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妈妈的房间里总是摆着一台“蝴蝶牌”的缝纫机。印象最深刻的是,妈妈总是把我们不穿的衣物裁成一小块的布,做成鞋垫模型,然后踩着她的缝纫机,一圈一圈地打线,直到那双手工鞋垫因为线的填满而变得坚硬为止。
我,包括爸爸、姐姐们,都是穿妈妈做的鞋垫走过来的。当然,那台“蝴蝶牌”的缝纫机也算是一大功臣。没有她的“辛勤劳作”,也不会有结实的鞋垫产生。
现在,它只是静静地立在角落的一边,已经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只是偶尔小外甥会拿他那稚嫩的小手拨弄两下,这时,缝纫机会发出“吱吱”的声响。
从我记事起,“蝴蝶牌”缝纫机便已经存在,至少也有20年的历史了。这20年里,随着时间的消逝,它所提供的价值也越来越少,直至被人遗忘。
缝纫机算是家里的资产之一,在20年前,它是那个时代的稀有物。现在,俨然已经变成了一堆废铁,或是供摆设的有点儿年代的“家具”而已。
资产分类按是否具有实物形态 有形资产
无形资产
按来源不同自有资产
租入资产
按流动性不同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
为何曾经价值很大的缝纫机,现在却只能无声地立在角落里,究其原因,还是时间。缝纫机也如同人一样,经不起时间的折腾。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会渐渐地失去其原有的价值,最终变成废品变卖。
企业的生产设备、办公设备,包括一切有形的资产设备无一例外都逃不过时间的摧残,因此,也就有了折旧的产生。
初学会计时,对折旧这个词的理解始终是一知半解,所以,做分录时,“累计折旧”究竟是借方还是贷方,成了当时最头疼的问题。
老师面对台下这一群让人头疼的学生时,也只能是拿着某些和日常生活中比较贴切的物体来做比较,以此让我们明白折旧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正如上面说的缝纫机的例子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物体本身所消耗的价值,便是我们需要提取的折旧。
资产和折旧似乎永远都不分开,只要地球还要自转,那么,资产与折旧的关系便是紧密联系的。
1.资产
资产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且资产具有如下特征:
(1)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如果某一项目预期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就不能将其确认为企业的资产,前期已经确认为资产的项目,如果不能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也不能再将其确认为企业的资产。
(2)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通常在判断资产是否在时,所有权是考虑的首要因素,但在有些情况下,虽然某些资产不为企业所拥有,即企业并不享用其所有权,但企业控制这些资产,同样表明企业能够从这些资产中获取经济利益。
(3)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只有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才能产生资产,企业预期在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资产。
2.累计折旧
累计折旧也可说是固定资产的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规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或按国民经济核算统一规定的折旧率虚拟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各类企业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实际计提的折旧费;不计提折旧的政府机关、非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和居民住房的固定资产折旧是按照统一规定的折旧率和固定资产原值计算的虚拟折旧。
折旧仅仅是成本分析,折旧不是对资产进行计价,其本身既不是资金来源,也不是资金运用,因此,固定资产折旧并不承担固定资产的更新。但是,由于折旧方法会影响企业的所得税,从而也会对现金流量产生一定影响。可折旧固定资产并不是所有固定资产都计提折旧,可折旧固定资产应具备的条件是:使用年限有限而且要以合理估计,也就是说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被逐渐损耗直到没有使用价值,土地就是典型的不可折旧固定资产。
计提固定资产折旧的基数是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或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一般以固定资产的原值作为计提折旧的依据,选用双倍余额递减法的企业,以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作为计提折旧的依据。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可分为直线法、工作量法、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
(1)直线法。
直线法即平均年限法,它假定折旧是由于时间的推移而不是使用的关系,认为服务潜力降低的决定因素是随时间推移所造成的陈旧和破坏,而不是使用所造成的有形磨损。因而假定资产的服务潜力在各个会计期间所使用的服务总成本是相同的,而不管其实际使用程度如何。
采用这种方法,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应计提折旧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即固定资产的原值和预计使用年限。除此之外,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时所取得的残值收入和支付的各项清理费用的多少对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应计提折旧额的大小也有一定影响,因此采用这种方法计提折旧时,不仅要考虑固定资产原值和预计使用年限这两个基本因素,而且应该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和清理费用这两个因素。固定资产残值收入是指固定资产清理时剩下的残料或零件、器材等残余价值。
这部分残值,应在计算折旧时预先估计,从固定资产原价中减去;固定资产清理费用是指固定资产清理时所需的拆卸、搬运等费用。由于这些费用是使用固定资产的一种必要的追加耗费,因此应预先估计并连同原价一起由使用期间的产品成本平均负担。固定资产残值扣除固定资产清理费用后的净额为固定资产净残值。
综上所述,平均年限法的固定资产折旧额可用公式表述如下: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收入——预计清理费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 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折旧额÷12
一定期间的固定资产应计折旧额与固定资产原值的比率称为固定资产折旧率。它反映一定期间固定资产价值的损耗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100%
