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老北京的传说
10884900000068

第68章 潭柘寺的东楼

提起潭柘寺,还有一个传说。在潭柘寺主殿大雄宝殿的东边,有一座二层的小楼叫东楼,紧挨着方丈院。别看这东楼不太起眼,它可是个重要场地,它原先是专门存放经书的一座经楼。

传说这一年东楼着了大火,是寺内一个小和尚放了一把火闯的祸,连旁边的紫玉兰和古松古柏也给烧了。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和尚也分三品九级,什么方丈、东竂、西竂、招客、监守,还有堂主、殿主等,也是大鱼吃小鱼,一层欺一层,最倒霉的就数小和尚了。旧时,还有一首歌谣说:

能说会道住客堂,

能写会算住司房。

能打会念住板堂,

一样不会住厨房。

这小和尚就是一样也不会的“小厨工”。他每天又苦又累,还老受“挤兑”,他气不过就放了一把火后逃走了。

东楼被烧以后,方丈气坏了,叫马上修复。还说,哪处的人烧的由哪处的人修。“小厨工”是由负责“斋堂”的执事管的,自然由“斋堂”执事承办这件事。

这个执事名叫“了斋”,方丈叫他马上去化缘,用化缘来的钱修楼。了斋和尚可为难死了,他想:这得多少钱呀!我化缘能有几个钱!再说这得需要多少木头呀!从哪儿弄得来了?了斋和尚想呀,想呀,几天后,打潭柘寺就直奔河北涿县城去了。他到了涿县城一个棺材铺门口,坐下就不动了。

这棺材铺掌柜的是个大主儿,有的是钱!他在涿县做棺材,运到北京城卖。老北京的广安门、广渠门、哈德门和朝阳门四个城门里,都有他的铺面。了斋和尚坐了一天了,掌柜的问:“您吃点什么?”和尚不言语。又坐了一天,掌柜的又出来问:“您喝点什么?”和尚还是不言语。到了第三天,掌柜的又问:“你八成是化缘来的,要多少开个口,可我是个小买卖,施不了几个钱。”和尚还是不搭理。又过了两天,掌柜的有点发毛了,就带气地说:“你这和尚真怪,不吃,不喝,又不要钱,你到底要干嘛?”和尚又是个“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把掌柜的急死了。

和尚一连静坐了七八天,把掌柜的吓糊涂了,这和尚赖着打发不走,要是死在我门前可就坏事了!

“您这是打算干什么,快说吧,也好有个商量。”

“我要七百二十口棺材。”和尚到了开金口的时候。

“我的爷,你要这么多的棺材干什么呀?谁死了?”掌柜的连惊带疑地问。

“京城潭柘寺的东楼失火了,方丈指令我化缘,修复东楼。”了斋这才说了一遍。

掌柜的思谋着,这和尚能七八天不吃不喝不动弹,有修行,看来是成了真佛了,不能得罪啊,只好狠了狠心,挑了七百二十口上好棺材给了斋和尚。了斋连夜就把棺材往潭柘寺运。

这一来东楼又很快修复了,和原来的一模一样。奇怪的是,所用的木材正好,一块不多,一块不少。为什么用七百二十口棺材的木料呢?老辈人没给我们说。

因为东楼曾经失过火,潭柘寺的龙潭又发过大水,就有了“火烧潭柘寺,水淹北京城”的古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