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民俗文化大观(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866700000061

第61章 亥猪送福

猪与人们日常的生活关系最为密切,其特有的形态常被人们视为有福、富贵、好运、可爱、聪明的象征,因此产生了许多与猪有关的风俗。

猪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之一,也是最早被用于祭祀的动物。汉族风俗,凡重大祭祀活动,祭品必用猪,并以用猪头为重,俗称“猪头三牲”。人与猪长时期的交往和接触,猪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日常观念甚至习俗的形成都有着很深的影响。

居无豕,不成家

猪古时称豕,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与马、牛、羊、鸡、犬并称六畜。从原始父系氏族社会到近代,猪一直是人们夸耀财富的标志。汉字“家”古时的写法是人字形的屋顶下一个“豕”字,即屋里有豕方可为家。“家”的字形说明了人与猪的关系和生活状态。

人们对猪的崇拜

原始祭祀活动中,猪是最常用的祭祀品。猪能凫水,因此被古人视为“水畜”。祈天求雨或防涝的祭祀活动中,“水畜”应该是沟通人神的最理想的信物了。祈来祈去,难免沾点“仙气”,甚至有了猪为雷电之神的传说,这就和龙神更为接近了。

中国古代民间重视面相,又有崇拜猪的传统,猪的肥头大耳自然成了美好和福气的象征,在中国历史上大耳的名人也着实不少。据说治水的大禹就长着一双特异的耳朵,据说这种面相特征预示着他能够疏导泛滥数十年的大洪水。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名叫重耳,“重”即“大”,也是大耳的意思。“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的刘备更是家喻户晓。可见,以大耳为美、为贵的观念古已有之,并流传至今,现在我们还常常认为耳垂厚大的人有福气。

古籍《客退记谈》曰:“猪入门,百福臻。”千百年来人们总是盼望猪能带来财富和好运。所以,肥猪拱门、猪驮聚宝盆成为年画、剪纸和刺绣等民间美术世代因袭的画面。

帝王尊,延及猪

帝王之尊,贵不可言,但贵到极点,也不能自选生肖。于是有些帝王便与猪有了一层摆脱不了的干系,而另一些人虽非生肖属猪,却也与猪有缘。汉武帝刘彻未生时,其父汉景帝梦见一只红色的猪从云端直下崇芳阁,景帝醒来见红气如霞遮窗蔽户,于是改崇芳阁为猗兰殿,后来武帝就降生于此殿。若按迷信说法,武帝当为天上赤猪转世,虽然他并不属猪。

元朝被朱元璋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冲击得摇摇欲坠时,元顺帝惊恐万分,从恐朱发展到恐猪。做噩梦梦见大猪,立即下令禁止百姓畜猪。结果禁猪并不能挽救元王朝的命运,及至大兵压临城下,只能且叹且泣,开北门遁逃。于是有人附会说,猪者朱也,此乃上天的明示。

明武宗朱厚照生于1491年,其年干支辛亥,是猪年。他想禁止养猪,一因本命肖猪,二因朱姓谐音,于正德十四年(1519年)下诏,禁养猪并不准易卖宰杀,违者罪及家小,永远流放边疆。有大臣直谏,武宗置之不理。直到清明祭礼时找不到猪,礼部官员多次进言,朱厚照才不得不废除禁令。

肥猪旺财

猪在传统文化中是财富的象征,是最常用的旺财吉祥灵物。“猪送元宝”吉祥物,一头肥硕健壮、笑容可掬的猪,立于元宝钱堆之上,双手拱送一枚大元宝。寓示着财神护佑,旺财催富,吉祥如意。

在中国文化中,猪还有其它的许多寓意和象征。自从唐代开始,写金榜题名要用红朱(猪)笔写,而蹄与题谐音,所以猪成了金榜题名、步步高升的吉祥物。

延伸阅读

关于猪的神话传说

古代神话传说中,开天辟地的

韦氏即是上古的大猪形象。

韦氏是一个掌管天地、阴阳交通的神,这可能与先民以猪腹象征混未开的宇宙有关。在开天辟地中,猪先凿破鸿蒙、剖判天地,然后再由其他创世伟人轮番上阵。如果没有猪劈开天地,伏、黄帝、西王母众神甚至难以施其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