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净残值率)÷折旧年限×100%
但直线法忽略了折现因素,按直线法计算的净利,会给人们以投入资本总额的收入率在不断提高的假象。随着固定资产的使用,修理费越来越多,到资产的使用后期修理费和折旧额会大大高于固定资产购入的前几年,从而影响企业的所得税额和利润。
在前面的16中,璐璐的爸爸为美络服装设计有限公司投资了一台设备,价值150万元。假设这台设备的入账价值就为150万元,估计使用年限为20年,预计净残值为5000元。所得税率为25%,那么,运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每年的折旧额应为多少?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500000-5000)÷20=74750(元)
(2)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指按实际工作量计提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一般是按固定资产所能工作的时数平均计算折旧额。实质上,工作量法是平均年限法的补充和延伸。
按照行驶里程计算折旧,其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里程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总行驶进程
按工作小时计算折旧,其计算公式如下:
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工作总小时
按台班计算折旧的公式如下:
每台班折旧额=原值×(1-预计净残值率)÷工作总台班数
工作量法的优缺点:
优点:
按照实际使用过程磨损程度计算,能正确反映运输工具、精密设备等使用程度,而且把折旧费用与业务成果联系起来。
缺点:
①即使每年的折旧费用是变动的,工作量法仍然类似于直线法。因为它假定每一服务单位分配等量的折旧费,但是,假定每一服务单位的成本相等是没有根据的。而且,由于在后期有些服务单位尚有待于日后使用,整个服务价值的降低事实上并不是均匀的,除非假定利率为零。
②工作量法未能考虑到修理和维修费用的递增,以及操作效率或收入的递减等因素。
美络服装设计有限公司有负责运送衣料的运输汽车1辆,原值为300000元,预计净残值率为4%,预计行驶总里程为800000公里。该汽车采用工作量法计提折旧。某月该汽车行驶6000公里。该汽车的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和该月折旧额计算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300000×(1-4%)]÷800000=0.36(元/公里)
该月折旧额=0.36×6000=2160(元)
(3)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折旧年限积数法、年数比率法、级数递减法或年限合计法,是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法的一种。它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确定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逐年递减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之总和,假定使用年限为n年,分母即为1+2+3+……+n=n(n+1)÷2,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数÷年数总和×1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固定资产折旧,体现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
有一台设备,原值78000元,预计残值2000元,预计可用4年,试用年数总和法计算每年折旧额。
年数总和=1+2+3+4=10(年)
第一年=(78000-2000)×(4÷10)=30400(元)
第二年=(78000-2000)×(3÷10)=22800(元)
第三年=(78000-2000)×(2÷10)=15200(元)
第四年=(78000-2000)×(1÷10)=7600(元)
(4)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用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作为固定的折旧率乘以逐年递减的固定资产期初净值,得出各年应提折旧额的方法。就与加速折旧法类同,可让你在第一年折减较大金额。我国现行财会制度规定允许使用的加速折旧法主要有两种:年数总和法和双倍余额递减法。因此,尽管制度明确了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计算规则,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应根据折旧的具体情况,对规则作必要的修正,以保证折旧的计算结果合理、恰当。
年折旧率=2÷预计的折旧年限×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月折旧率
固定资产期初账面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以前若干年内(当采用直线法的折旧额大于等于双倍余额递减法的折旧额时),将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余额平均摊销。
假设璐璐的爸爸投资的设备价值为1500000元,预计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值5000元。要求计算第三年的折旧额是多少?最后一年的折旧额是多少?
年折旧率=2÷5=40%
第一年应提的折旧额=1500000×40%=600000(元)
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1500000-600000)×40%=360000(元)
第三年应提的折旧额=(1500000-600000-360000)×40%
=216000(元)
第四、第五年每年应提的折旧额=(1500000-600000-360000-216000-5000)÷2=159500(元)
请记住!
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十九条: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第十七条: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
针对特定的资产类别,如固定资产等,其减值准备不得转回,而存货的减值准备,是可以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转回的。
可恢复的有:
1.应收账款
2.持有到期投资
3.存货
不可恢复的有:
1.长期股权投资
2.成本模式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
3.固定资产
4.生产习惯生物资产
5.油气资产
6.无形资产
7.商誉
原因:
防止企业通过各种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对企业利润进行调节。对于一般企业来说,调节利润,可以起到合理避税的作用,对于上市公司来说,若所有减值都可以自由计提或转回,那就可以操控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