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民俗文化大观(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866700000016

第16章 刑天舞戚

刑天是中国上古神话中最具反抗精神的人物,东晋诗人陶渊明曾经赋诗称赞他“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刑天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深深地烙印在后世人民的心中,常为后人称颂。

刑天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山海经

海外西经》中有他的记载。刑天是炎帝手下的一位大臣,他酷爱音乐,曾为炎帝作乐曲《扶犁》,作诗歌《丰收》,总名称为《卜谋》,以歌颂当时人民幸福快乐的生活。后来炎帝被黄帝推翻,屈居到南方做了小小的一名天帝。虽然炎帝忍气吞声不与和黄帝抗争,但他的子孙和手下却不服气。当蚩尤举兵反抗黄帝的时候,刑天曾想去参加这场战争,因为炎帝的坚决阻止没有成行。蚩尤战败被黄帝杀死,刑天偷偷地离开南方,径直奔向中央天廷,去和黄帝争个高低。

刑天左手握着长方形的盾牌,右手拿着一柄闪光的大斧,一路过关斩将,砍开重重天门,直杀到黄帝的宫前。黄帝见刑天挥舞盾斧杀将过来,拿起宝剑就和刑天搏斗起来。两人剑刺斧劈,从宫内杀到宫外,从天廷杀到凡间,直杀到常羊山旁。

常羊山是炎帝降生的地方,往北不远是黄帝诞生地轩辕国。两人都到了自己的故土,因而战斗格外激烈。刑天想,世界本是炎帝的,现在被你窃取了,我一定要夺回来。黄帝想,现在普天下邦安民乐,我轩辕子孙昌盛,岂容他人染指。于是各人都使出浑身力量,恨不得能将对方一下杀死。

黄帝久经沙场,又有九天玄女传授的兵法,比刑天多些智慧,找个破绽一剑向刑天的颈脖砍去,刑天的巨大头颅便从颈脖上滚落下来,落在常羊山脚下。刑天一模颈脖上没有了头颅,慌忙把斧头移到握盾的左手,伸出右手在地上乱摸。他把周围的大小山谷被他摸了个遍,参天的大树,突出的岩石,在他的触摸下,都折断了,崩塌了,还是没有找到那颗头颅。他只顾向远处摸去,却没想到头颅就在离他不远的山脚下。

黄帝怕刑天摸到头颅后恢复原身又来和他作对,连忙举起手中的宝剑向常羊山用力一劈,常羊山被劈为两半,刑天的巨大头颅骨碌碌地落入山中,两山又合而为一,把刑天的头颅深深地埋葬起来。

刑天知道黄帝已把它的头颅埋葬了,他将永远身首异处。他呆呆地立在那里,就像是—座黑沉沉的大山。刑天不甘心就这样败在黄帝手下,他一只手拿着盾牌,一只手举起大斧,向着天空乱劈乱舞,继续和眼前看不见的敌人拼死搏斗起来。刑天赤裸着上身,把两乳当作眼,把肚脐当作口,身躯就是头颅,两手拿着斧和盾有力地挥舞着。

看着无头刑天还在愤怒地挥舞盾斧,黄帝心里一阵颤栗,不由自主地害怕起来。他不敢再对刑天下毒手,返回了天庭。据说那断头的刑天,至今还在常羊山的附近,挥舞着手里的武器。

刑天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不朽的神话,全在于他不懈的坚持、他英勇无畏、不惧怕死亡。这样的精神是可敬的。

延伸阅读

柳树与刑天

在长期使用中,人们会发现,柳树伐过枝干后,茬口处能够萌生新枝条,而且新枝条通直,更利于使用。因此便形成了对柳树的头木作业法,在一定高度截去树冠,促进新枝萌生,每隔几年伐取枝条利用。一些人认为,刑天的原形就是被头木作业的柳树,特别是树龄几十年、树干粗壮被砍去树冠的柳树,与断头后依然挺立的人尸非常相似,有时树干还会形成一些伤疤,更是一付“以乳为目,以脐为口”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