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取名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867100000004

第4章 姓分化出氏,姓氏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阶级********从此取代氏族血缘政治,姓与氏的区别实质性地死亡了。司马迁在《史记》里说,孔子“姓孔氏”,汉高祖“姓刘氏”,可见,到了西汉,姓即氏、氏即姓已经成为普遍的观念,姓、氏分久而合,归于统一。

由姓分化出氏的情况,汉代应劭《风俗通姓氏篇》归纳出九种类别:氏于号、氏于居、氏于事、氏于谥、氏于爵、氏于国、氏于官、氏于字、氏于职。郑樵《通志氏族略》细分为32类不同情况,其中比较重要的有:

以国名为氏。周文王的儿子管叔鲜封于管国,周武王的儿子唐叔虞封于晋国,于是前者成了管氏的始祖,后者成了晋氏的始祖。

以采邑为氏。与周王室分封诸侯相仿,诸侯又赐给从属于自己的卿、大夫可以世袭的田邑,这些卿、大夫便以田邑之名为氏,如刘、白、崔、鲍、费、范等。

以地为氏。有的氏族迁徙到新的居住地后,便以所居之地为氏。郑大夫子产居住在东里,其子孙于是以“东里”为氏。齐国的陈仲子本为世家,后来他辞去爵位,灌园于于陵。他的后裔便以“于陵”为氏。属于此类的氏还有东郭、南宫、西闾、北丘、百里等。

以祖父的字或名为氏。周代的制度规定,诸侯国君的玄孙不得再称公孙,而应以其祖父(即国君之子)的字为氏,施、游、孔、颜、董、袁等氏即属此类。如果其祖父没有字,那就用他的名为氏,这一类的氏有金、少、汤、童、展、苟、庆父、高阳等。

以排行次第为氏。古时兄弟姊妹的排行常以伯(或孟)、仲、叔、季为长幼之序。春秋时卫国大夫仲叔于奚的后代就用了“仲叔”作氏。

以官爵为氏。封官晋爵是很值得荣耀的,所以后人便把官爵的称呼拿来作氏。属于此类的氏有史、帅、军、司徒、司马、司空、王、公、侯等。

以技艺为氏。有些从事某一专门技艺的家族,干脆以自己的职业为氏,像算卦的以“卜”为氏,杀猪宰羊的以“屠”为氏,制作瓶瓶罐罐的以“甄”为氏,唱戏的以“优”为氏(古时称唱戏艺人为倡优、优伶)等。

以德行为氏。少正卯在鲁国名声很大,孔子的门人称他为“鲁之闻人”。他的后代因此以“闻人”为氏。晋国赵衰跟随公子重耳颠沛流离十九年,终于促成他回国登位,即晋文公。赵衰不仅对公子重耳,而且对一般人也像冬天的太阳一样温暖,于是他的后裔就以“冬日”为氏。汉代的淮南王英布,年轻时犯罪,被黥刑(脸上刺字),他的后代不忌讳这一点,以“黥”为氏。

在众多的命氏方式中,氏于国、氏于字、氏于官、氏于邑四种,是最主要的。据《左传》记载“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诸侯以字为谥,因以为族。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

由于宗法制度的存在,直到春秋末年,姓与氏的区别还是非常严格的。进入战国时代,社会动荡,“礼崩乐坏”,周王室的实力和威望江河日下,封邦建国、世卿世禄的宗法制度再也难以继续下去。“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昔日的公子王孙,多已沦落为平民。与此相应,以国、以邑为氏作为“别贵贱、显门第”的标志,也就失去了意义。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推行郡县制,阶级********从此取代氏族血缘政治,姓与氏的区别实质性地死亡了。司马迁在《史记》里说孔子“姓孔氏”,汉高祖“姓刘氏”,可见,到了西汉,姓即氏、氏即姓已经成为普遍观念,姓、氏分久而合,归于统一。

延伸阅读

耻于吃周朝粮食的伯夷

商代孤竹国的国君姓墨胎,名元。他排行老大,死后得谥为夷,所以又被称作伯夷。伯夷曾与弟弟叔齐一道劝阻武王伐纣。武王灭商,得了天下,兄弟俩耻于吃周朝的粮食,跑到首阳山躲起来,最后饿死在那里。伯夷死后,他的后代便以其排行“伯”作为自己的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