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民俗文化大观(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866700000012

第12章 海神娘娘妈祖

古代在海上航行经常受到风浪的袭击而船沉人亡,船员的安全成为航海者的主要问题,他们把希望寄托于神灵的保佑,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天妃,逐渐形成妈祖崇拜。

许多与海洋为邻的国家都有海神崇拜,中国也有自己的海神娘娘,这就是天后。妈祖的真名为林默,小名默娘,故又称林默娘。林氏于宋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诞生在莆田县湄洲岛,宋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九月初九逝世,在人世二十八个春秋。因为生前多次拯救遇灾船员,因此受到供奉。中国沿海地区和东南亚许多地方均建有妈祖庙,仅台湾一岛,就有妈祖庙500多座,信仰妈祖的徒众达到1亿人,可见其影响之大。

妈祖传说

林默是个渔家姑娘,因为生在海边,水性极好,她常常去救助海上遇难的客商、渔民;默娘又懂得天象,她对天气的预测常常被证明是正确的;默娘懂得医学,常给人看病疗伤,扶危救难。因此,乡亲们十分爱戴她,称他为“神女”。有一次林默救人时遇难,乡亲们不愿承认“神女”死去,便说她“升仙”了,并诞生了许多林女升仙的故事。莆田百姓修了祠堂来纪念她,成为最早的海神庙。

此后,民间流传很多船只在海上遇险,因默娘“显灵”保佑而得平安的故事。明代伟大的航海壮举——郑和下西洋,也被认为多次得到“妈祖”的庇护而化险为夷。以上种种“神迹”,得到政府方面的重视,自宋至清,帝王们对妈祖多次进行加封,在近八百年间册封多达四十余次,封号累计竟达五六十字。如“辅国护圣”,“护国庇民”等。林默的地位,也由当初的林姑娘而为夫人、妃、天妃、圣妃,最终升至天后。不仅民间祭祀,朝廷也派大臣礼祭,并载入国家祀典。

妈祖崇拜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海岛人们举办妈祖文化节暨妈祖生日庆典,节庆活动包括祭拜仪式、文娱演出、渔家民俗文化展示等。期间,有规模盛大的献牲、祭祀等春祭仪式,还有舞龙、舞狮、秧歌、民间戏曲、渔家号子等传统民俗节目,生动形象展现出海岛居民对妈祖的虔诚信仰和独具魅力的渔家民俗文化。

正月十五是“海神娘娘渔灯节”,沿袭这一古老遗风,这一天,岛上人民乘船去庙岛,给妈祖送灯,烧香祈拜、许愿,以最高的礼节,以致富感恩的豪情,向妈祖致以最虔诚的谢意。

延伸阅读

妈祖救父寻兄

相传妈祖十六岁那年秋天的一天,其父兄驾船渡海北上之际,海上掀起狂风恶浪,船只遭损,情况危急。这时妈祖在家织布,忽然闭上眼睛,使劲全力扶住织机,母亲见状,忙叫醒她,妈祖醒来时失手将梭掉在了地上,见梭掉在了地上,妈祖哭道:父亲得救,哥哥死了!不久有人来报,情况属实。其兄掉到海里后,妈祖陪着母亲驾船前去大海里寻找,突然发现有一群水族聚集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众人十分担心,而妈祖知道是水族受水神之命前来迎接她,这时海水变清,其兄尸体浮了上来,于是将尸体运回去。此后每当妈祖诞辰之日,夜里鱼群环列屿之前,黎明才散去,而这一天也成为当地渔民的休船之日。

§§神话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