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睡眠而言,清代医家李渔说:“养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强筋。”俗话说,睡得好胜吃药。良好的睡眠对于人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它不仅可以使疲劳的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而且可以修补机体损耗,补充流失的能量,是生命得以延续的必要条件。
人类活动简略地可以分为睡眠与言谈行走等日常活动两部分,前者属阴,后者属阳。人进入睡眠时阳气渐衰,阴气渐盛,脏腑功能减弱,血液归于肝、阳气内伏,神气内守,阴气得以长养。人由睡眠醒来,则阴气渐衰,阳气渐盛,脏腑功能加强,气血运行加快,阳气外达,神气浮现,表现出种种生命机能,完成各种活动。
睡卧与活动的关系属阴阳关系,应遵循阴阳矛盾运动的规律来安排这些活动。
第一,我们要注意睡眠与活动的平衡和协调。活动过多,睡眠或休息过少,则阳气消耗过多,得不到保养,也使阴气失其根,由于阴阳失衡或阴阳俱虚,都可引起疾病,使人体机能衰退,寿命缩短;而睡眠过多,活动过少,就会使阴气过盛,阳不盛阴,脏腑功能衰弱,淤血、痰湿等各种代谢废物内生,阻碍气不运行或正不胜邪,外邪就会侵袭人体,也会引起疾病。所以适当掌握日常活动量和睡眠量,注意劳逸结合,是养生保健的重要原则。
第二,睡眠要与自然界天地阴阳的运动变化相适应。自然界白天为阳、夜间为阴,所以各种活动应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夜间睡眠时间就应放弃各种活动,这样人与天地相应,有助于保持阴阳平衡,乃可尽其天年。有些人贪图玩乐,或迫于工作压力而挑灯夜战,一方面耗伤阴血,另一方面违逆天时,感受自然界阴气而伤害自身阳气,都有损于身体健康、缩短寿命。因此古人非常重视睡眠的科学。如半山翁诗云:“华山处士如容见,不觅仙方觅睡方。”
总之,养生的首要标准就是睡眠质量的好坏。一个人只有拥有良好的睡眠,在每个清晨醒来才会有充足的精力去面对一天的生活;只有拥有良好的睡眠,才会拥有健康的体魄。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种种因素常常会导致易惊醒、早醒、爱做梦等睡眠障碍。
据研究专家发布的信息显示,全球约有38%的人有睡眠障碍,而睡眠障碍是一个人处于亚健康状况的首要表现。我国至少有35%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失眠,其中17%的人失眠症状相当严重,老年人失眠者更是占到了70%。睡眠障碍会导致人们的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低下、生活紊乱、免疫力下降等症状。据有关方面数据显示,长期失眠患者的衰老速度是正常人的2.5~3倍。而且浅睡眠对人体衰老、智力以及免疫力的危害与失眠几乎相当,这无疑会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困扰。现代人造成失眠的第一条原因就是心肾不交。如果人的心火上炎,肾水下行,就形成了一个心肾分离的象,心肾分离就会造成人到晚上想睡睡不着,白天又特别疲倦,两腿发沉。心肾不交造成的失眠较难治疗。过去,几剂酸枣仁汤,再或温胆汤就能治好,但现在还用这些药已经没有明显效果。因为现在人的生活比古代复杂得多,很多人的失眠都与长期熬夜有关。每天晚上11点到凌晨1点,是养胆经的时间,而人老不在此时间睡觉,就会慢慢地出现心肾不交的状况,导致失眠。第二条是血不足。血不足也会造成失眠。中医里有一种说法,叫做中焦受气,中焦就是我们的脾胃。人的血从何而来?实际上血是从胃来的,人体是通过胃消化食物,把食物的精华转变成血。血是一种能量,代表着一种动能,供人体所需。我们常提到补血的问题,懂得中医医理的话,就知道了血是从胃而来,所以乱吃很多所谓补血的补品未必有多大的用处,最好的方式就是好好吃饭。胃主血,所以胃虚就会造成血不足,要想补血就要养护好我们的胃经。血不足,不能有效的上输于脑的话,脑部就会因缺血而导致失眠。第三条,胃不和则卧不安。假如晚上吃得太多,也会造成失眠。人活一口气,气是用来睡觉的,也是用来消化食物的。如果晚上吃得过多,气就会受到中焦阻隔,阳气不能上输于脑,造成失眠。中国古代养生讲究过午不食,就是一天只吃两顿饭,上午九、十点钟一顿,下午四、五点钟一顿,晚上就不再吃东西了。而生活规则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那时的人很少失眠。我们吃晚饭也要掌握一个原则,就是七八分饱就可以了。而且最好在晚饭后出门散散步,或者做一些其他的运动锻炼,对增强夜里的睡眠质量非常有好处。造成失眠的原因很多,这里只是根据现代人的实际生活情况讲解一些最常见导致失眠的原因,个案还要区别分析。
总之,睡眠好,是人体健康的基础,我们一定重视自己的睡眠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