也发生了改变,能看到头皮了,发际往上移了,可能属于病理性的脱发。

通过头发的状况,可以看出你的身体健康状况。从中医角度来讲,头发跟人体内两条经脉的气血最为相关,即肾气和肝血。所以才有“发为肾之华,发为血之余”的说法。比如,头发是否乌黑是否顺滑都与肾气有关。“发为肾之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头发是肾的花朵,是肾的外现。肾又是主黑色,所以头发是否乌黑靓丽,实际上跟肾的好坏密切相关。头发是否顺滑润泽也与肾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肾主收敛,如果一个人肾气的收藏能力特别强的话,头发就滋润,还不容易脱发。反之,如果肾虚的话,肾精收藏的力量不够,就容易脱发。另外,头发的生长速度跟肝血相关,因为肝主生发。头发还有一个别名,叫做血余,即发为血之余。所以肝血不足,头发就会变白和干枯,并导致脱发。中国古代有一味药也叫血余,血余是一味很好的止血良药。老人们带小孩子出去玩儿的时候,如果孩子不小心把头磕破了,在没有急救药品的情况下,他们先用清水把伤口清洗好,然后再把伤口周边的头发剪下来,拿打火机点着,烧成炭状,糊在伤口上,这样就可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1.通过头发看健康

发质硬的人多半个性刚烈、敏感度迟钝,在健康上比较容易有用脑过度、自律神经衰弱、头晕的现象;头发细软的人,极为敏感,感性成分高,而且容易有湿疹与肠胃的毛病;头发毛躁的人有情绪化的倾向;卷发的人容易胡思乱想,如果是又卷又硬的发质,想得多也说得多,身体的肾脏也比较不好;发质软而卷的,什么事都藏在心里,闷着不说出来,他们的消化系统相对较弱;直发的人性格直接,正面思考也比较强;长发的人女性化的成分较浓。如头发多的人,想得也多,想太多了还会有头痛的问题。头发少的人则比较神经质,消化系统也较差。头发平滑细软的人,性格多半温柔;头发硬而直挺的人,大多个性刚直,情绪较稳定;头发浓黑有光亮的人,通常感情丰富;头发灰黄的人,感情比较淡薄;头发较密的人,活泼而健康;天然卷发的人性格多不稳定,勇气不足。

2.头发与情绪

俗话说:“情绪不佳,快去理发。”这自然是心理作用,但改变一下自己的发型,对镜一看,会使你心情畅快,能赶走不良情绪的困扰,还能控制引起抑郁症的激素产生。人们常说的“沐浴更衣”,这“沐浴”二字,“沐”是说洗头梳发,“浴”是说洗身。在洗头或梳发后,会使人感到轻松愉快,这是人们熟知的常识。常洗头发,可促进其新陈代谢活动;对大脑具有保健作用;常梳理头发,可对脑部进行按摩,能刺激大脑细胞的活力。古人提出“十指为梳”,每天多次梳头,可以明目祛风,使发根稳固,头发有光泽,具有美容作用。因此洗头梳发成为“大脑保健功”,并且梳发的时候最好常用枣木或牛角梳子梳理头发,每日500多次。

总而言之,我们用心照顾头发,经常留意发质的变化,不管从美容观点、健康立场,或是经验法则,显然都有一定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