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中国历代政治演进(大中国上下五千年)
10866400000045

第45章 南坡之变

至治三年(1323)八月,元英宗与右丞相拜住从上都返回大都,途过南坡驻跸时,被以御史大夫铁失为首的一伙蒙古贵族官僚所杀,这就是元代著名的“南坡之变”。

“南坡之变”事件,是蒙古色目统治阶级内部因利益不同,而分化出来的两大集团之间的一场深刻的政治冲突。至治二年十月以后开始的英宗新政,加速激化了双方的矛盾,“南坡之变”只是这种矛盾冲突的一个暂时的解决。

英宗汉法治国

1320年,元仁宗皇帝去世,17岁的硕德八刺登上了皇位,就是元英宗。

英宗受父亲的影响,学了很多汉族文化,决意改革朝政。但当时仁宗母答己太后,任过去被仁宗罢黜的权臣铁木迭儿为右丞相,相互勾结,排除异己,权倾朝野。改革难以推行。

元英宗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立太祖功臣木华黎后裔拜住为左丞相,极力抑制答己、铁木迭儿一党的势力。至治二年(1322年)八九月,铁木迭儿、答己相继去世。十月,立拜住为右丞相,表示要励精求治、一新机务。此后数月,曾采取了一些改革性的措施:广泛起用汉族地主官员和儒士,如张珪、吴元珪、王约、吴澄等;发布《振举台纲制》,要求推举贤能,选拔人才;罢徽政院及冗官冗职,精简机构,节制财用,行助役法并减轻徭役;颁行《大元通制》,以加强法制,推行汉法;清除铁木迭儿余党,查处他们的贪赃枉法事件。

但是,英宗所进行的改革,触犯了大多数保守的蒙古色目贵族的利益,引起他们的抵制和反对。这也正是“南坡之变”的政治原因。

铁失南坡政变

铁失是掌握禁卫军的御史大夫,铁木迭儿的干儿子,一心想找机会杀死英宗皇帝。

1322年夏天,正在上都避暑的英宗,忽然觉得心中很不安,就要做佛事。拜住说:“现在国家钱财不多,还是不要做吧。”那些受铁失指使的喇嘛,却怂恿英宗做,还要实行大赦。拜住听了非常生气,说:“你们光想捞钱财还不满足,还要包庇罪行!”铁失和他的亲信一听,以为拜住还要追查他们的罪行,就决定发动政变。

在政变还没发生的时候,铁失派人到北方去,想劝晋王也孙铁木儿做皇帝。也孙铁木儿是真金的长孙,驻守在北边。孙铁木儿也想当皇帝,只是怕政变不成功,自己丢了性命,于是拒绝了。

这年8月5日,英宗从上都回到大都,走到南坡时,就停了下来。这天晚上,铁失派他的亲信站岗,自己和锁南等16人,闯进英宗和拜住的大帐。拜住听到外边有人,就出来看是怎么回事。拜住一看铁失他们都拿着明晃晃的大刀,闯进了大帐,就大吼一声:“你们想干什么?”可是话音还没有落下来,拜住就被铁失的弟弟一刀砍死。这时,英宗听到拜住的吼声,正要披衣下床,铁失闯了进来,将英宗皇帝一刀杀死。英宗蒙汉共治的思想惨烈的画上了句号。这一事件,史称“南坡之变”。早就觊觎皇位的也孙铁木儿得知英宗的死讯,也就顺水推舟,在9月初,迫不及待地宣布即位,是为泰定帝。

“南坡之变”事件,远远超出蒙古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内讧性质范围,它是蒙古色目统治阶级内部因利益不同而分化出来的两大集团之间的一场深刻的政治冲突。虽然元英宗硕德八剌在答己和铁木迭儿死后赢得了短暂的胜利,他的进一步行动却激成反叛,并导致了他自己的悲惨死亡。

延伸阅读

庙号的选字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

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太祖、高祖开国立业,世祖、太宗发扬光大,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号,仁宗、宣宗、圣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贤主,中宗、宪宗都是中兴之主。另外,哲宗、兴宗等都是有所作为的好皇帝。神宗、英宗功业不足,德宗、宁宗过于懦弱,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虚,文宗、武宗名褒实贬,穆宗、敬宗功过相当,光宗、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只能亡国。