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企业都十分重视激发其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花必要的时间和精力致力于激发员工发挥潜力被证明是极其有价值的工作。将使企业员工心态得以调整,对企业的信心得以增强,情绪状态得以良好的控制,行动力得以更好的激发;人际关系更为融洽。
在管理工作中,金钱激励是管理者最常用的激励方式,多数管理者通常都会认为给员工高工资,他工作的热情自然也会随之增高。金钱激励的确有明显的效果,但金钱激励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人,在有些人身上,不仅收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买来“人心离散”。
某公司主要生产一种为其他电器配套的机电部件。公司刚成立时是校办企业,效益并不太好,后来经过改制,其凭借技术实力和灵活的机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但是,伴随成功而来的却是公司内部管理上的一系列麻烦。尽管员工的工作条件和报酬比起其他企业来都已经相当不错,但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乃至熟练工人都在不断地流失,在岗的员工也大都缺乏工作热情。这给公司的发展乃至生存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的起因,就是管理者用来激励员工的“红包”。原来,在该公司有三种不同“身份”的员工,即“工人”、“在编职工”和“特聘员工”。其中,“工人”是通过正规渠道雇用的外来务工人员,“在编职工”是与公司正式签订过劳动合同的员工,是公司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他们中一部分是改制前的职工,一部分是改制后聘用的。“特聘员工”则是向社会聘用的高级人才,有专职的,也有兼职的。
一次,公司在发放奖金时,“工人”和“在编职工”的奖金是正式造表公开发放的,而“特聘员工”是以红包形式“背靠背”发放的,并且“特聘员工”的奖金数额是“在编职工”的2~3倍。
原以为这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但这件事的实际效果却是大大地挫伤了员工,特别是“特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感到公司没有把他们当做“自己人”,而更多的人则误认为“在编职工”肯定也得到了红包,而且数额一定比“特聘员工”还要多,自己的辛苦付出没有得到公司的认可。公司多花的钱不但没有换来员工的凝聚力,反而“买”来了“离心力”。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看到虽然金钱是激励员工的最常用的手段,但它并不是全部,金钱并不是万能的,在所有的激励方式中,金钱激励也不是最有效的。一旦你可以通过给予更高薪水来提高员工绩效,那么,即使推动员工绩效增长一丁点,你也要付出大量薪水的代价。虽然把员工的工资减半,他会怒火万丈,但是即使给他工资加倍,他也不会一下子变得更称职、更勤奋或更有可能干好工作。因此,对员工的激励应该是多角度的。
为员工提供全方位的激励,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造满意的工作岗位
做自己喜欢的工作,并在工作中体现个人价值是所有人追求的理想工作模式。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并不能达到这个目标。他们对自己的工作并不满意,也许是因为工作受到太多的限制,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也许是因为工作内容单调,没有挑战性。因此,科学的岗位设计是激发员工工作热情的第一步。
工作岗位是责任和权力的结合体。把需要承担的责任和所具备的权力描述清楚,工作岗位就定义好了。所以,岗位设计的核心内容就是确定该岗位的责任和权力。
岗位责任设计的要领是保证工作的完整性。在工业化发展的历程中,人们为了追求专业化带来的高效率而把工作分成了越来越细的工作环节,每个岗位的员工只负责其中的一个环节。这种分工方法在生产线上可以提高效率,但对于知识型员工而言,过度细分的工作只能使员工感到乏味和厌烦,由于只负责整体工作中很小的一部分而体会不到自己工作的价值,最终导致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低下。因此岗位设计的时候,要在保证效率和控制的前提下,尽可能保证工作的完整性,让员工感受到自身工作的价值。
岗位权力设计的要领是适当的授权。知识型员工具有较强的工作自主性,他们希望能具有更多自主决策的权力,而不喜欢在别人的控制下工作。所以适当的授权能够让员工体会到较高的自主性,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而且,一线的工作人员往往比他们的领导更接近实际问题,在专业技术方面更精通,因此从工作效率角度出发,也应该给予员工适当的授权。
员工都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可和尊重,希望能在工作中体现自己的能力。所以,在进行岗位设计的时候,要注意使岗位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员工会体会到应对挑战的乐趣和战胜挑战的成就感。
(2)以愉快的方式工作
现代社会,员工对工作的要求不再是挣钱养家那么简单,他们希望能够在工作中得到乐趣,能够以愉快的方式进行工作。当然,体面舒适的工作环境是快乐工作的一部分,但作为企业动力核心的知识型员工所更需要的是灵活的工作方式。
知识型员工的工作中创造性的成分比较高,他们对工作的自主性要求也相对比较高,他们不喜欢在别人的控制下工作,不喜欢刻板的工作方式。所以,知识型员工更倾向于比较灵活的工作方式,比如弹性的工作时间和随意的工作场所。在必要的固定工作时间之外,员工还拥有自己可以随意调配的弹性工作时间,员工可以根据工作的状态和进度安排工作的时间。这样,员工可以更好地协调工作和生活的问题,可以在最佳的工作状态下投入工作。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员工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工作方式,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手段,员工可以在任何地方与领导和同事进行沟通并传递文件和数据。
(3)描绘明天的图画
一个现实而又美好的明天永远是对员工最好的激励。许多调查表明,求职者选择工作时最看中的就是发展前途。因此,企业应该为员工制定明确的职业发展计划,让员工清楚自己在企业中的发展机会。在制定员工发展计划的时候要从现实出发,计划应该是切实可行的,这样员工才会把它当作自己奋斗的目标。
在员工当中,有的希望自己在本专业领域深化发展,有的希望能够从事管理工作,因此,企业应该建设双重职业通道,来满足不同员工的发展需要。
(4)营造有归属感的文化
对企业有归属感的员工将为企业的荣誉而骄傲,为企业成功而全身心投入工作。营造一个温馨的企业环境对培养员工的归属感是非常有益的。
首先,企业要创造一个鼓励沟通的氛围。员工可以通过各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渠道交流看法,交换信息。企业及时把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反馈给本人,并帮助他们制定绩效改进计划,在日常工作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将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知识型员工非常在意情感的交流和融洽的同事关系,因此宽松的交流环境有利于员工表达自己的看法,舒缓工作压力。而且充分的沟通可以实现信息和知识的共享,提高工作的效率。
企业文化和惯例中一些小的细节同样可以激发员工的归属感。每年的集体度假、送给员工家属的生日鲜花、免费的服装清洗服务等员工福利让员工体会到企业对员工生活的关心,让员工家属增强对其工作的支持。在这样的企业里,员工可以感受到类似家庭的温暖,很容易对企业产生感情。员工对企业产生比较强烈的归属感,便更忠诚于企业,更愿意为企业的发展付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